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统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018-06-06张新
张新
摘 要 统计活动是事业单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对新时期事业单位统计风险的防范,是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事业单位统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对统计风险的特点做初步探析,并提出加强统计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希望对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统计 风险 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的统计活动与信息数据能否被有效利用密切相关,做好统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统计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活动时,会存在诸多问题,统计工作者只有尽最大可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将统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统计的作用。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存在风险是有具体原因的,因此要加以分析,探究防范对策措施。
1事业单位统计风险产生原因及特点
1.1事业单位统计风险产生原因
第一,事业单位统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因素。由于事业单位的独立性不强,其统计活动自然也缺乏独立性,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此外,统计活动的权威性也受到很多限制,统计人员在开展统计活动时,往往不能客观处理,导致统计工作会出现一些问题。据笔者了解,统计活动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在统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且统计工作者的法律知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统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二,事业单位统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因素。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好坏与统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统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则会大大提高事业单位的统计风险。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一方面要熟悉掌握统计法律法规,具备处理统计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我国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者存在工作认真等问题,忽略了统计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提高了统计工作的风险。
1.2事业单位统计风险的特点
事业单位统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客观性。统计风险的控制水平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统计工作中所用的大部分知识难以通过语言表达,统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二,潜在性。如果统计工作者的统计行为不符合统计法律法规,偏离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将会造成统计工作的潜在风险。其三,严重性。统计工作出现失误,需要对公众对判断失误负责任,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后,后果相当严重,除经济赔偿外,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四,可控性。统计风险可以被有效的手段得以控制,通过预先设定的风险评估机制来降低统计风险。
2事业单位统计风险防范对策
2.1建立统计风险评估机制
要想加强事业单位统计风险的防范,应从建立统计风险评估机制着手。首先,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者要对统计环境调查分析,对如何建立统计风险评估机制做合理判斷,加强统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第二,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者要初步根据统计的信息数据,拟定风险评估防范计划书,由单位管理人员对计划书做合理评判。如果计划书合理有效,那么需要统计工作者按照计划书进一步开展具体工作。第三,在实际的统计工作过程中,统计工作人员要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分析调整,以增强统计风险评估机制的科学性。
2.2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防范统计风险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统计活动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统计人员要把握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全面了解统计相关的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处理统计风险的技术和手段,才能有效降低统计风险。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统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统计工作者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统计行为合乎法律规定。此外,统计工作者在开展统计工作时,要接受事业单位统计规范的约束,借鉴经验丰富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经验,使自己的统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进而降低统计风险。总之,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多方面,事业单位应定期对统计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以提高统计工作者的道德水平。
2.3提高统计风险的意识
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加强对统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牢固树立统计工作的风险意识。在对统计工作者的风险教育方面,应用具体的风险实例进行分析讲解,说明统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全面了解统计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处理好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统计科学的数据,为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玲玲.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J].中国经贸,2017(20).
[2] 姜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0)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