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低碳协调发展:基于乘数效应分解的研究

2018-06-07张友国

关键词:乘数增加值经济带

张友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经济轴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中国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要求以此战略定位为统领,推动形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此,本文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间的增加值与碳排放溢出效应,试图为长江经济带的低碳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中国区域间经济溢出效应的研究并不鲜见,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中国大的经济板块间的经济溢出效应,如东中西部[1]、沿海与内陆[2],只有个别研究关注局部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如姚愉芳等对京津冀地区的研究[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兴起,还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区域间碳排放溢出效应的研究[4-6]。不过,目前还没有研究关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或碳排放的溢出效应,而这正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区域间经济或环境溢出效应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计量经济方法。由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能够深入刻画区域间经济和环境溢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并能准确将上述效应进行定量化的定义,因而以往绝大多数研究都采用这种方法。该方法由Miller[7-8]奠基,经由后续学者[9-12]发展而逐步完善。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的三区域溢出—反馈效应的测算方法借鉴了Round[9]基于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提出的三区域溢出—反馈效应测算思路以及Dietzenbacher[11]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义的两区域间溢出—反馈效应。

令区域a、b和c分别代表长江经济带的上、中、下游地区,每个地区的经济系统都是由n个行业构成。基于经典的Leontief模型,三区域的最终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可表示为:

其中,Xr为区域 r(r=a、b、c)的产出向量,其元素是区域 r中部门 i的总产出;Ars为区域 s(s=a、b、c)中间使用的来自区域r的产品系数矩阵,其元素即区域r部门i向区域s部门j提供的中间投入品价值量与区域s部门j总投入的比值;Yr为最终需求向量,其元素表示区域r生产的最终需求中第i类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将式(1)进行变换,可得:

其中,Faa=[I-DabDba-(DabDbc+Dac)(I-DbcDcb)-1(DcbDba+Dca)]-1,Sca=(DabDbc+Dac)(IDbcDcb)-1,Uba=Dab+ScaDcb,Dab=(I-Abb)-1Aab,Maa=(I-Aaa)-1。Mbb、Mcc的表达式分别与 Maa类似;Fbb、Fcc的表达式分别与 Faa类似;Sab、Sbc的表达式分别与 Sca类似;Ucb、Uac的表达式分别与 Uba类似;其他 D的表达式分别与Dab类似。可将式(2)—(4)表示为:

区域间反馈效应 区域间溢出效应 区域内效应

由式(5)可知,区域间Leontief逆矩阵可表示为:

令 ηa=ηb=ηc=(1,…,1)T。以区域a为例,其最终需求产生的总产出效应为:

其中,(ηa)TMaa表示需求侧区域内产出乘数,(ηb)TSabMaa表示区域a对区域b的需求侧产出溢出效应,(ηc)TUacMaa表示区域a对区域c的需求侧产出溢出效应,而区域a通过影响区域b和c对自身产生的需求侧产出反馈效应为(ηa)T(Faa-I)Maa+(ηb)T(Fbb-I)SabMaa+(ηc)T(Fcc-I)UacMaa。类似地,可以得到其他区域的各项效应。进一步,如果将η定义为增加值率或直接碳排放强度(各部门增加值或碳排放与其总产出的比值)向量,则可得到相应的增加值或碳排放的各类乘数。

二、实证分析

依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本文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上、中、下游三大经济板块,其中上游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和贵州四省市,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以及江西三省,下游地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四省市,这与长江上、中、下游的地理划分标准也是一致的①虽然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安徽与中游地区省份更接近,且它们同属中部地区省份,但安徽与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经济往来可能更密切,因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划为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本文在中国2002—2010年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表[13-15]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区域30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所用到的各区域分行业价格指数来自相应地区的统计年鉴。同时,根据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分行业的化石能耗估计了三地区分部门的能耗碳排放数据,并估计了各地区水泥生产中的工艺性碳排放,各区域分行业的化石能耗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各地区的统计年鉴或经济年鉴。

(一)长江经济带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

表1显示了2002—2010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结果,即单位最终产品的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表2显示了三大地区的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效应。各地区的最终需求主要影响的是本地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对其他地区的溢出影响都相对很小(表3),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的中间投入主要还是依赖本地区的产品,来自其他地区的产品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例如,2010年长江下游地区的中间投入中来自本地的中间投入超过51%,来自上游及中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分别只占0.9%和0.6%,因而三个地区最终需求的影响主要在各自的区域内。

在整个研究时期内,长江上、中、下游三地区的产出区域内乘数先降后升,且上游和下游地区的产出区域内乘数总体上略有下降,而中游地区的产出区域内乘数总体上略有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三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本地的中间投入所占份额在同一时期内先降后升,且上述指标在上游和下游地区总体上略有下降,而在中游地区却略有上升。

在产出区域内乘数的影响下,长江上、中、下游三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先降后升,且三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总体上都有所下降。这主要是三地区的增加值率在整个研究时期内总体上也都有所下降,增加值率的变化与产出区域内乘数变化相叠加,从而导致三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都有所下降。

长江上、中、下游三地区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三地区的直接碳排放强度在此期间持续下降,并主导了三地区碳排放区域内乘数的变化。因此,尽管在第二阶段(2007—2010)三地区的产业区域内乘数都有所上升,但它们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仍然有所下降。

横向比较可见,长江上、中、下游三地区的产业区域内乘数依次递增,这是因为上、中、下游三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本地的中间投入所占份额依次递增。不过,上、中、下游三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在2002年和2010年却依次递减,主要原因应该是它们的增加值率在相应年份依次递减。类似的原因,2007年时中游地区的增加值率最高,因而其增加值区域内乘数也最高;同时,上游地区的增加值率又远远高于下游地区,因而上游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居其次,而下游地区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低。同时,中游、上游及下游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始终依次递减,主要受此影响,中游、上游及下游地区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也始终依次递减。

尽管长江上、中、下游三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都表现为下降,但由于三地区的最终需求规模持续扩张,因而它们的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都不断增大。同时,尽管下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一直明显低于其他两地区,但由于下游地区的最终需求规模远远超过其他两地区,因而其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都远远大于其他两地区。类似地,中游地区的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效应又明显大于上游地区。

表2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效应

表3 各地中间投入占本地总投入的比重、增加值率及直接碳排放强度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间增加值和碳排放交互影响

1.下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增加值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总体上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同一时期来自中游、上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下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都有所上升,使相应的产出溢出乘数总体上有所上升,继而导致增加值溢出乘数也上升。进一步讲,由于来自中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下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明显高于来自上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下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同时中游及上游地区的增加值率比较接近,因而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产出以及增加值溢出乘数都明显高于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产出及增加值溢出乘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距离对区域间增加值溢出效应的影响。

同时,由于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的相对上升幅度较大,因而,尽管中游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仍然有所上升,不过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则略有下降。而且,由于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明显大于其对上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加之中游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上游地区,因而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也明显大一些。

2.中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中游对上游地区的产出及增加值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先降后升且总体上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来自上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中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也呈现类似的变化。中游对下游地区的产出及增加值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持续下降,这也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来自下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中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此外,由于中游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上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始终明显低于来自下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因而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和增加值溢出乘数也一直分别明显高于中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产出和增加值溢出乘数,但它们的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

中游地区对上游及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仅略有上升,而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时期内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碳排放强度持续而显著地下降。进一步,由于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与对上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之间的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同时上游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一直明显高于下游地区,因而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与其对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之间的相对差异也不断缩小。而且,在2010年时,中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已经反超其对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

3.上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类似地,上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持续下降,因为来自中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在上游地区总投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先升后降且总体有所下降,这与上游地区总投入中来自下游地区的中间投入的比重的变化特征完全一致。主要受上述产出溢出乘数变化的影响,加之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增加值率及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因而上游对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增加值及碳排放溢出乘数也持续下降。

由于上游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下游地区中间投入的比重一直明显高于来自中游地区的中间投入,因而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一直大于其对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不过两者的相对差距总体上也在不断缩小。与此同时,中游地区的增加值率以及碳排放强度也一直明显高于下游地区。因此,上游地区对下游及中游地区的增加值溢出乘数之间的相对差异总体上也明显缩小,而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一直低于上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

4.长江经济带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比较而言,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但在整个研究时期内,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却一直分别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因为下游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上游和中游地区的中间投入的比重,都一直分别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的总投入中来自下游地区的中间投入的比重。

不过,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都持续上升,而上游和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总体上却有所下降,因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减小。与此同时,下游地区的增加值率及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07年和2010年时,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分别超过了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增加值溢出乘数虽然一直小于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增加值溢出乘数,但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却在2010年时超过了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碳排放溢出乘数。

类似地,下游地区总的产出溢出乘数(其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之和)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上游及中游地区总的产出溢出乘数则不断下降。不过,下游地区总的产出溢出乘数在2002—2007年一直低于上游和中游的总的产出溢出乘数,直到2010年下游地区总的产出溢出乘数才超过中游地区,但仍低于上游地区。相应地,下游地区总的增加值及碳排放溢出乘数与上游及中游地区也不断接近,并在2010年时都反超上游及中游地区。此外,由于下游地区的最终需求规模始终明显高于上游及中游地区,因而下游地区总的实际增加值及碳排放效应一直明显高于上游及中游地区。

5.溢出效应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增加值和碳排放的贡献。本文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碳排放溢出效应对各地区增加值和碳排放的贡献,即其他地区对某地区的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分别与某地区总增加值和碳排放总量的比值,如上游、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实际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效应分别与当年下游地区总增加值和碳排放总量的比值。

2002年、2007年和2010年,溢出效应对总增加值的贡献在下游地区分别为2.70%、1.75%和1.19%,在中游地区分别为5.12%、5.27%和6.04%,在上游地区分别达到3.00%、4.32%和4.65%。2002年、2007年和2010年,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的贡献在下游地区分别为4.65%、2.40%和1.67%,在中游地区分别为5.68%、9.27%和9.93%,在上游地区分别为4.69%、6.72%和6.16%。

由此可见,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增加值溢出效应对下游地区总增加值的贡献有所下降,对上游及中游地区总增加值的贡献则有所上升。碳排放溢出效应对下游地区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显著下降,对其他两地区特别是中游地区碳排放总量的贡献份额则显著上升。进一步,碳排放溢出效应对三地区碳排放的贡献明显高于增加值溢出效应对三地区总增加值的贡献。

(三)部门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

表4显示了2010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分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①限于篇幅,本文未列出三大地区分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反馈乘数,感兴趣的读者可向笔者索取。。考虑到反馈乘数很小,本文将反馈乘数与区域内乘数合并为本地影响乘数,同时不再区分特定地区各部门对不同地区的溢出乘数。

1.部门增加值乘数。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增加值本地影响乘数较大的部门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大部分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其他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以及部分采掘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三地区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小的部门则都集中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三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较大的部门主要是一些制造业部门以及个别其他产业部门,如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具体地,增加值溢出乘数较大的部门在下游地区包括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等;在中游地区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在上游地区包括住宿餐饮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等。三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较小的部门主要包括一些技术密集型轻工业部门(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一些服务业部门(如批发零售业、其他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

2.部门碳排放乘数。三地区碳排放区域内乘数较大的部门都集中在传统能源密集型部门,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采掘业部门(如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此外,碳排放区域内乘数较大的部门还包括下游和中游地区的金属矿采选业、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下游和上游地区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上游和中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三地区碳排放区域内乘数较小的部门则主要集中在一些轻工业部门(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服务业部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

表4 2010年各地区分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

三地区碳排放溢出乘数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等能源密集型部门,下游和中游地区还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下游和上游地区还包括建筑业以及一些机械制造业部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游和上游地区还包括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三地区碳排放溢出乘数较小的部门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一些服务业部门(批发零售业、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以及一些制造业部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部门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的区域差异。尽管下游地区的总投入对本地中间投入的依赖程度要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的总投入对本地中间投入的依赖程度,但下游地区的增加值率及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结果,下游地区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都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同一部门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同时,下游地区所有部门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都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同一部门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由于类似的原因,下游地区大多数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都大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同一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

(四)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不同类型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

以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最终需求综合的区域内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不过长江经济带的最终需求可进一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用途,包括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以及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的中间品(以下简称“调出中间品”)。不同类型的最终需求具有不同的部门结构,而各部门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差异显著,因而不同类型最终需求的区域内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应当有所不同。为此,本文进一步以2010年为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不同类型最终需求的各类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这有利于为长江经济带的需求管理和结构升级提供决策依据。表5显示了2010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地区的各类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结果。

1.不同类型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三地区各种类型的最终需求中,消费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总是最高,而出口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低,资本形成和调出中间品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居中。消费之所以具有相对较大的区域内增加值乘数,是因为消费中服务业部门和农林牧渔业占据了主要份额,而这些部门都属于区域内增加值乘数最大的部门。出口的区域内增加值乘数之所以较低,是因为出口主要由制造业部门构成,而这些部门的区域内增加值乘数普遍较低,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适当压缩出口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有利于提升整个经济带的增加值。

尽管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地区消费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总是高于其他类型的需求增加值区域内乘数,但在上游和下游地区消费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最终需求,下游地区消费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也仅略高于出口而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最终需求。三地区碳排放区域内乘数最大的需求类型是调出中间品,其次是资本形成。类似地,消费构成中主要是碳排放区域内乘数较低的服务业及农林牧渔业部门,因而消费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相对较低。调出中间品以及资本形成中,多为碳排放区域内乘数较大的生产资料供应部门(如化学工业),因而这两类需求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也较大。上述结果意味着,扩大消费不仅最有利于长江经济带提升增加值,也有利于该地区减缓碳排放。

横向比较,长江经济带消费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大的地区是上游地区,资本形成、出口及调出中间品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大的地区是中游地区。不过,上游及中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相互比较接近,下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则明显低于上游及中游地区。同时,中游、上游及下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都分别明显地依次递减。如前所述,这主要还是因为中游、上游及下游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明显地依次递减。

2.不同类型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从2010年的情形来看,无论是对上游还是中游地区而言,在下游地区的各类最终需求中,资本形成具有最大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消费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最小,调出中间品和出口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居中且比较接近。由此可见,下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对上游和中游地区增加值以及碳排放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非常一致。

中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对上游和下游地区增加值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2010年中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最大的最终需求是调出中间品,依次往下是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最大的最终需求则是出口,依次往下是调出中间品、资本形成和消费。不过,中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对上游和下游地区碳排放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则完全一致:最大的都是调出中间品,依次往下是资本形成、出口和消费。总的来看,中游地区调出中间品具有最大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出口和资本形成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比较接近调出中间品,消费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则明显低于前三类最终需求。

上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对中游和下游地区增加值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也有所不同:2010年上游地区对中游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最大的最终需求是资本形成,依次往下是消费、调出中间品和出口;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增加值溢出乘数最大的最终需求仍然是资本形成,但依次往下是出口、调出中间品和消费。上游地区各类最终需求对中游和下游地区碳排放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一致:最大的是资本形成,最小的是消费,调出中间品和出口居中。总的来看,上游地区资本形成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明显超过其他类型的最终需求,出口和调出中间品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相互比较接近,消费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则明显低于前三类最终需求。

表5 2010年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类需求的增加值和碳排放乘数分解结果

三、结语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10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的增加值与碳排放溢出乘数,主要结论如下: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地区的最终需求主要影响的还是本地增加值,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很小,而且三地区之间的经济关联性有弱化的趋势。因此,长江经济带的市场一体化进程亟待加速推进,以提高整个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可以预期长江经济带的市场统一性将得到有效改善,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区域间的增加值溢出效应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将逐步增强。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地区中对本地增加值影响较大的部门主要是服务业部门,而各地区对其他地区增加值影响较大的部门主要是一些制造业部门,两类部门明显不同。不过,上述各地区中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碳排放影响较大的部门比较类似,都是传统的能源密集型部门;而碳排放溢出乘数最小的部门则以服务业部门为主。由此可见,有效提升各地区之间的服务业贸易往来,不仅是改善长江经济带增加值溢出效应的关键,也是降低区域间碳排放溢出效应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来改善这些能源密集型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对于长江经济带有效控制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的各类最终需求中,消费主要由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及轻工业部门构成,具有最大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且其碳排放区域内乘数最小。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小的最终需求是出口。由此可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有利于长江经济带提高增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以调整出口结构,有助于改善出口的增加值乘数,使其更有助于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增加值。

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但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产出溢出乘数。不过,由于下游地区的增加值率及碳排放强度都低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因而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相对较大。上游和中游地区在承接下游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时,应尽量选择有利于提升本地产业结构、改善本地技术水平和增加值率较高的产业,同时严格控制碳排放密集型产业的转入,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下游地区对上游和中游地区增加值的溢出效应,并控制其碳排放溢出效应。

[1] 吴福象,朱蕾.中国三大地带间的产业关联及其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0(5):140-152.

[2] 潘文卿.中国沿海与内陆间经济影响的溢出与反馈效应[J].统计研究,2012(10):30-38.

[3] 姚愉芳,陈杰,张晓梅.京津冀地区间经济影响及溢出和反馈效应分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6(1):3-14.

[4] MENG B,XUE J,FENG K,et al.China’s inter-regional spillover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domestic supply chains[J].Energy Policy,2013,61(10):1305-1321.

[5] 张友国.区域间供给驱动的碳排放溢出与反馈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4):195-202.

[6] 张友国.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EEBT与MRIO方法的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7):17-27.

[7] MILLER R E.Comments on the“general equilibrium”model of professor Moses[J].Metroeconomica,1963,15(2/3):82-88.

[8] MILLER R E.Interregional feedbacks in input-output models:Some preliminary results[J].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6,17(1):105-25.

[9] PYATT G,ROUND JI.Accounting and fixed price multipliers in a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framework[J].Economic Journal,1979,89(12):850-73.

[10]ROUND JI.Decomposing multipliers for economic systems involving regional and world trade[J].Economic Journal,1985,95(7):383-399.

[11]ROUND J I.Feedback effects in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s:What have we learned?[M]//LAHR M L,DIETZENBACHER E.Inpu-output analysis:Frontiers and extensions.New York:Palgrave publisher,2001:54-70.

[12]DIETZENBACHER E.Interregional multipliers:Look backward,looking forward[J].Regional Studies,2002,36(2):125-36.

[13]李善同,齐舒畅,许昭元,等.200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4]刘卫东,陈杰,唐志鹏,等.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5]刘卫东,唐志鹏,陈杰,等.2010年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乘数增加值经济带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看错了数字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转化,让计算更简便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