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颜色情调特点研究
2018-06-07李明湜
李明湜
(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一、引言
颜色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感觉信息,而且关系到感觉经历中的情绪与情感作用。颜色本身往往带有某种特殊的情感负荷,这种伴随着颜色感觉而产生的情感,称为颜色情调[1]。
关于颜色情调,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蓝色能传播宁静和满足;黄色象征现代性、成就和未来;红色象征生机、激励胜利等等[2]。
苏联心理学家A.H.鲁托什金用问卷法对苏联主要地区430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对颜色的传统情绪评价是:红色表示非常兴奋、活跃的心情;橙黄色表示快乐、温和;黄色表示明亮、愉快;绿色表示安静、沉着;蓝色表示忧郁、悲伤;紫色表示焦虑、不满意;黑色则与深深的苦闷、颓废联系在一起[3]。
虽然在我国的心理学、色彩学文献中经常见到有这样的论断:有些颜色对人们有着普遍的心理影响,但具体研究甚少。张耀翔采用文化传统分析法做过中国人颜色情调特点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人的颜色情调特点的是:红为喜色,使人兴奋;黄色能使人兴高采烈;绿为凉色,绿在我国为一种羞辱颜色;黑使人烦闷、丧气等等[4]。黄希庭教授也就中国人的颜色情调进行过调查研究。他认为,多数中国人的颜色情调是:红色——兴奋、喜悦;蓝色——沉静、舒适;黑色——悲哀、厌恶;绿色——舒适愉快等,并发现这种颜色情调受到文化传统和个人心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颜色情调特点是否具有与其他职业的人群相异的特殊性?近十年来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就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颜色情调的基本倾向;大学生颜色情调的性别差异比较;大学生颜色情调的文理科差异比较;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颜色情调差异比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山西某综合性重点大学中随机选取在校本科生共201人。其中开放式问卷调查了126人,访谈75人。男生101人,女生100人。文科生120人,理科生81人。美术专业学生27人,非美术专业学生174人。
(二)调查工具
1. 材料:颜色图片,共9张。 (1)采用颜色。 共9种颜色,参照色谱中的标准色,使用Photoshop软件对其色调、明度、饱和度这三个指标进行调节。颜色标准以色调、明度、饱和度(%)的顺序,依次在各颜色名称后注出。这9种颜色是红(R255 G0 B0,0,100)、橙(R250 G150 B0,0,100)、黄(R255 G255 B1,0,100)、绿(R0 G255 B1,0,100)、蓝(R0 G0 B254,0,100)紫(R156 G3 B244,0,100)、黑(R0 G0 B0,0,100)、白(R255 G255 B255,0,100)、灰(R128 G128 B128,0,100)。 (2)呈现形式。 访谈使用10cm2×10cm2正方形颜色图片相纸,共9张; 开放式问卷调查使用Powerpoint颜色图片幻灯片,共9张。
2. 自编问卷。 (1)题目。 自编问卷针对9种颜色设有9个题目。例如,“橙色最容易使您联想到 情绪”等。 (2)选项。 情绪词,共12种,以表格形式呈现。我们根据汉字的意义以及Wundt的情绪三维学说和Izard的“分化情绪量表”(DES)把情绪词汇分为作统计用的12种基本情绪:喜悦(愉快,高兴,欢乐);厌恶(不喜欢,讨厌,恶心);痛苦(沮丧,悲哀,悲伤);兴奋(激动,热情,活跃);沉静(镇静,冷静,放松);舒适(舒服,舒畅,舒坦);紧张(焦急,不安,焦虑);消沉(疲乏,懒散,怠倦);愤怒(不满意,生气,狂怒);恐惧(害怕,惊吓,心悸);沉闷(烦恼,忧愁,忧郁);惊讶(吃惊,震惊,骇然)。
(三)程序
1. 开放式问卷调查程序。 请被试坐好,保持安静后。主试告诉被试:“我们现在要做一个简单的与大学生颜色爱好有关的调查。您的桌子上有一张问卷,我们会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些颜色图片。每看到一种颜色后,从问卷上的表格中选出这种颜色最容易使您联想到的一种情绪,并将其字母填写到该颜色对应的句子‘_____’上。”确认被试都明白后,按照橙、灰、蓝、绿、紫、白、红、黑、黄的顺序,依次呈现颜色图片。然后让被试写出答案。最后收回问卷,完成调查。
2. 访谈程序。 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程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依次为被试呈现9张正方形相纸图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颜色情调的基本倾向
表1表明,现在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红色唤起兴奋的情绪;橙色唤起舒适的情绪;黄色唤起兴奋的情绪;绿色唤起兴奋的情绪;蓝色唤起沉静的情绪;紫色唤起沉静、舒适、沉闷的情绪;黑色唤起恐惧的情绪;白色唤起沉静的情绪;灰色唤起沉闷的情绪。
表1 大学生对9种颜色联想反应的百分数(%)
(二)大学生颜色情调的性别差异比较
图1表明,男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舒适;灰色——沉闷;蓝色——沉静;绿色——兴奋;紫色——沉静;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
女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舒适;灰色——消沉;蓝色——沉静;绿色——兴奋;紫色——沉静;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
我们对结果作性别差异的t检验。其结果是,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色颜色情调性别差异的t值分别是:-0.135,1.514,0.656,1.864,-1.224,-0.029,-0.494,1.654和0.155。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男女大学生的颜色情调具有共同特点。
图1 男女大学生的9种颜色情调结果比较
(三)大学生颜色情调的文理科差异比较
图2表明,文科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舒适;灰色——沉闷;蓝色——沉静;绿色——兴奋;紫色——沉静;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理科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舒适;灰色——沉闷;蓝色——沉静;绿色——沉静;紫色——舒适;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
我们对结果做大学生文理科差异的t检验。其结果是,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色颜色情调性别差异的t值分别是:-1.107,-1.906,0.046,0.060,0.947,-0.385,0.926,-0.932和-0.186。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文理科大学生颜色情调也是具有共同特点的。
图2 文理科大学生的9种颜色情调结果比较
(四)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颜色情调差异比较
图3表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舒适;灰色——沉闷;蓝色——沉静;绿色——兴奋;紫色——沉静;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美术专业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橙色——兴奋、喜悦;灰色——沉静;蓝色——沉静;绿色——喜悦;紫色——沉闷;白色——沉静;红色——兴奋;黑色——恐惧;黄色——兴奋。
我们对结果做两类专业差异的t检验。其结果,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橙色颜色情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对红、黄、绿、蓝、紫、黑、白、灰色的颜色情调,两类专业差异的t值分别是:-1.709,-0.856,-0.637,0.573,1.205,1.484,-1.318和-0.631。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说明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大学生颜色情调的差异很小。
图3 美术专业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9种颜色情调结果比较
四、讨论
(一)颜色情调与进化理论
Humphrey认为,颜色情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可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存支持。人类通过在生存环境中适应和学习不同颜色特有的代表性意义,形成了对每种颜色不同的情感和态度[5]。当人们看到与自然界中事物一样的颜色时,可能会联想到该事物或当时的情绪体验。此时,这种颜色就转换成了相应的情绪体验的信号,即形成了经典的条件反射。例如,当人看到蓝色的天空时会产生心旷神怡的平静和舒适感。反复多次后,即使没有看到真正的蓝色天空,而只看到“天空蓝”这一抽象的颜色,也会产生舒适、沉静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建立起了颜色与情绪间的经典条件反射。又如,当人看到红色的石榴时会产生喜悦、兴奋的情绪和食欲,而看到鲜红的血液或火焰时会感到紧张。久而久之,“石榴红色”“血红色”和“火红色”也转换成了相应情绪体验的信号,这样有助于人类获取食物、避免危险,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本研究的结论支持了Humphrey提出的行为适应论的观点,发现蓝色引起了被试的沉静和舒适感,绿色引起了兴奋、喜悦和舒适感,黄色引起了兴奋和喜悦感,橙色引起了舒适和喜悦感;然而,黑色引起了恐惧感,灰色则引起了沉闷和消沉感。同时,多数被试认为红色引起了他们的兴奋和喜悦感,其次是厌恶和紧张感。
(二)颜色情调与文化传统
颜色唤起情绪,颜色情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颜色的象征性含义所决定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颜色的象征性含义,因而对颜色情调有重要意义。例如,红色在尼日利亚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而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红色是火与血的颜色,象征革命和觉悟(如“红军”“红旗”“红色政权”等),又表示成功和喜庆的事(如“满堂红”“走红”等)。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多数被试对红色的情绪反应是兴奋、喜悦,恰好验证了这一点。又如,西欧和南欧人在日耳曼军队入侵之后开始厌恶和忌讳黄色,认为黄色是危险的象征。但是在中国和埃及,黄色象征了高贵和权利。对埃及人而言,黄色代表了太阳和神圣的王权,因为古埃及人认为黄色象征了太阳神Ra,从而赋予了黄色积极的情绪体验。本研究发现,多数被试对黄色的反应是兴奋、喜悦、舒适等积极情绪,恰好与该文化传统下的观念相一致。
(三)颜色情调与大学生群体
颜色情调的差异在不同文化体系和民族间差异较大。而在同一文化传统影响下,颜色的象征性含义在不同群体中不同,其颜色情调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例如,刘迎的研究表明,我国护士群体的颜色情调为:红色、紫色易引发护士产生紧张情绪,而绿色、蓝色易使护士产生放松情绪[6]。蒙华提出,红色易引起我国武术运动员的力量感和向前感,并使其联想到坚强的意志,能提高其力量练习效果[7]。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红色易引起大学生群体产生兴奋和喜悦的积极情绪。又如,据黄希庭的分析:白色在我国是办丧事的颜色。而今天大学生所认知的白色的内涵大都是纯洁美好的,因此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多数大学生对白色的情绪反应是积极的——沉静,其次才是恐惧。再如,据张耀翔分析:在我国黑为元色,象征死亡(如‘戴黑纱’)。黄希庭针对中国人被试所作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点,他得出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颜色情调特点为:黑色——悲哀。然而,今天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将黑色理解为黑暗、狠毒(如“黑社会”“黑帮”“黑幕”等)。因此在本研究中,多数被试对黑色的情绪反应是:恐惧。另外,紫色同黑色一样属于浓重的冷色,黄希庭的研究认为其情调是厌恶的。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紫色是深邃、神秘的颜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从本调查结果来看,多数被试对紫色的情绪反应是积极的——沉静、舒适;只有少数被试有紧张、痛苦等消极情绪反应。这很可能表明青年大学生对紫色的象征性含义的认知具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
此外,本研究发现,在同一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不同子群体间颜色情调差异不大。章月的研究表明在颜色引发的情绪体验上,性别差异所占的比重不大[8]。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此观点,发现男女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男女性别差异逐渐在减小的缘故。另外,美术专业大学生在运用色彩上特别具有创造力,并讲究颜色和谐。他们将颜色视作重要的语言和表现手段,并从中获得灵感来传达自我。颜色对于他们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9]。这一点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也有体现。例如,非美术专业大学生对橙色的情绪反应是舒适,而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橙色情调则是喜悦、兴奋。这表明,美术专业大学生对颜色象征性含义的认知较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更为深刻。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的颜色情调是:红色——兴奋;橙色——舒适;黄色——兴奋;绿色——兴奋;蓝色——沉静;紫色——沉静、舒适、沉闷;黑色——恐惧;白色——沉静;灰色——沉闷。此外,在同一文化传统影响之下,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不同子群体间颜色情调差异不大,表现为男女大学生的颜色情调具有共同特点;文理科大学生的颜色情调具有共同特点;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大学生颜色情调的差异也很小,只在橙色这一种颜色上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大学生颜色情调的特点,大学在校园环境的装饰上可以参考本研究的结果。例如,将自习室、图书馆布置成淡蓝色,可使在其中学习的同学产生沉静、舒适的情绪体验,从而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沉浸在书本中。将多人间的寝室布置成淡蓝色,可使学生放松,调节其生理平衡,提高其睡眠质量。而将教室装饰成淡绿色,可使同学产生适度的兴奋、喜悦和舒适感,从而既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投入热情,感觉生机勃勃,又能保持镇静与平和的心境。而若在这些空间中大量地使用黄色、红色,则易使同学产生过度的兴奋,使其激动、情绪不稳。若在这些空间中大量地使用白色,虽然可使大学生产生沉静的感受,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同样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感。装饰食堂时若能适度地使用橙色,可引发大学生的舒适和喜悦感,增进其食欲。而教师若长期着黑色、灰色衣装,则易使大学生产生恐惧、沉闷和消沉感。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黄巍,李小融.关于中国人颜色情调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1,14(6):1-7.
[2] Lowell Ponte.颜色怎样影响情绪和健康[J].马骥,译.世界科学,1984(3):50.
[3] A.H.鲁托什金.集体的社会——心理气氛:理论和研究方法[M].莫斯科:苏联科学出版社,1979.
[4] 张耀翔.感觉心理[M].上海:商务出版社,1947.
[5] Humphrey, N. K. (1976).The colour currency of nature. In T. Porter & B. Mikellides (Eds.), Colour for Architecture (pp. 95-98). London: Studio-Vista.
[6] 刘迎,沈贵荣,王薇,等.工作环境颜色对护士情绪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4(3):265-270.
[7] 蒙华,黄鹤.颜色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9(1):42-45.
[8] 章月.大学生颜色偏好与情绪的关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9] 李文馥,张莜菁.美术专业人员和非美术专业人员颜色爱好特点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3-7.
[10] 李臻.中学生颜色偏好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1] 顾子贝,等.背景颜色对中性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隐喻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6,39(3):541-546.
[12] 徐银华,李毅钧.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对比赛服装颜色的偏好及情绪体验[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1):112-116.
[13] 卢家楣,卢盛华,贺雯,等.绿白两种颜色书写纸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3(6):1000-1003.
[14] 王益荣.中国大学生颜色爱好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7,20(6):559-560.
[15] 张聪聪.音乐和颜色的情绪性关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