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灰斑病和大斑病防控药效试验

2018-06-07郭元平张世洪肖能武陈燕龚世飞崔鹏宋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玉米

郭元平 张世洪 肖能武 陈燕 龚世飞 崔鹏 宋伟

摘要: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用4种不同药剂、3种不同施药次数开展对玉米灰斑病和大斑病药效防控试验。结果表明,防控玉米灰斑病和大斑病施用药剂以A2即苯甲·丙环唑(水乳剂)为最优,一次施药即可,通过防控病害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药剂A1即杜帮·克露(杀菌剂)和药剂A3即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药3次也能较好地防控灰斑病,但对大斑病防治效果不佳,有一定增产效果。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药剂A2即苯甲·丙环唑(水乳剂)、用量750 mL/hm2(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含量15%、丙环唑含量15%),在玉米植株抽雄后及时施药1次。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大斑病;防控药效

中图分类号:S513;S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7-005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7.013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aize Gray Leaf Spot and

Large Leaf Spot

GUO Yuan-ping1,ZHANG Shi-hong1,XIAO Neng-wu1,2,CHEN Yan1,GONG Shi-fei1,CUI Peng1,SONG Wei1

(1.Hubei Shiyan C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iyan 442000,Hubei,China;

2.Hu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Inclustry,Yangy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5,Hubei,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pesticides and three different modes of application on the control of grey leaf spot and large leaf spot in maize were conducted with two-factor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potion against grey leaf spot and large leaf spot in maize is Benzoyl propiazole (water emulsion) (A2),and it could prevent disease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effectively with one application. Applied DuPont klou (fungicide) (A1) and triadimefon (wettable powder) (A3) three times can prevent grey leaf spot disease and increase yield in some degree but without good effect for large leaf spot. We suggested producers spray A2(difenoconazole 15%,propiconazole 15%) 750 mL/hm2 one time after plant sampling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Key words: maize;grey leaf spot;large leaf spot;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玉米灰斑病自1991年在中國辽宁省发生以来,迅速向南传播[1],湖北省自2007年始发现该病害,2008年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始大面积暴发。该病害严重发生在二高山地区[2],目前已成为湖北省玉米生产上发展最迅猛、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3],该病轻者减产5%~30%,重者减产80%,甚至绝收[4,5]。为此,笔者组织开展了玉米灰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研究,旨在保证玉米生产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湖北省房县红塔镇进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A因素(不同供试药剂)分3个水平,A1即杜邦·克露(杀菌剂)、每次用量2 700 g/hm2(有效成分代森锰锌含量64%、霜脲氟含量8%),A2即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每次用量750 mL/hm2(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含量15%、丙环唑含量15%),A3即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次用量1 350 g/hm2(有效成分粉锈宁含量15%);B因素(不同施药次数)分4个水平,B1即抽雄当日施药1次,B2即抽雄当日、抽雄后7 d分别施药2次,B3即抽雄当日、抽雄后7 d、抽雄后14 d分别施药3次,B4即不施药喷清水作为对照CK。

试验小区共计12个,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2 m2,行距0.67 m,3行区等行种植,株距0.30 m,种植密度49 500株/hm2。供试品种为禾盛玉618。具体试验处理如表1所示。

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砂壤、地力上等。冬季深耕冬闲,播前耙地平整。试验于4月14日单做直播,开沟等行种植,种植密度49 500株/hm2,底肥900 kg/hm2复合肥(N\P\K有效含量45%),并于播种沟撒施仙隆地宝防治地下害虫。

4月29日出苗,于5月6日间苗、补苗,5月7日及时打药26%辛·灭防治地下害虫危害,用量3支(30 mL)/桶水、30桶水/hm2,5月14日定苗。于5月24日追施苗肥,150 kg/hm2尿素穴施入两株之间,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于6月9日追施穗肥,穴施 450 kg/hm2尿素在两株之间,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于6月15日将辛硫磷颗粒剂施于植株心叶防治玉米螟。

7月17日抽雄,7月20日吐丝。抽雄当日即7月17日按试验设计喷施药剂,于7月24日、7月31日分别第二次、第三次喷施药剂。于8月7日、8月15日、8月22日分3次跟踪调查病害发生情况。9月18日玉米成熟,受阴雨天气影响10月7日收获。

1.2 病害田间调查

1)调查方法:定点定株调查,小区中间行第三株开始连续10株定点定株逐一进行调查,分别调查穗上2叶及穗下4叶确定发病级别。统计各病情指数,以确定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方式的综合防控效果。

2)病害分级标准:1级,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零星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少于或等于5%;3级,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5级,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7级,穗位下部叶片或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9级,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

3)防控效果分析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相对防效=(CK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CK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大斑病和灰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由表2可知,该品种大斑病始发于乳熟前期,随生育进程逐步病情加重,至腊熟期病情指数达99.6%;灰斑病始发于乳熟中后期,同样随生育进程逐步病情加重,至腊熟期病情指数达69.7%。分析得出该品种高感大斑病,中感灰斑病。

2.2 玉米腊熟期病情调查结果

由表2可知,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防治大斑病及灰斑病效果最佳,大斑病防效达95.0%以上,灰斑病防效100.0%。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和A3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大斑病防治效果甚微;对灰斑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而言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防控效果优于A3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析试验结果,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防治大斑病及灰斑病效果最佳。

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施药1~3次(B1、B2、B3)防治灰斑病效果很好、施药次数间没有差异;防治大斑病效果较好、施药次数间没有差异。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和A3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药1~3次(B1、B2、B3)防治大斑病效果差、施药次数间差异不大,防治灰斑病效果较好、施药次数间稍有差异,随施药次数增加防治效果渐优。分析试验结果,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施药1次就可以很好地防控灰斑病和较好地防控大斑病,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和A3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药3次对大斑病防控效果较差、对灰斑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2.3 玉米农艺性状和果穗性状调查考种结果

由表3可知,對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空杆率等农艺性状和对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等果穗性状调查考种结果进行分析,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该品种株型为半紧凑,玉米粒为黄色,马齿型,轴色为白色,穗型为锥型,空杆率均为0。对千粒重而言,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有增加粒重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通过防控叶斑病发生而利于叶片光合效率的结果。

2.4 玉米子粒产量结果

由表4可知,3种药剂均有一定增产效果,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施用后较对照增产率4.7%,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施用后较对照增产率11.8%,A3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用后较对照增产率6.5%,分析增产原因主要通过施药减轻或者控制叶斑病发生的结果。3种药剂相比较,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增产效果更好。

3 结论与讨论

该品种高感大斑病,中感灰斑病。药剂以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为最优,一次施药就可很好防治灰斑病、较好防治大斑病,通过防控病害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药剂A1处理杜帮·克露(杀菌剂)和药剂A2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药3次也能较好防控灰斑病,但对大斑病防治效果不佳,有一定增产效果。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药剂A2处理苯甲·丙环唑(水乳剂)、用量750 mL/hm2(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含量15%、丙环唑含量15%)来防控灰斑病和大斑病发生,在玉米植株抽雄后及时施药1次即可。

参考文献:

[1] 陈 刚,张 铁.玉米尾孢子菌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J].辽宁农业科学,1994(4):29-31.

[2] 李希腾,王黎民,杜世凯,等.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91-193.

[3] 张益先.玉米灰斑病病原学侵染、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0.

[4] 卢灿华,吴景芝,马 荣,等.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病斑的扩展规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4):431-435.

[5] 赵立萍,王晓鸣,段灿星,等.中国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与未来扩散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612-3626.

猜你喜欢

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苗发黄怎么办
玉米接连暴跌 真的要崩盘?
当前玉米追肥要注意啥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童年的烤玉米
我们都是“玉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