APP下载

中国公共雕塑发展历程的里程碑探析

2018-06-07李鑫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雕塑家雕塑大赛

李鑫鑫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之后,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公共雕塑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在公共雕塑的创作观念、表现语汇及与公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炼出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指导理论。大赛中的参赛艺术家可以称为中国公共雕塑领域的先行者,大赛中涌现的作品亦可写入中国公共雕塑发展的历程中,大赛总结的艺术观念为中国公共雕塑日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次大赛在中国公共雕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19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公共雕塑;观念与技法

中国当代雕塑在20世纪末对雕塑的公共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自觉意识。在此之前,中国当代雕塑极少被纳入公共雕塑的范畴,而绝大多数当代雕塑亦不曾考虑自己在公共领域中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建构公共性空间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当代雕塑家在从事个人创作之余,承接各类城市公共雕塑项目,这些被他们戏称为“行活”“菜雕”的城市公共雕塑,纯粹是一种赚钱的营生。雕塑家们将“活”和个人创作分得很开,在“活”的认知度和投入度上远不及个人创作。中国当代雕塑真正走向公共空间而具备公共特性,应该追溯至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

1993年8月,中国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威海市政府联合举办“93中国国际雕刻艺术大赛”,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7名选手参加,共创作27件作品,引起海内外文化艺术界与的广泛关注。这项赛事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最终在威海市滨海地带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国际雕塑公园。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在公共雕塑领域所取得的既有成就,中国的公共雕塑自此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为了突显地方优势和特色,本次大赛采用了雕塑创作营(Sculpture symposium)的组织形式。即由组委会拟定一个主题,然后邀请雕塑家们在规定的时限内现场创作,主办方报销雕塑家的基本费用或者给予一定数量的报酬。这样的雕塑创作营在西方早已有之,而“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却是国内首次采用此种形式举办的雕塑大赛。大赛自8月7日开幕至9月15日闭幕,由著名雕塑家、中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王克庆先生主持,27名参赛选手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丹麦、捷克、斯洛伐克7个国家和地区,创作材料以山东境内的大理石和花岗岩为主。主要参赛雕塑家及其作品有:杨明的《蚀》、莎克林·芭芭拉(丹麦)的《海贝壳》、孙伟的《记忆的胴体》、程兵的《海姑娘》、徐光福的《嗨》、傅中望的《契合》、李秀勤的《桥》、霍波洋的《门》、李象群的《大鸟》、段海康的《断层》、刘少国的《沙漠植物1号》等。

将公共雕塑的创作理念贯彻落实到创作中,这对于已经形成思维惯性的当代雕塑家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完成有别于工作室的雕塑创作,如何实现雕塑与环境的融合、雕塑与公众的关系以及雕塑所代表的立场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参赛者面前。以参赛者杨明为例,他选择了用一块重达15吨的“济南青”石材制作出一条以石凳为主体造型的公共雕塑——《蚀》。他说:“我的创作设想是,要让人们可以并愿意与之关联,但它不只是一张椅子,而是一件艺术品。”为了增加作品与观众和空间的关联度,他将实用功能与情感表达一并纳入到作品中,于是作品最终的呈现状态不仅是一条可供人坐下来观看海景的石凳,还刻录下两个人曾在此休憩的身体痕迹,让人不免联想到时光流逝中的人与事。整件作品和滨海空间完美融为一体,相映成辉,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结合他的作品和创作设想可以得出几点结论:首先,公共雕塑和当代雕塑在创作观念和出发点上是截然不同的,当代雕塑的出发点更多的是雕塑家自己,强调艺术家个人的立场和思想表达;公共雕塑则不然,它是以公众为出发点,代表大多数公众的诉求和立场,表现公众的主体思想,创作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公众各方面的综合诉求,诸如公众的审美理念、功能诉求以及心理感受等。其次,在表现语言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当代雕塑由于限制性因素较少,只要能更好地表现出雕塑家个人的艺术理想,在语言的选择上往往可以“不择手段”;而公共雕塑考虑的因素较多,一如与公共环境的融合度、市民的接受程度、意识形态等,在使用何种表现语言上,考虑的会更多、更周全,固然选择面也相应的要更“窄”。杨明曾说:“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作品的影响很深,为了表现凳子上时间流逝的景象,我采用了达利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中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坐过的痕迹。”由此可见,公共雕塑最终呈现的语言形态肯定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结果。最后,二者与观众的关系差距也较大,当代雕塑更多的是在展览馆中和观众见面,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观众主要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形式,难免给观众一种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感觉,与公众的关系较为疏远和不平等;而公共雕塑和公众的关系较为平等和密切,彼此间的交流互动会更多,充分体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

除了杨明的《蚀》之外,本次大赛中出现的孙伟的《记忆的胴体》、莎克林·芭芭拉(丹麦)的《海贝壳》、程兵的《海姑娘》、徐光福的《嗨》、傅中望的《契合》等作品都体现出对公共雕塑语言的有效探索。参赛者试图从当代雕塑传统创作思维模式中抽离出来,将公共性作为核心理念纳入雕塑创作。从程兵创作的《海姑娘》上不难看出,艺术家在创作观念及表现语言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作品采用了意向性的表现方式,将女性裸体经过艺术化提炼处理,放置在滨海公共空间,优美的造型打破了单一的海天交界線,赋予公共空间以人性的温度与体验。

聚焦本次大赛的评委组成,王克庆、刘焕章、程允贤、曹春生、司徒兆光、玛格丽特·仙格林(美国) 等均是国内外顶尖雕塑家。国内雕塑家多年留学的履历使得公共雕塑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而来自美国的玛格丽特· 仙格林已经创作过许多著名的公共雕塑作品,因此评委们对于公共雕塑的艺术价值是有共识的。经过两轮激烈的评选, 最终评选出最佳奖六名、最佳提名奖六名、参赛奖十五名。最佳奖六名分别是:杨明的《蚀》、孙伟的《记忆的胴体》、莎克林· 芭芭拉(丹麦)的《海贝壳》、程兵的《海姑娘》、徐光福的《嗨》、傅中望的《契合》,最佳提名奖被李秀勤、曾岳等人包揽,而参赛奖则分属隋建国、段海康等人。大赛参赛者可谓是中国当代雕塑走出展览馆建构公共空间的“先行者”,多年后,他们成为了中国公共雕塑领域的领军人。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雕塑已经意识到进入公共空间不仅可以让自己收获更高的“曝光度”,同时也能争取到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当代雕塑的介入,不仅提高了空间的文化品质,也使得公共空间拓展出更多的功能价值。对于威海市政府而言,“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的举办为呼之欲出的中国公共雕塑搭建了一个高端而适宜的平台,实现了雕塑家自我突破与城市建设的完美平衡,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结果,暗合了时代发展的诉求。

自“93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后,公共雕塑创作大赛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如:天津泰达国际雕刻大赛、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广西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研习营、北京延庆国际雕塑大赛、石家庄国际石雕展、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等等。广大市民渴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有文化艺术气息,公共雕塑响应时代的呼唤发挥着自身在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优势,中国城市迎来属于自己的公共艺术时代,中国雕塑开启了走入公共空间的新历程。正是得益于这次雕塑大赛的成功举办,才有了中国当代雕塑与公共空间的首次结合,因此,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刻艺术大赛可以被视为中国公共雕塑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意义应该引起雕塑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J].艺术视野,2009,(07).

[2]朱尚喜.中国内地雕塑创作营漫谈[J].雕塑,2003,(03):22-23.

[3]孙振华.公共艺术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方法![J].公共艺术,2015,(06).

[4]孙振华.雕塑是讲法的公共艺术[N].深圳晚报,2014-3-7.

[5]殷双喜.公共视野中的雕塑[N].人民日报.2013-10-13:12.

[6]温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

[7]孙伟.对我国公共雕塑艺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2000,(05):2-7.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雕塑家雕塑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巨型雕塑
写实雕塑
雕塑家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