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8-06-07黄耀府
黄耀府
【摘要】《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较重要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在学生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教学。虽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圆有初步认识,但是学生还没有完全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正确掌握圆的概念以及圆的特征。
【关键词】《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和掌握圆的特点,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同圆内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折、画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圆各部分名称及其关系。
三、教学难点
圆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新知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它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老师的手捏着它的另一端,现在老师这么一甩,你们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图形?(教师甩小球,学生观察,在学生回答后,在课件屏幕上显示一个圆。)
【评析:直观演示甩绳成圆的过程,让学生对圆的形成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步认识圆的特征
师:那你们在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也是圆形的?
1.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圆。
2.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种表面也是圆形的物体。(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
师:对了,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圆,为什么圆在生活中的用处如此广泛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圆的一些基本特征。(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评析:师生共同举例生活中的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体会到圆形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的教育观念。】
3.认识圆的特征。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圆的特征,老师把刚才甩小球得到的圆用课件演示一遍。(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球的运动轨迹。)看清楚了吗?那现在观察这个圆: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绳子的一端固定不变(中心点),另一端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无数个点,这些点连成了一条曲线。绳子的长度不变,就是中心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不变。
师:那谁来说说圆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它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课件显示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说,教师引导并板书: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圆上有一个中心点,还有一条定长,这条定长把中心点和圆上任一点连接在一起。
【评析:用课件演示甩绳成圆的过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点把圆的特征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圆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通过刚才大家对圆的认识,你能利用课桌上的物体画出一个圆形吗?
1.学生借助茶杯盖、硬币等实物用描的方法画圆。
学生画完后,师问:现在你能告诉我,你所画的圆中心点在哪里吗?
师:老师发给同学们的圆形纸片也没有标出中心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找到它的中心点?(生:对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老师发给的圆形纸片对折,然后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1分钟后看能对折几次?
教师拿起一位学生对折过的纸片:大家都折好了吗?圆的中心点在哪?现在请你把圆形打开,用笔在中心点处点上一个小圆点。
师:老师将圆形对折的过程制成了课件,大家看看和你们折的是否一样?(教师用课件显示对折的过程,并点上中心点。)
师:好,大家再观察,刚才在对折时,圆上留下了一道道的折痕,第一次对折的是哪条折痕?第二次对折的又是哪条折痕?请你用铅笔画出每次所折的折痕。(学生画折痕。)
【评析: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等多种方式自己探索发现问题,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当中,同时也为后面學习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做好了铺垫。】
2.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所描出的这些折痕叫作什么名称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学习资料,看一看上面是怎么讲的?
学生自学学习资料,汇报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折痕相交的地方叫作圆心,还知道它用字母O表示。(学生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圆心O。)
生2:我知道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学生答,教师板书。)
生3:我知道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请你在所折的圆中用彩色笔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圆心、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师:同学们,在刚才甩小球所得的圆中,你知道哪里是圆心,哪条是半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原来“中心点”三个字改为“圆心O”,“定长”改为“半径r”。)
【评析:引导学生运用自学的方式,自主获取数学知识,既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下问题:(1)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师: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生1:d=2r。
生2:r=1/2d。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板书。
【评析: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的数学知识得到共享,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不同的思维互相碰撞,产生知识的火花。】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发现了什么新知?是怎样发现的呀?
【评析: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同时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五)巩固概念
1.课件出示判断题: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2.为什么圆有大有小呢?为什么圆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方?
3.课件显示动物赛车情境,提问: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评析:课堂练习可以起到查漏补缺、巩固新知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我利用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球,然后演示甩绳成圆,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圆的形成过程,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
圆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种平面图形。于是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圆与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最后总结出圆的概念。
(三)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我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同时通过屏幕显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如钟面、车轮、硬币等。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等物体为什么要制成圆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灵活运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我大胆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改造和整合。为了让学生理解“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概念,我首先用甩绳成圆的原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形成过程;接着用课件将甩球成圆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明白:手捏住绳子的一端就是圆的“中心点”,圆上有无数个点,“中心点”到圆上任意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暂时稱为“定长”);然后让学生利用对折的方法在圆形纸片上找出“中心点”和“定长”;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认识“中心点”“定长”在课本中的定义。
(五)强调学生实际操作
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课堂上我安排了让学生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够,教师“牵”的还不多,还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教师对于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信息处理得不够敏捷、机智等。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