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效果研究

2018-06-07刘欣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十病房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呼吸机

刘欣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十病房 (辽宁 辽阳 111000)

小儿脓毒性休克又被叫做小儿感染性休克,为临床多见病症,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了真菌、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出现急性循环功能紊乱,继而造成血流灌注的严重不足,最终诱发休克症状[1]。该病症属于机体丧失了对病原体有效的炎症免疫反应,使循环与微循环功能陷入紊乱,造成细胞代谢与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循环衰竭综合征[2]。随着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普遍的应用,在对呼吸、机体神经、血液和循环等系统病理中皆发挥出良好的调节作用。本院在对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获得了较好效果,简要做出下述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小儿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计算机法做随机分组处理,每组患儿各38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分别是21例、17例,患儿年龄10个月~3岁,平均(1.2±0.4)岁,患儿患病时间最短的是2d、最长的是15d,平均(9.2±0.6)d;实验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各为23例、15例,患儿年龄6个月~4岁,平均(1.6±0.5)岁,患儿患病时间从1~15d,平均(8.7±0.7)d。以上纳入研究的患儿皆排除掉:①昏迷、自主呼吸微弱者;②存在严重感染者;③伴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④近期存在手术史者。统计分析组间数据差异,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儿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具体有:补充血容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等。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本组患儿无创呼吸机治疗:取患儿半卧体位,鼻塞做固定处理,连接管道,于通气模式下对各项参数进行调节,将初始PEEP值设定为2~4cmH2O,氧浓度值设定在21%~50%,氧流量设置为38L/min。于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患儿病情变化做密切观察,并相应做好呼吸机参数的调整:PEEP值调整到6~8cmH2O,氧浓度调整到60%~80%,氧流量调整到1~10L/min。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为[3]:①显效:治疗后4h内血压有所回升,12h内休克便得以改善,神志好转、四肢回暖,尿量每小时超过25mL,24h内病情持续稳定;②有效:治疗4h后血压有所回升,24h内休克症状得到缓解,神志好转且四肢回暖,48h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③无效:治疗后48h内血压都未见良好回升,休克并无很大改善。整体有效率的计算为(样本数-无效数)/样本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描述,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描述,并用配对样本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获得和治疗指标改善情况,P<0.05表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儿获得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由下表1中各项数据的汇总分析可见,实验组获得整体治疗有效率100.0%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之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和氧分压均有所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与氧饱和度均有上升(P<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儿获得临床治疗效果情况(n,%)

3.讨论

脓毒性休克多发生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新生儿、婴幼儿均为脓毒性休克的高发人群,也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一个关键所在[4]。

在缺氧性呼吸衰竭的各类疾病中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应用都非常普遍,能起到对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等各系统生理、病理良好的调节作用。小儿脓毒性休克主要有脑缺氧、心输出量减少、微循环障碍和通气氧合减少等表现,所以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作用于对其病情的改善[5]。

结合本文研究所得结果来看:实验组获得整体治疗有效率100.0%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2%(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和氧分压均有所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与氧饱和度均有上升(P<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

这些结果均充分证实,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有利于改善患儿各项机体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注:和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分组 时间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氧分压(KPa) 二氧化碳分压(KPa) 氧饱和度(%)实验组 治疗前 103.5±9.4 27.9±1.5 9.8±0.7 7.1±0.5 75.2±6.4对照组

[1]刘琼玉.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6):92-93.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57-581.

[3]霍习敏,王晓冬,康磊,等.小儿脓毒性休克容量复苏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2(4):253-257.

[4]陈爱勇,丁锐.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救治及呼吸支持治疗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3(4):284-285.

[5]谢友军,莫武桂,韦跃,等.不同呼气末正压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幼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2(11):693-696.

猜你喜欢

脓毒性休克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蛋白C活性联合D-二聚体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