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8-06-07蒲国宁

教育界·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蒲国宁

【摘要】信息技术是中学生很喜欢的一门课程。但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地面对,以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知识资源中筛选出需要的信息,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门课程,不仅仅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还因为这门课程具有实用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地面对。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面临的问题

1.学校安排的课时很少,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现在的学校大多在追求主科成绩和升学率,不惜将信息技术课程等非主科的课时压缩到每周二节甚至每周一节,打乱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连贯性,导致很多信息技术课程上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加上领导对网络等现代教育思想不重视,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也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难以全面展开。

2.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于处理和把握。教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好的原因并非是由于个人水平,而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数实在太少了,无法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如果讲的内容过多,讲得过快,学生学起来如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全然不懂;如果讲解得详细,又会影响教学进度,以每周一节或二节的课时数又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其掌握的内容基本都是有一茬没一茬的,脱节现象很严重,掌握的知识连贯性不强,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

3.了解学生的情况很少。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两个班级的学生,往往都是承担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接触的学生有几百上千人,可谓数量庞大。加上课时数少,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基本很缺乏,更不用说记住学生的姓名了,一个班能记得几个学生就不错了。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上知识的广度和难度较大,所以因材施教难以实施。

4.教师的工作量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要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本职工作,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掌握电脑知识比较多的专业教师,学校往往会安排其参与学校各方面资料的整理,要参与段考、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录入和统计,要维护好机房电脑和各个办公室电脑的正常运行,要保证学校网络的正常连通,要保证教室电子白板的正常使用,要解决好软件应用方面的校本培训,要管理好学校的广播系统等,工作内容多而杂,只要涉及电脑电子方面的事情,基本都有信息技术教师的身影,工作量可想而知。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一般只会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如果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或理论,学生基本就是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想着其他的问题,做着其他的事情,并不是以学习的心态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只想玩游戏,聊QQ,吃零食,还时不时来点破坏,整个课堂闹哄哄的,像蜂窝。

2.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有的学生小时候就会用计算机打游戏了,有的家长经常使用电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使用电脑,而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连电脑都没见过,根本不懂得使用计算机,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可能都操作不好,操作不熟练,更别说更加深层的操作,这种差异是特别明显的。

3.普遍喜欢甚至沉迷网络游戏。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自制力差,还处于叛逆期,对网络游戏的诱惑性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不想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没有耐心,缺乏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机房实践操作中更是明显,打游戏,不专心听课等问题很突出。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具有暴力倾向,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还浪费金钱。

(三)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

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基本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配置的电脑,设备老化,故障多,运行慢,老是死机,并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很慢,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度,有时候老化的主机还会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此外还存在学生多,机器少,机器不够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上课的效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思考,想方设法去应对。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降下来。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比如针对课时少的情况,我尽量挑选合理的内容进行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充满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当联系计算机历史,引入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一些高科技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二)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的个性、认识、体验和感悟的现象。其实,信息技术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引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让学生接触网络、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教师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键盘练习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排;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大胆放手,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學中也应该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导学生从课外媒体上学习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各种媒体上都有,我会推荐一些课外读物给学生,如各种报纸、杂志、网络搜索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这比较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教师引导得力,则会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因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学的兴趣,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把该了解的概念搞清楚后,在具体操作中才会得心应手。

教师要做到以才服人,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创新,积极钻研新的教材教法,提高教学技能。同时,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多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亲近学生,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师和课堂上来,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资源,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解决好,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信息技术课应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提高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熊梅.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06):34-35.

[2]郭广民.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07):159-160.

[3]温方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0(15):54.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