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2018-06-07刘娜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监护室胃管性肺炎

刘娜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产生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生在进行机械通气操作时并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也包括其他一些危险因素[1]。本文将重点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40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49~62岁,平均(55.1±5.2)岁。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心、肝、肾等合并症;③机械通气时间均为3~15d。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的合并症;②患者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目的与方法。将此次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此实验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使得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并统计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长,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留置胃管与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进行严格统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引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与留置胃管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分析得知,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与留置胃管等指标成为引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

3.讨论

机械通气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性措施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抢救成功率。但医生若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则将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则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同时,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医生在为患者建立机械通气人造气道时在较大程度上破坏了患者正常的鼻咽腔防御屏障功能,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使其承受额外病痛[3]。通过相关的临床分析可知,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与留置胃管等,因此为避免发生该种并发症,在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严格按照如下内容进行操作: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前,医生需要对室内进行严格的消毒,特别是对于呼吸机进行严格消毒,此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规程进行灭菌工作,并且在进行呼吸机使用前,还需要对自身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免使自身携带的细菌沾染到呼吸机上而增加患者的细菌感染率[4]。②医生在接通呼吸机前,需要对呼吸管进行良好的处理,例如在呼吸管前端2/3处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的对患者的气道黏膜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菌感染发生率[5]。③医生还需要合理的使用胃管与静脉穿刺管。同呼吸管一般,医生需要严格控制对胃管与静脉穿刺管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无菌规程进行操作,同时避免将其长时间置于患者体内,一以此来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影响。④医生还需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药物能够起到灭菌与预防感染的作用,但是若未按规定使用,则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还将增加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从而为医生的后续治疗增加更大难度。⑤努力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由于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力能力,使得自身交易受到细菌侵害,为此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营养补充,以此促进炎性调节因子的生成,并努力平衡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⑥对于术中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医生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翻身与扣背,以此来促进患者进行排痰工作,避免发生痰液阻塞现象。

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影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与留置胃管等,鉴于此种情况的存在,医生需要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其中重点包括加强对呼吸机、胃管与静脉穿刺管的无菌操作与使用;除此之外,还需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并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等。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对呼吸机等器械的管理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才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患者形成保护。由于研究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如何进一步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还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与观察。

表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1]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态以及呼吸机管路更换对VAP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2):14-15.

[2]阮佼,张家骏,曹志刚.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100-101.

[3]何建玉.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哈尔滨医药,2017,37(3):238-239.

[4]梅海燕.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6,22(24):158-159.

[5]张海涛.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38-39.

猜你喜欢

监护室胃管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