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与无墙的美术馆
2018-06-07徐丹丹
徐丹丹
摘 要:依托于城市公共空间,成功的公共艺术可以成为“无墙美术馆”。“FARET立川”就是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一个经典案例。“FARET立川”采用“CAP”(city art plan)都市艺术计划,处理好出资方、艺术家、公众三方的关系是成功的关键。而在这三者之间,起到重要桥梁作用的核心就是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者。
关键词:无墙美术馆;公共艺术;“FARET立川”;“CAP”;公众
[基金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視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2016基金项目(JD-2016-09)]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公共艺术从无到有,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甚至逐渐成为城市文化涵养和精神气质的外化标志。从公众接受的角度而言,公共艺术由于其“公共性”“艺术性”的特征,可以成为美术馆之外的一种“大众化终生教育”,成功的公共艺术依托于公共空间,可以成为公众的“无墙的美术馆”。
一、立川的“无墙美术馆”
公共艺术的“类美术馆效用”早已被意识到。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公共艺术计划”,试图通过公共艺术将社区打造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2007年,韩国首尔“城市画廊工程”项目启动,力图通过群众和艺术家的努力,把整座城市打造为一个美术馆。
在这一方面,立川公共艺术计划是一个小而精致的经典案例。立川市(Tachikawa)现属于日本东京众多大型卫星城市之一。日本“FARET 立川”,是对于旧美军基地进行的一个重建开发项目。为了改变人们对立川的印象,从“军事基地”转变为“文化城市”,与大多数通过公共艺术来达到城市复兴的方式类似,立川市计划了城市开发与艺术策划为一体的重建开发项目,1982年启动,将这个区域从一个高密度的钢铁森林,激活成了宜居、有趣,并且在不断自我生长的“无墙美术馆”。
这是一场成功的通过公共艺术对现代城市进行的文化拯救。这种城市建设与艺术策划一体的城市开发项目,即在城市现有设施基础上,通过公共艺术进行改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或达到文化重塑,也正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主流。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构成,但是能够真正将城市打造为“无墙美术馆”的项目还是极少。
那么如“FARET立川”,其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
二、FARET 立川艺术项目的实施
“FARET立川”重建项目1982年启动,1994年竣工。需要注意的是,“FARET立川”中的公共艺术项目于1992年开始启动,在12年的城市重建中,艺术项目在重建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只占用了最后两年时间。“FARET立川”中的公共艺术在城市重建中的位置与重量,与中国大多数项目何其相似。但是“FARET立川”公共艺术项目在实施中,设计了“CAP”都市艺术计划。
(一)“CAP”都市艺术计划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城市景观的创造活动”普及以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休闲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艺术理念。立川艺术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
“FARET立川”,采用的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被称作“CAP”(city art plan)都市艺术计划,其核心是通过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艺术工程促进城市的艺术化。“CAP”包括城市形象符号、形态语言风格以及视觉计划等,公共艺术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CAP”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一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投资者担任甲方的角色,艺术家和设计师作为提供产品的乙方存在。这二者之间有着起到重要桥梁作用的政府(甲方)聘请的艺术顾问,顾问可以通过甲方的招标或指定组成。在日本发展至今天,这个顾问已经逐步走向专业化服务体制,从临时的艺术顾问委员会发展到了专门的艺术顾问机构。因此,由专门的艺术顾问机构因地制宜地提出方案,再由甲方审核,从而使资金、效率、成果等方面达到利益最大化。
“CAP”中的艺术顾问机构所起的作用有些类似于艺术策展人,二者之间有太多的共性——如何确定展览主题并挑选合适的艺术作品,因地制宜地策划展览(类似公共艺术方案),将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使得展览观众(类似于政府等甲方)能够理解展览的价值并有良好的效应(类似被公众接受)。
“CAP”给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带来了更多理性的思考。通过这种在甲方乙方中间构建桥梁的模式,占地面积5.9公顷,仅有7个街区的“FARET立川”,从艺术造景到各类公共设施,都经艺术家重新打造,结果小小的公共区域拥有了109件公共艺术品,成为了公众认同的“无墙美术馆”。
(二)沟通甲方乙方的桥梁
从“CAP”的实施可以看出,在城市公共艺术项目中,担任顾问的专业人士是项目实施的灵魂。首先,艺术顾问作为沟通甲方乙方的桥梁,本质上是在从事服务行业,与政府以及城市各部门沟通衔接,因此公关操作能力一定要极强;其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对于艺术家以及公共艺术有全面的了解;再次,要熟悉项目实施所在城市的历史及现状,尤其是文脉传承方面。
立川重建项目中,甲方东京都市计划局于1991年通过项目竞标的方式公开招募公共艺术顾问,也就是项目策划者。经营艺术前线画廊(Art Front Gallery)的北川富朗(Kitgawa Fram)作为策划人中标。北川富朗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系,时年45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作为知名艺术策展人,活跃于当下艺术界,熟悉立川城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北川富朗都能够胜任艺术顾问的角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北川富朗凭借自己独特的构想与相关能力赢得了出资方的信任,在项目中被赋予了相对独立的行使权,可以使用一千万美元的公共艺术专项经费。这是项目得以进行的根本保障。
比较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与乙方艺术家的沟通方面,北川富朗使用了作品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确保有限的资金能够最大限度上满足巨大作品的开销。与艺术家沟通,争取艺术家认可“FARET立川”艺术的构想,在谈到经费问题时通过交涉只购买艺术家的创意设计,然后拿到日本来制作并请艺术家进行监理。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这种方法有效控制了成本。
三、“FARET 立川”与公众
北川富朗在起到桥梁作用,沟通出资方和艺术家的同时,还在面对一个更广阔的群体,那就是公众。能否融入公众是检验一个公共艺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在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艺术”的概念被引入到我国后,公共艺术一度被粗浅理解为“处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直至今天,依旧有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填充物”而存在。这种作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经常是没有任何缓冲直接闯入到公众的视野和生活中,成为了公共环境的强行介入者,最终可能沦为城市垃圾。
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公共性”,公共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元化的解读。从公众接受的角度来看,公共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开放的空间的浅表层次,而是应达到公众参与、共享、创造的核心层面。
(一)并非“为了艺术而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是公众共同拥有,由于公共空间的特性,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文化快餐”式填充介入公共艺术作品,很容易降低公众生活的便捷性,更不用说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重塑城市文化意象了。公共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审美无功利性,与设计等艺术门类相似,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功利性,即服务于公众的日常生活,绝对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
1992年启动的“FARET立川”公共艺术项目,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项目包含109件作品,几乎全部围绕着美化城市公共设施展开设计。该作品群被称为“FARET立川ART”,从类型上来看,“FARET立川ART”的艺术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公共设施附属品的美化作品(如通风口、护栏等)、服务于区域公众需求的功能性作品(长椅、秋千等)、表达一定创作理念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作品(壁画、装置等)。
这些作品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城市公共设施附属品的美化。其中,仅仅是建筑通风口、隔离柱、交通等公共标志的美化作品,路灯、长椅等便民设施的再设计作品,就占到了总数的约71%。另外还有一些相对独立但也与周围环境密切融合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装置等。
“FARET立川ART”利用艺术来优化居民城市生活品质,是比较传统的公共艺术项目,其中没有标新立异的当代艺术作品,或者植入的艺术景观,很大一部分作品都是围绕着如何美化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功能上无法规避但是没有太多审美性的公共设施,如通风口、车止、铺装、水龙头、消防箱、指示标牌等。此外,街角路旁民众休憩的功能性设施也是美化的重点所在。这些作品大多依附于已有的城市建筑,作为公共设施附属品的美化而存在,不占据额外的公共空间,因此不会由于空间缩减而给公众生活带来不便,没有强行的介入和填充,公众心理和情感上直观地不会拒绝这类作品。
(二)贴近生活美学的公共艺术
蔡元培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让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美的信仰”。近些年兴起的生活美学也正是这种理念的践行者。生活美学认为美既不高蹈于人类生活之上,也不隐匿在人类生活背后,而是就在鲜活生动感性具体的人类生活之中。美就是人类在具体直接的“此在”中领会到和谐、体验到快乐的生活形式,是人类在日常现实中所“创造”出的某种彰显着特定理想和意义的生活状态,是人类在安居于他的历史性存在(即具体生活)中所展示的诗意境界。通过公共空间中鲜活的艺术形象或活动事件,使公众进入到公共艺术营造的情境之中,通过参与创造,体会到和谐快乐,公共艺术让城市变成“每个人的美术馆”,这正是公共艺术对于生活美学的外化表达。
公共藝术“公共性”的核心层面,即公众的参与、共享与创造。不同城市的历史绵延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性格,进而会影响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公众。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每个城市的公众都会具有相对一致的“审美共通感”,而这种共通感则是建立在城市的精神气质上的,在审美接受方面是大多数人和谐愉悦感的基础,这就是城市的本土性特征。所以不论是从生活美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实现“公共性”的角度来看,通过公共艺术打造没有围墙的美术馆,都需要以城市的本土性作为基石。
公共艺术与设计艺术相似,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功能性,就必然要注意其“最大公约数”的性质,即民众的“审美共通感”。但这很容易使公共艺术陷入到笼统模糊的局面,所以在某些不同城市会出现雷同的公共艺术作品。要打破这种局面,公共艺术作品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不陷入笼统模板化的僵局,就必须在深层次上考虑所在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本土性,不同语言媒介、表达方式的作品,所反映的是所在城市公众自身的生活,是城市公众对于和谐愉悦生活的向往。公共艺术不仅要从功能上考虑空间的重塑,更要思考人文关怀精神、对公众的体贴和尊重。
“FARET立川ART”正是这样的一种成功尝试。20世纪末日本的公众对于公共设计已经开始逐渐从纯粹的“功能性需求”向“情感需求”“故事性需求”转变,项目策划人北川富朗充分考虑到了这些,从多元文化性、实用功能性、公共参与性方面进行规划。“FARET立川ART”邀请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共36个国家92位艺术家参与创作,但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充分考虑到功能性与在地性,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全在享受公共空间的“立川人”身上。
如瑞士艺术家菲利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的作品紧密依附在建筑表面上,乍看上去这只是一团粗细不一的黑线,当从某一个角度看过去,这些黑线便神奇地组成了一个圆。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游戏”,但也体现出繁杂无章有时可以转化为极度简约,是一种心理上的自画像。这种化繁为简的视觉与心理游戏,视觉找寻中的顿悟,与日本的侘寂文化有几分不谋而合。
在公众接受的层面,这种契合生活美学功能性、在地性的设计使得项目凸显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使得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超出了美术馆博物馆的封闭空间,超越了精英艺术的小圈子,回到了活泼泼的生活本身。
四、良性互动的“无墙美术馆”
“FARET立川”艺术项目之所以成功将城市打造为“无墙美术馆”,其项目艺术策划人也就是艺术顾问的桥梁作用功不可没。项目策划人北川富朗与出资方、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可以简略用下图来说明。
一旦城市公共艺术真正被公众接受,则会焕发出新的生命,自行生长,整个城市的环境景观将会自主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FARET立川ART”之所以具有生命力,使得城市变成了无墙的美术馆,真正达到了通过公共艺术来重塑城市的目标,“CAP”中艺术策划人功不可没。从“FARET立川ART”出发,可以看到公共艺术之所以能够将城市打造为无墙美术馆,必须要周全考虑到出资方、艺术家(设计师)和公众,尤其是公众这个无处不在极其重要但却又似乎隐形的角色。只有如此,公共艺术才可能增进文化福祉,成为城市精神外化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仪平策.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2003,(02):123-128.
[2]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 2005,(01):107-111.
[3]韩文华.日本公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2007.
[4]林秀琴.公共艺术与美学介入[J].东南学术,2014,(05):219-227.
[5]张毅,森田昌嗣,马娃君.伦敦步行计划的公共设计战略[J].装饰,2017,(03):72-74.
[6]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TatsukamiShinji.日本公共艺术之旅:图文版[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8]金江波,潘力.地方重塑: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