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2018-06-07梁达政
梁达政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方式不断更新完善,微课的出现是教学方式创新的一大进步。数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旨,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引入微课教学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逻辑思维方式,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
一、前言
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教育阶段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水平,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当着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每一步解题思路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前人通过无数次推导论证得到的成果。因此,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好坏,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对其数学能力进行训练。
传统的课堂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过于晦涩抽象,学生受限于年龄、思想难以理解,更难以掌握知识点。而微课作为新时代科技的成果,具有生动形象、简洁有力等特点,通过多媒体进行知识节点的说明,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达到教育目标。
二、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训练的优势
(一)便于导入分析
微课的优势在于它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形式新颖,打破了传统课堂单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微课教学的重点明显,因为内容少,针对性明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着重引导学生解決问题。
分析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活动,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认识事物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入门,思维逻辑的训练成果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学习更高深的数学内容时的成果。分析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问题内容,严谨解题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利用微课简洁有力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典型的题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简洁完整
微课的内容简洁完整,正确率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提出典型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解题,讲解的过程太简单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太复杂又显得过于拖沓,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而数学具有严谨性,过程略显枯燥,因此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运用微课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微课的内容简洁完整,学生通过学习简洁完整的微课内容,可以针对性地提出疑难点,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整合讲解。
同时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看过一遍就能理解并掌握知识点,有的学生可能要反复观看两三遍才能理解并掌握知识点。教师受制于教学时间无法反复去讲解同一知识点,而微课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教学,内容为视频类数字化资料,使用微课的地点和时间不受限制,自由性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既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助于逻辑思维训练。
(三)内容多样
微课是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喜好特点后设计出来的内容,内容充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微课中除了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还能增加一些丰富有趣的数学笑话,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微课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导入、学习、小结以及课后练习四个部分,在课后练习部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习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并分析题目,理清解题思路,让学生更直接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可以留下小组互动的探索习题,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抽象思维奠基
思维逻辑能力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一定能够理解这么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要把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来教学。小学数学在低年级中还只是简单的概括和运算能力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运算能力提高后就要接触几何等慢慢需要抽象思维去思考的知识点。微课能够帮助教师把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如在教学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内容时能够通过微课进行讲解说明,把抽象的点、线、面通过多媒体一步步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思维逻辑的训练。
三、微课的设计
微课本身具有系统化的性质,从结构上说固定为课程导入、知识点、课程小结以及课后练习四个点。微课凭借着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时间自由等特点,已经成了现代教学模式下独树一帜的教学手段。在微课的设计上,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内容过于深奥难懂,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思维概念,要做课堂导入并不难。首先在课堂导入中通过平行四边形、梯形与三角形的概念导入多边形的概念。简洁有力的新旧知识点衔接,让学生举一反三,更快地加深印象,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是做到课堂知识点的点题,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由课本上简单的数方格到后续的具体计算,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不能数方格该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并联系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去计算。接着进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加深对多边形的印象,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做一个简单的归纳,让学生记下。最后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解题,真正掌握知识点,巩固记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讲解本节内容需要动手画出多个多边形,费时又费力;运用微课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已经准备好的图形,内容已经提前准备好,只需要一步步地展示并给学生做讲解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由此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并且教学内容因为数字化可以选出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图形,让学生举例说明,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增强课堂互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小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相较高年级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有目的地进行,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微课作为新时代的创新教育模式之一,它的优点十分明显,在教学中引进微课除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帮助教师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微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玲珍.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