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2018-06-07郑云凤杨世昌
王 赟 郑云凤 杨世昌
近年来,离异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和适应性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20世纪末,Reifmen等比较了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的幸福感,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行为、心理调节、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子女,但将普通的心理治疗方法施加于离异家庭子女,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其抵触情绪[1]。现实疗法相对于其他疗法,不纠缠无法改变的过去,也不纠缠于形态虚无的潜意识,而是着眼于现实行为和心理需求,因此更容易让来访者接受和认可。
现实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瑟于本世纪60年代所开创的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这是一种以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观点为基础的心理疗法,认为心理行为问题是由于人不能负责所导致,其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承担起个人的责任,积极解决现实的问题[2]。在国内,现实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中:吴菲等[3]运用现实疗法矫正人际关系中的无益行为;周祎[4]、刘海玲[5]分别运用现实疗法对神经性厌食症和新生适应不良进行咨询,均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探讨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为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及临床心理治疗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河南省新乡市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市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4个班级,调查测验学生603人,收回有效问卷578份,有效应答率为95.85%。其中男生238人,女生340人,被试年龄12~16岁,共有67人来自离异家庭。整群纳入离异家庭学生60人作为离异家庭组,结合年龄、性别、成绩等特点匹配正常家庭学生60人作为正常家庭组,从离异家庭学生60人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试验组,在征得家长与学生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现实疗法进行心理干预。
1.2 方法
1.2.1 问卷组成
1.2.1.1 一般调查表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等。
1.2.1.2 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IIFTAS)[6]量表由李焰、张世彤、王极盛编写,包含44个项目,8个因子,问卷的结构效度。适用于中国北方中学生(包括一般学校和重点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学生。
1.2.1.3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7]共 36个条目,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积极应对方式(指向问题应对)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消极应对方式(指向情绪应对)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量表共30题,采用5级评分法,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现场研究工具填写要求及回收标准的培训。由调查员按班级集中发放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学生根据指导语独立答卷,对学生不理解的条目由调查员给予中性解释,当场回收问卷。所有入组中学生均参与问卷调查,试验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 2、3、4周末采用 IIFTAS、CSSMSS进行测查。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原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性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等,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IIFTAS、CSSMSS评分比较 两组IIFTAS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正常家庭组CSSMSS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因子分均高于离异家庭组(P<0.05)。正常家庭组CSSMSS发泄情绪因子分低于离异家庭组(P<0.01)。见表2。
2.2 干预前后试验组IIFTAS、CSSMSS评分比较 干预前后试验组IIFTAS社会不良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干预前后试验组CSSMSS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合理化解释和逃避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IIFTAS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CSSMSS评分比较(x±s)
表3 干预前后试验组IIFTAS评分比较(x±s)
表4 干预前后试验组CSSMS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情景时所采取的问题解决风格,通常划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减少压力情景下产生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更有可能出现抑郁和社交焦虑,增加了情绪障碍的可能性[8]。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良好、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9]。有研究表明,个体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越容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10],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负性压力事件的干扰从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11,12],集中而持久的负性生活事件比单独出现的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影响更大[13]。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对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而言,父母离异是他生活中较大的应激事件,因为父母的分开,往往给儿童的生活增添了不确定的因素,同时也需要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摸索:如何分别与父母相处好?如何让自己获得父亲或母亲的疼爱?这些事情,我究竟有没有责任呢?这些问题往往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感到无助、无力和恐惧,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应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当面对学业压力、社交压力,或其他负性事件时,能够保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应对。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正常家庭组和离异家庭组中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差异。正常家庭组IIFTAS积极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因子分均高于离异家庭组;离异家庭组消极应对方式中的发泄情绪因子分高于正常家庭组(P<0.05)。由此可见,正常家庭环境下的儿童,更愿意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对事情进行合理化的解释,藉此使自我和外在得以平衡、和谐;但离异家庭子女,往往更容易选择消极地宣泄情绪,发泄自我。这提示在辅导和干预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增强心理弹性,从父母离异这一事件中主动成长成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消极的影响。
干预前后试验组IIFTAS社会不良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对焦虑的影响降低。这提示,通过结构、系统的现实疗法团体心理辅导,试验组能够抵御外界的干扰,比如不良社会风气、社会青年、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对自我的怀疑等方面,因此焦虑的特质有所改变。另外,干预前后试验组CSSMSS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合理化解释和逃避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试验组中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找解决办法、寻求社会支持和进行合理化解释等)处理问题,使用“逃避”这种应对方式的频率明显降低。可见,中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愿意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些情绪或行为问题的中学生所出现怪异的行为,乃是其尚未掌握一定的应对方式,现实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学生焦虑特质,提高其应对方式。
本研究不足在于样本量较小,其结论仅适用于类似群体。因此,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扩展样本量到更大群体,进一步探讨现实疗法在该群体中的应用。此外,干预对象的选择仅限于中学生,尚未涉及家长,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就这方面做相应的设计,促进亲子互动,以做进一步探讨。
[1] 郑云凤,孙丽君,杨世昌.现实疗法对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干预可行性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5):469-471.
[2] 邓明智.现实疗法及其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应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7,17(1):83-84.
[3] 吴菲,胡佩诚.现实疗法矫正人际关系中的无益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2):869-870.
[4] 周祎.现实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00-101.
[5] 刘海玲.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J].健康研究,2010,30(4):287-289.
[6] 李焰,张世彤,王极盛.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的问卷编制[J].心理科学,2002,25(2):191-193.
[7] 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1-5.
[8] 邓林园,许睿,方晓义.父母冲突、亲子三角关系与青少年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7,1:83-91
[9] 王丹,文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379-381.
[10] 马金萍,卢国华,于丽蓉.中学生应激与应对方式: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6,24(9):1418-142.
[11] Wild B,Erb M,Bartels M.Are emotion contagious?Evoked emotions whith viewing emotionally expressive faces:Quality,quantity,time course and dender differences[J].Psychiatry Res,2001,102(2):109-124.
[12] Fredrickson BL,Tugade MM,Waugh CE,et a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eisis?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2001[J].J Pers Soc Psychology,2003,84(2):365-376.
[13] Burks N,Martin B.Everyday problems and life chang events:Ongoing versus acute sources of stress[J].JHuman Stress,1985,11(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