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2018-06-07蒋莉
蒋莉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要求在中职院校开展“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以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院校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三创”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文章结合“三创”教育的内涵,对其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和渗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三创”教育;中职会计专业;应用策略
一、前言
在中职院校,创业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话题,经过数年的尝试,已经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不过从实际情况分析,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正确认知,将中职院校的“三创”教育和高校的“三创”教育混淆。实际上,两者虽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实际上并不等同。在中职院校,“三创”教育强调从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
二、“三创”教育内涵
与高等院校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不同,中职院校“三创”教育指的是创意、创新和创业,需要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一是创意教育,可以将之看作一种特殊的创新形态,帮助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意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的培养,创新情感的熏陶和创新人格的塑造,从这个角度对创意教育进行分析,指以培养创造意识及创造精神为目标,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方法,以创新和创业为动力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二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对创意教育的延伸,在流程与操作上具备可行性,在中职院校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是学生个人意义上的创新。创新教育属于基于创意教育的实践活动,强调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将创意成果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三是创业教育,这里的创业并不是指狭义的创业,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创新,通过努力来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自身价值,属于广义层面的创业,或者说间接创业。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也不是鼓励学生全部去自主创业,而是以创意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础,强化对学生创业意识、品格、能力等的培养,提升其生存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同样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区别。创意属于创新和创业的前提条件,而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确保创业的顺利开展。创新和创业属于创意的外在表现,也是创业实践的成果。如果将创意比作种子,则创新是嫩芽,创业则是最终的果实。另外,创意、创新和创业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创意仅体现在思维意识层面,其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学生创造精神及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体现在实践层面,教育核心在于通过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创业属于前两者的升华,也是其最終的目的所在。
三、中职院校开展“三创”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开展不仅非常重要,同时也有着较强的必要性。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中职院校开展“三创”教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现行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教育的革新工作。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角度,应该做好“三创”教育。其次,企业创新发展需要中职院校开展“三创”教育。新时期,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企业想要具备持续创新能力,要求职工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中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开展成果与企业发展存在直接的联系。再次,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求中职院校做好“三创”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中职院校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这并不表明其本身缺乏创造力,仅仅是因为没有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以及足够的自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应试教育中失利的中职生具备更好的抗挫折能力,创业天分更高,优势也更加明显。在中职院校开展“三创”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三创”教育的渗透
想要确保“三创”教育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需要在其与专业课程之间构建起紧密连接的通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会计行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确保其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三创”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三创”教育的渗透效果。
(一)深入挖掘素材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相关素材的深入挖掘,合理利用素材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其对于会计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培养其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来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应该认识到,会计专业教学并不仅限于课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蕴藏着创意与创新的源泉,教师的任务并不是将之摆在学生面前,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现,去运用。例如,在基础会计的“支票填写”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支票填写的正确方法,而在基本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延伸,可以利用支票票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锻炼。
(二)激发学生潜能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增加观察与讨论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自身潜能,实现全面发展。具体来讲,一是应该针对发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合自身的观察结果展开讨论,明确在发票填写和检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二是应该针对后续处理中所有的会计资料做好观察,讨论和判断,重视细节的分析;三是对“收到发票后”这一情景下的各项事务处理的重要性进行统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自主选择协作与交流的方式,充分体现个性化,展示不同组织协调下取得的不同成果。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做出合理的评价:在会计工作中,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和流程,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需要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经营发展状况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量实践证明,中职学生本身并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本身蕴含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只需要教师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学生就能够获得飞速发展。
(三)强调经验积累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应该引入行业标准,对“三创”教育进行强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本知识,增加专业积累,形成对会计工作的直观认识。例如,在会计实务中,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营改增背景下的一种全新产物,出现时间较短,相关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其本身作为记账凭证填写以及税款抵扣的依据,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在每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中都隐含着一个故事,对应着一定的流程和规范,甚至能够将管理策略体现出来。因此,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打破学科界限,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假设在收到增值税占用发票后,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对发票真伪进行检验,对合同相关条款进行核对,依照行业标准做好验货、付款、账务处理、税款抵扣等工作,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专业积累。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对收到发票后的各种事项依次进行处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可以与学生分享学习的过程,锻炼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将依法办事等会计专业价值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
(四)搭建相关平台
从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出发,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强化“三创”教育的实际效果,应该在开展多样化“三创”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对相关平台的建设,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中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自主创业设计比赛、创新方案答辩赛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三创”教育活动,提升活动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对“三创”教育的范围进行延伸和拓展,以多样化的教育平台为依托,实现从无形理念创业到模拟创业再到实战训练创业的演变,保证“三创”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职院校也可以搭建校内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三创”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好专业积累,为创新和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从会计专业教學实践分析,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习素材的挖掘和应用,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开发,在引入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活化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庄开刚.谈“三创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渗透——以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J].中等职业教育,2012(04):3-4.
[2]李贤元.浅析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创”教育,培育学生的“三创”能力[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