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在幼儿园的应用前景
2018-06-07付袁明
文 付袁明
一、优化课程整合,提高教育质量
阶段性发展情况是幼儿园教育需要关注的首要目标。中小学、大学由学业成绩、体育成绩等评测指标来完成对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的评估。但是,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大学教育不同,没有客观、公允的学习成绩、能力素质等评价方式。根据这种现状,“大数据”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幼儿园及教师全面准确地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评价情况,优化园本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表1所示,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部及本地教育部门对幼儿发展的划分维度各不相同,这对幼儿园及教师施教造成了导向不明、难以有效统整等困扰。
针对幼儿发展划分维度不尽相同的问题,幼儿园以大数据技术及相关工具作为支持,以幼儿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对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准确的评估。比如,幼儿幼升小能力储备情况,语言、游戏、沟通等能力平衡发展情况,课程设置适应性情况等。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连续性的统计、跟踪和对比,就能获得幼儿阶段性发展的准确情况。然后,根据幼儿阶段性发展情况,对幼儿教育课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该园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对小班幼儿连续性的跟踪观察中发现,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但对幼儿的室外运动不够重视。经过对幼儿运动的速度、力量、敏捷度、平衡性、协调性、标准性进行跟踪统计,还发现了幼儿在运动中存在敏捷度低、平衡性差等问题。为此,园方对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引起了重视,并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指导,对课程进行了调整,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强化对幼儿运动能力的培养,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精心设计,提高幼儿活动的科学性。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对幼儿运动能力的指标进行统计、评价。到了中班阶段,幼儿的运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在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超出了本市同龄幼儿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园方和教师及时、系统地了解幼儿各发展阶段的特点,优化课程设计。
“大数据”技术的植入不仅能够优化课程设置,对幼儿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还能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创建了幼儿更乐于接受的形、声、色于一体的课堂教育模式,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成的课程资源库。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城乡幼儿教育资源布局很不平衡,农村缺乏高水平的幼师队伍。而且受就业观念的影响,农村在短时期内还不能配齐高水平的幼儿教师队伍。这时“大数据”以其海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弥补农村高水平幼师资源短缺的不足,从而推动教育公平,提高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
二、优化师幼互动,提高活动质量
幼儿的语言、沟通、表达等能力尚未成熟,很多时候不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出自身的需求,这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教师难以把握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材料,幼儿对每天开展的教育接受程度如何,幼儿的活动效果如何等。针对幼儿的这种阶段性发育特点,“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及时有效地分析幼儿的行动规律,加强师幼互动,提高幼儿的活动质量。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中的经验能力基础是各不相同的。如表2所示,运用“大数据”工具,能够准确地评价幼儿参与各项活动的效果。
表2: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一日观察记录情况统计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个环节中,达成了多数预设指标。对于达成预设指标所对应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每日活动中提高难度,促进幼儿的成长;对于未达成预设指标的项目,教师则应该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分析活动的难度和要点,帮助幼儿提高能力,或者降低某些活动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调整成长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的经验、能力、方法等方面的积累是幼儿教育活动策划的起点。传统的以经验和理论为主要依据的活动方案的制定方式不能有效地针对幼儿的综合基础,还削弱了师幼的良性互动。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和分析,使教育活动有了科学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持,才能对幼儿的喜好、接受程度、活动规律等内容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才能有效提高师幼互动的效率,使日常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增强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家园互动是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的重要内容。幼儿在家由父母陪伴的时间要比在园时间多出1倍以上,也就是说,幼儿在园时间约占幼儿全部时间的30%。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更大。同时,现代家庭的父母普遍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幼儿的母亲属于活跃的网络社交人群,她们在微博、微信等渠道中发布或分享的育儿经验和困惑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信息资源。这部分信息相比家园互动中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更加真实。
以幼儿在园和在家的睡眠情况为例,运用大数据技术工具进行整理发现,91%的幼儿在家有午睡的习惯,100%的幼儿在园有午睡的习惯;78%的幼儿在家容易入睡,83%的幼儿在园更容易入睡。通过对幼儿睡眠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幼儿家长比较认同园方的教育,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一定会与园方保持一致。面对这种分歧,园方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幼儿的爱好、情绪、行为等内容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就能够有效地了解家长及幼儿的真实需要,并利用这些信息,有效地调整幼儿园自身的办园思路与教育方式等,从而加强家园互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从家园互动的实践来看,“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解决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经验共享的问题。“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幼儿成长教育的需求进行连续性的数据分析,对需要的幼儿教育技能进行全面的跟踪反馈,使园方和幼儿教师在家园互动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对幼儿家长的反映做出迅速、准确的评价,改进家园互动方式,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同时,利用基层“大数据”所具有的强大的预测功能,园方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使其环境创设、教育选择等能力得到持续的优化,以促进幼儿的成长。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本质要求,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幼儿的需求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是大势所趋。从“大数据”在幼儿教育应用的前景角度看,幼儿园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幼儿发展的阶段性指标,对幼儿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发展的情况进行评估,指导课程优化和改进;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生活、活动、游戏和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提高师幼互动的效率,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同时,也能对幼儿家长发布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整理,发现家园之间不一致、不协调的短板,提高家园互动的效率,优化幼儿成长环境。从幼儿教育中应用“大数据”的现状来看,植入“大数据”观察工具、采用信息化分析技术、建设“大数据”整合平台将是“大数据”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方向和趋势,这需要幼儿园及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为提升我国幼儿教育水平做出更加有益的探索。
[1] 毕晴.新技术、新媒体与幼儿教学活动的整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
[2] 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 周妮.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黄锭钧.巧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5] 王丽.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0(5).
[6] 彭琼,张立群.基于幼儿认知风格的移动数字化早教软件交互设计[J].机械设计,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