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8-06-07司玉兰
司玉兰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待社会的态度十分重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补的。在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SKS04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理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较以往更加复杂。心理健康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开始重视起来。在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成为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可以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地把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补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更顺畅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关系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代大多数大学生都经历过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阶段,大多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但是享受到長辈的充足的爱。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成长的大背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较以往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在思想政治上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想法。从人类心理、生理的发展阶段来说,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还有一些心理不够成熟,这一阶段对于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大学生要面临脱离父母家人羽翼的保护,完全学会独立,承担起照顾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责任,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心理和经济都独立的阶段,更容易出现很多的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疑惑,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的压力、情感问题的压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中的诱惑等。这些心理压力都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对社会的不信任,在社会交际中不守诚信,缺乏团队意识等现象。针对大学生此年龄阶段出现的心理压力,教育部门和所在高校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疏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提升对自我正确认识的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以心理学、教育学为基础的,一般以心理咨询、心理游戏、普及宣传心理健康内容、心理健康社团的方式出现,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大学生学会调整自我心理情绪,消除自我心理困惑,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教育目标,以马列主义、社会政治学等为教学内容,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意识、团结意识、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团体活动。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学习好思想政治内容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有一定的社会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调节自我心理困惑,获得一定的社会适应社交能力和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叠
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本身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学习能力,拥有良好思想政治觉悟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才有可能成功地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传播思想政治内容。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当学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面获得更适合当代大学的教育方式和知识。要想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可以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情况,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时更游刃有余,教育效果更明显。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所帮助、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一般以课堂理论教育和宣传教育为主,比较枯燥,没有新意,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更为丰富有趣,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更主动。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访谈、调查问卷、心理咨询、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达到教育目的。为了使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轻松有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这样,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所教大学生的实时动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大小、心理状态,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素材和教学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刊登了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可以树立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正视优点和缺点,在面对缺点和外界的压力时,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状态,保持自我心理健康。
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很多重叠的地方,但是由于它们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还是两个独立的系统。高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统合,改变传统的“你是你,我是我”的教育观念。二者的部分有机融合可以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原来独立的体系通过融合可以互相弥补其中的不足,发挥两个系统的优势。这样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减少总的工作量,还使教育效果更有效。
(二)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投入
当下我国高校对心理健康体系、机构的建设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些高校心理健康系统中,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以有效地解决當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很多高校中,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并不是全职的、专业的。很多高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必要的课程,对其重视程度很小或者根本不重视。想要更好地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建设校园教育体系时,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出来。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培训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思想教育中开展有效工作的前提是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拥有具有心理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共同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条件。还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定期的专业心理学教育和思想政治培训,并对培训人员进行培训结果考核;纳入新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也是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拥有优秀的强有力的心理健康队伍后,研究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键一步。采用这些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更有效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当代社会处于一个创新的、改革的时代。高校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开始创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原本独立的系统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推进教学创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心理状态疏导和政治思想建设渠道,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让高校政治教育更加科学有效。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李鑫岩,赵晶.心理和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7(23):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4-15.
[3]张美红.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174,176.
[4]李文博.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知音励志,2017(12):3.
[5]周成良.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197.
[6]周少贤.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