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着大孩找快乐
——调节大孩消极情绪的几点尝试
2018-06-07文王岚谈毅
文 王 岚 谈 毅
一、移情分享,从故事中找快乐
移情是一种既能分享他人情感,使自己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故事、图书、动画片,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了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影响。所以,我决定首先利用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去影响幼儿,让幼儿寻找做大孩的快乐。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我做哥哥了”。活动中,我准备了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既可以体验弟弟妹妹遇到危险时的恐惧心理,也能够体验到做哥哥的勇敢、智慧和强大。然后,我问孩子们:“弟弟妹妹那么小,遇到危险不能自救,全靠哥哥,你们觉得哥哥辛苦吗?”“辛苦!”“那为什么哥哥觉得辛苦,但还是很快乐呢?”“因为哥哥救了弟弟妹妹,他做了好事,所以快乐。”“如果不是哥哥,弟弟妹妹就会被大灰狼吃掉了,妈妈失去了孩子会很伤心!”“因为哥哥每次救弟弟妹妹都表现出他的机智和勇敢,他是最了不起的,所以他快乐。”“因为他得到了妈妈的夸奖,所以快乐!”“因为他得到了弟弟妹妹的佩服,所以快乐!”我继续问道:“这个故事中的哥哥是快乐的,那其他故事中的哥哥姐姐也快乐吗?”强强说:“《小猪佩奇》中的佩奇就是一个快乐的好姐姐。佩奇一直很会照顾弟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佩奇带着弟弟跳泥坑,玩跷跷板,教弟弟打电话,带弟弟上幼儿园,耐心地教弟弟画画。”贝贝说:“我看过《汤姆的小妹妹》,汤姆给妹妹喂牛奶,哄她睡觉,爸爸妈妈夸奖他,说只有他才能照顾好小妹妹。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很快乐!”“我看过《跟屁虫》,哥哥说‘蹦’,跳了起来,妹妹也说‘蹦’,可她根本跳不起来;哥哥说再来一碗,把空碗递给妈妈,妹妹也说再来一碗,可她的碗里还是满满的……哥哥说妹妹真是个跟屁虫,虽然妹妹什么都做不好,但是,哥哥却说他和最可爱的跟屁虫妹妹在一起很快乐。”还有《我当大哥哥了》《我当大姐姐了》《富兰克林和小妹妹》……这时,我接过孩子们的话题:“原来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大孩有辛苦但也有很多快乐哦!”从这些故事中,孩子们既感受、理解了大孩的付出,也看到了弟弟妹妹给大孩带来的锻炼、成长和快乐!
二、价值澄清,从二孩或多宝家庭中找快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就能产生的结果。价值澄清是指通过儿童心理内部价值澄清才能建立起清晰的价值观和恰当的生活方式。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而学习的,教师要及时、适当地针对具体情境与幼儿进行澄清应答,引导幼儿进行价值思考。于是,我问孩子们:“弟弟妹妹分享了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大孩是不是就不快乐呢?我们身边有没有快乐的大孩呢?”王松林说:“我妈妈就是大孩,她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有困难都会互相帮助,妈妈总是说有兄弟姐妹让她感到很快乐。”“我的邻居棒棒也很快乐,他和妹妹糖糖在家经常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听着他家传出的欢乐笑声,我可羡慕了,也想有个弟弟妹妹陪我一起玩。”“瞧,大米在家做哥哥,多神气!每天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教给妹妹,妹妹是他的粉丝,可佩服他了,天天像个跟屁虫跟着大米哥哥呢!”孩子们一听都笑了。我又问:“原来做大孩有这么多快乐。如果爸爸妈妈因为照顾弟弟妹妹而减少了对你的关心和陪伴,你怎么办?”孩子们陷入了沉思……在教师与幼儿的谈话中,通过周围活生生的事例,让他们看到了大孩和二孩互相陪伴、团结合作、彼此分享、共同游戏,同时也保留了幼儿回味谈话内容的机会,让他们思考应怎样面对被分享的爱。渐渐地,大孩就懂得了虽然弟弟妹妹分走了爸爸妈妈的爱,但自己也收获了弟弟妹妹的爱,更多人的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开心、快乐!
三、情境演示,从不快乐中找快乐
我们在社会教育中常利用情境演示,由教师展示一些社会情境,让幼儿对其中展示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与教师一起想出对策。因此我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演示视频,针对这些失去快乐的大孩与幼儿展开讨论:
(一)转变角色找快乐
视频一:客人们带着礼物来看刚出生的二孩,有的抱二孩、有的夸二孩……二孩就像明星一样被大家追捧着。大孩闷闷不乐,一个人躲在一边,爸爸妈妈喊他,他也一声不吭。
“大孩怎么了?”“他不开心,很失落,有点孤独,大家都在看二孩,没人管大孩了……”“怎样帮他找回快乐呢?”“改变一下角色嘛。”溜溜大声说道。“大孩不要可怜兮兮地躲在一边,他可以做家里的小主人,主动出击,主动和客人打招呼。”“他也可以参与逗二孩。”“大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哇,你们的想法真好,大孩通过转变角色,从小可怜变成小主人,在这个场合中展示自己的懂事、礼貌、热情、能干和独立,这样,他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夸奖的。”“我们帮大孩找到快乐了!”孩子们开心地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二)智慧分享找快乐
视频二:妈妈给大孩、二孩各买了一个不同的玩具,大孩想玩二孩的玩具,抢了就跑。二孩哭得稀里哗啦,外婆在一旁着急地喊着:“别抢了,别抢了,你们俩一起玩吧……”大孩嘟囔着:“没有二孩就好了,玩具全是我的,现在真不开心。”
“帮这个大孩找快乐,可是有难度的哦!”我故意说道。“没问题,我有办法!”溜溜自信地说,“大孩,二孩的玩具是不同的,只要两个人换着玩,他们就都能玩两个玩具了。”“还可以两个人合作玩,把玩玩具变成玩游戏。玩游戏一定是快乐的!”我总结道,“原来通过合作,既增加了玩具数量,又丰富了玩法,还能玩得更开心,同时也能得到大家的夸奖,这种分享的方法太棒了!谢谢你们用智慧分享的方法让大孩找回快乐。”
(三)成为榜样找快乐
视频三:早上,妈妈喂二孩喝牛奶,大孩一边嚷嚷:“我也要你喂!”吃完早饭,爸爸要送大孩上学,大孩哭闹着:“我就不上学,弟弟也没有上学!”
“哈哈,大孩变小了,要喂饭又不上学。”“还学小弟弟呢,羞!”“如果是我,我会吃得很好,我还要对二孩说,你要快长大,像姐姐一样自己吃饭。”“让二孩看到哥哥高高兴兴去上学,以后二孩也会像哥哥学习。”“大孩要给二孩做榜样。”……孩子们一致赞同让大孩做二孩的榜样,那样爸爸妈妈可以省心,大孩也会更开心。成为二孩的好榜样也是找回快乐的好办法哦。
(四)大显身手找快乐
视频四:妈妈和大孩、二孩在家,二孩吐奶了,又尿床了,妈妈手忙脚乱,显得很着急。大孩在一旁视而不见,闷闷不乐地做自己的事。
看到这些,孩子们按耐不住了:“大孩快去帮忙呀!”“二孩吐奶了,大孩快拿纸擦呀。”“大孩拿尿不湿给妈妈。”……孩子们一个个很着急,我说道:“可是妈妈在照顾二孩,大孩显然不开心呀!”“大孩已经长大,有很多本领了,能轻松地帮妈妈,为什么不露一手呢?”“帮着妈妈做事,就没有时间不开心了!”“大显身手帮助别人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我夸奖道:“对,大显身手找快乐的办法真好!”
四、趣味游戏,寻找做大孩的快乐
《指南》建议:“经常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不妨把任务安排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做大孩的快乐。于是我举办了一次“谁是最能干的大孩”的比赛,同时为孩子们提供实战练习的机会。有二孩的家庭理所当然成为第一练习场,在这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教练”手把手地教,有弟弟妹妹的大孩有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弟弟妹妹不再是他们丢失快乐的原因,而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以前的消极情绪荡然无存,那积极、高昂的情绪就更加高涨了。但是家里没有二孩怎么办?于是,本班的教室就成为第二练习场,我们邀请二孩轮流进课堂,让大家学一学怎么抱二孩、怎么给二孩喂牛奶、怎么给二孩换尿布、怎么逗二孩笑……特别是换尿布有点难度,不过孩子们愿意尝试。接下来,幼儿园里的“娃娃家”就是第三练习场,我们在该区域中增添了二孩的角色,二孩的角色可以由本班孩子扮演,可以邀请托班的孩子参加,也可以由布娃娃充当,孩子们体验着大孩、二孩一起生活、一起游戏的快乐,收获着在付出后得到的二孩的尊敬和崇拜。
接下来,“谁是最能干的大孩”的比赛拉开了帷幕。比赛设有换尿布、喂牛奶、哄睡觉、吐奶了怎么办等项目。我们邀请爸爸妈妈观看了我们的精彩比赛,赛场中笑声不断,掌声也此起彼伏。瞧!文文在给“二孩”换尿不湿,虽然动作笨拙,但他神情专注,终于换好了,他抱起“二孩”向大家展示,可尿不湿却像门帘一样挂了下来,大家都笑了,但是文文不气馁,让“二孩”重新躺下,直到完全换好为止。孩子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智慧地挖掘,他们都会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照顾二孩的充实和快乐!
在调节大孩的消极情绪中,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制,根据条件和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手段。现在我班的孩子在学习照顾二孩的过程中,学会了担当,懂得了责任,会主动分享,也拥有了快乐!
周兢,虞永平.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