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孔径穴盘育秧栽培技术初探
2018-06-07冯生强孙加威
冯生强,孙加威 ,蒋 波
(1.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市种子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41)
两段育秧曾是成都平原地区广泛应用的水稻育秧方式,其优点在于寄插后株间距在3.3cm×3.3cm,确保了秧田期分蘖的充分生长,秧龄也可长至50d左右,栽后单产正常。水稻制种生产上为了父本花期的拉长,也采用地塘育小苗,稀假植(10cm×10cm)或稀播的方式,促早发,延秧龄。两者的缺点是扯秧时带泥太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普通秧盘(353孔、434孔)育秧解决了扯秧难的问题,但秧盘孔径小(2~2.5cm),在水育的情况下,秧龄原则上不能超过30d,即5叶以内,分蘖2个时移栽,迟栽会导致基部分蘖因空间挤而死亡。本文作者受四川大美种业委托,进行一组新品种展示。设计方案时充分考虑到扯秧难和秧龄可能偏长,影响品种丰产性的发挥,遂采用大孔径玉米盘替代水稻育秧盘,结果取得了秧好扯、根未损、无缓苗、熟期早、产量高的效果,在这里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 成都市当前种植的代表性品种F优498、Ⅱ优602、川优6203、川优8377、德香4103、德优4727、德优4923、冈优725、黄华占、旌3优177、旌优127、泸优0627、宜香11、泸优11092、泸优727、泸优9803、内5优907、内6优1116、内优683、蓉优188、蜀优217、协优336、宜美88、宜香2079、宜香2084、宜香2115、宜香4245、宜香1108、辐优838,共29个。
1.1.2 供试苗盘 玉米育苗盘(53cm×32.5cm,100孔/张,孔径4.3cm)。
1.2 试验点及试验设计
该试验在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四川润地远大公司流转土地上进行,土质为黄泥田,肥力中等。试验采用大区设计,每小区83.33m2,宽2.13m,长39m,未设重复。宽窄行栽培(33.3cm+20cm)×23.31cm,栽10737窝/667m2。
1.3 主要栽培措施
1.3.1 秧母田准备及育秧盘安放 秧母田淹水后旋耕,旋耕时施复合肥40%(22-8-10)40kg/667m2。旋耕后田平泥融。1.5m开厢,将秧盘底部压入厢面,盘面与厢面齐平,用拟开沟处的肥泥填入秧盘的孔穴中,待秧厢稳定无滑动,秧盘孔穴中泥面无积水后播种,每品种14张。
1.3.1.1 种子处理及播种 先将用网袋装好的种子在清水里浸泡24h,然后在使百克药液(0.6‰)里再浸种24h,清洗干净后沥干在人工气候箱中发芽至发芽标准,于4月4日播种。后因遇雨,除F优498外,其余均在4月6日播种,人工点播,每穴芽谷2~3粒,播后用木制沙板轻微镇压掩种,插小拱盖薄膜保温,展叶后揭膜练苗,气温正常后除去薄膜。
1.3.1.2 秧母田管理 秧田一直保持沟内有水,厢面花花水,3叶时撒施尿素5kg/667m2,4月28日用稻杰(2.5%五氟磺草胺)60mL/667m2对水30kg喷雾除草。
1.3.2 移栽时间及密度 5月1~2日单穴移栽,移栽时连盘带秧从厢面取出。宽窄行栽插(33.3cm+20cm)×23.31cm,每品种4大行,8小行,栽10737窝/667m2。
1.3.3 肥水管理 本田底肥用40%(22-8-10)复合肥40kg/667m2,追肥栽后1周内结合除草和灭螺,用尿素(46%)5kg/667m2拌药全田撒施,折合施纯氮11.1kg/667m2。拔节时施用中化钾肥7.5kg/667m2壮秆防倒。
本田管水以浅水勤灌为主,苗到时及时排水晒田,直至叶片直立,叶色变淡,白根上翻,田开裂为止。覆水后间歇灌溉,孕穗后期保持寸水,收割前10d排水。
栽后1周内结合追肥,用50g/667m270%杀螺胺、100g/667m2金锄(47%苄嘧磺隆·丁草胺)拌尿素撒施灭螺、除草。6月10日用15%氰氟草酯110mL/667m2加专用包溶助剂对水30kg喷施,选择性杀灭千金草、水游草等恶性杂草。
结合气象预报,于5月24日每667m2用10mL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7月18日用10g福戈(40%氯虫.噻虫嗪)加20g拿得稳(75%肟菌.戊唑醇)飞防水稻螟虫、稻瘟病、稻曲病等。
表1 水稻大孔径穴盘育秧栽培基本情况
注:宽窄行栽培(33.3cm+20cm)×23.31cm
1.3.4 数据采集与分析 所有品种定点观察记载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倒伏情况等。收获前在定点处取有效穗接近平均数的3窝进行室内考种,计数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项目,计算理论产量。各小区全收,脱粒后风净,测水分计重,折合干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动态
从表1可见,大孔径穴盘育秧在较大空间和较多穴土(肥)时,各品种分蘖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基本苗差异特别突出,有效穗差异明显,始穗至齐穗时间普遍缩短3~5d,成熟期提前,代表性品种辐优838、F优498、冈优725等全生育期缩短5~7d。
2.2 经济性状态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孔径穴盘育秧宽窄行栽培,育秧时单穴所占空间和穴中土肥一致,各穴秧苗生长正常,有利于快速分蘖,克服了小孔径秧盘育秧过程中后期基部分蘖死亡问题。移栽时因是从盘穴中带泥取出秧苗,几乎没有损伤根系,移栽后充分保障了单穴秧苗的生长空间,基本没有缓苗返青期,本田分蘖迅速,能够很快达到所需苗数,配合及早晒田,实现大分蘖上林成穗,本试验29个品种(组合)平均有效穗数18.25万/667m2,平均实收单产739.5kg,较2017年成都市平均547kg/667m2高出192kg/667m2,几乎所有品种单产均高于审定产量,多数品种达到了理想的高产栽培示范产量。
表2 水稻大孔径穴盘育秧栽培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注:*表示倒伏、减产
3 问题与探讨
(1)成都市2017年水稻生长阶段气候有利于水稻丰产。
除本试验采用的大孔径穴盘育秧宽窄行栽培有利于水稻早生快发,成熟期提早,单位面积产量高外,2017年成都水稻生长时段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有利于快速生长;降雨较往年偏少,主要少在6底至7月初晒田时段,有利于控苗;光照总体与往年接近,但7月至8上旬明显偏多,有利于形成大穗。
(2)大孔径穴盘育秧宽窄行栽培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用秧盘(100孔/张)110/667m2以上,占地面积(利用率70%时)26.67m2,多于小孔径秧盘育秧,更明显多于机插秧盘育秧,投入相对较大,但可用于品种比较试验,新品种高产示范,制种田的父本培育,条件成熟后还可引进钵苗机插机,探索机插、机摆栽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