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共同体下的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探析

2018-06-06林月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林月玲

摘 要 写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因此,写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王初明,2004)。本文探讨基于学习共同体基础上,借鉴和运用“支架”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搭支架,能有效提升话题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支架教学 话题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英语话题写作的教学现状

如今,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在不断改进,但其有效性仍有待提高。纵观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写作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的写作教学偏重于“结果定向模式”,即强调写作结果,忽视过程指导。目前的写作教学活动普遍的体现方式是“教师布置写作---学生课后写作---教师批改---学生背诵范文”。在这种写作模式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对教师批改后的指导也难内化,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1.2写作教学重内容轻语言

当前的写作教学重,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侧重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表述是否全面,主题是否正确。然而,教师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指导,学生就无法独立完成在现有知识水平上的语言再加工。具体体现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数直接翻译中文,往往词不达意,表达不清。

1.3写作评价重语法轻语篇

目前的写作评价中,有些教师比较关注写作的语法、结构、句法及词汇的使用,却很少写作风格、语篇结构等方面。语篇的写作重在大意,而不是语法(鲁子问、康淑敏,2013)。好的篇章就是好的思维展现。如果写作评价只侧重于语法的正确,而对文章结构、逻辑关系、情感表达则不重视。这样的教学评价很可能造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很生硬,前后逻辑混乱,思维跳跃性大,整篇文章缺乏美感,而且学生也无法在写作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2支架式教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

从教学角度而言,“支架”指的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来引导学习者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合作,参与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由教师提供例子、支持、指导和输入,然后随着学习者逐渐独立,教师再逐渐撤出(Collis, 1988)。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合理搭建“脚手架”,学生能得到教师、同伴的帮助和必要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维果斯基(2010)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指出: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现水平,即已经发展的水平;另外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与潜在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近发展区”。依据维果斯基的理论,如果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基于学生现有能力和认知水平,巧搭支架,就有可能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所超越他们当前的认知局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探析

本文以笔者初三英语话题写作课The city I want to visit most 为例,探析如何在话题写作教学中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搭建合适的“支架”,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3.1组建写作共同体

写作共同体的合理组建是顺利开展写作的关键。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发展,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存在客观差异,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水平等参差不齐。共同体的成员以4-6人为宜,一般采用就近原则,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英语话题写作课中,共同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修改、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分享彼此的情感、智慧、体验与观念,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体的成长。

3.2确定写作最近发展区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在初一七年级上册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以及七年级下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已经学习过有关travel有关词汇和句型的的表达,但需要唤起记忆。因此,笔者确定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通过完成话题写作任务,准确、熟练地运用话题目标语言,发展话题写作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度和创造性,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3设定话题写作目标

Travel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该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实用性强。该话题的學习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阅历。这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很熟悉,易于引发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的兴趣。因此,本单元设定的写作目标为: 能合作设计思维导图,谈论和分享喜欢的城市和能独立撰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喜欢城市的短文并学会评价他人作品。

3.4搭建写作支架

3.4.1搭建情境支架

情境支架的搭建还能帮助引导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

本节课的写作任务是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城市,话题非常吸引学生,所以笔者制作了一段视频,呈现10个世界著名城市的景色,食物和历史古迹等,并配以轻松的音乐。这一情景支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瞬间被吸引,迅速进入任务情景。歌曲结束之后,笔者展开了与学生的对话:

T:How many cites are there in the video?

S: Ten.

T: Which city do you want to visit most and why?

S1: I like Paris best because its a place worth visiting.

S2:I would like to go to Beijing because it has a long history.

S3: Shanghai is my favorite city because the snacks there are very delicious.

笔者以此对话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他们最喜欢的城市和原因的概念框架,并唤起他们的表达兴趣和表达欲望。

3.4.2搭建内容支架

当学生进入写作情景且表达欲望被激发后,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切合主题的写作内容。 在本节课中,要学生介绍心仪的城市,学生必须要清楚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写,学生很难建立其一个概念框架。这时,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调出大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取舍,即教师需要搭建内容支架,帮助学生穿越这一层面的“最近发展区”。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为学生搭建内容支架。

Activity1:Listen and retell: Listen to a tape given by the teachers best friend Lisa who likes travelling best and retell her favourute city.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听说的形式调动学生大脑中的已有信息,使自己的语言输出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并在互相启发中活跃了思维和表达。

Activity2: 思维导图。

学生基本了解该如何从哪个方面介绍城市之后就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对喜欢城市绘画思维导图并进行分享。 以下是学生的展示之一。

通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学生更深刻和全面地认识到如何抓住关键内容去描述,这样循序渐进的内容支架有效地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带领他们沿着概念框架不断攀升。

3.4.3搭建语言支架

当学生已初步构建“What to write”概念框架后,接下来则是要掌握“How to write”。 丰富的写作素材借助简练但丰富的语言、优美但不复杂的文辞,能让读者回味无穷。为此,针对本节课的需要,笔者侧重从丰富的句式方面帮助学生搭建语言的支架,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笔者选取上述小组的思维导图,中心内容: Guangzhou---people---friendly,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达,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学生很快说出了极其生动的表达,给出了以下的句子:

S1: People in Guangzhou are very friendly and like to help those in need.

S2: People in Guangzhou are so friendly that they are fond of helping others in trouble.

S3: They are such friendly people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give others a hand.

---

接着,笔者让全班同学思考如何对剩下的内容连词成句。在学生表达的同时板书他们使用的结构,以供后续的写作参考。

“丰富句式表达”这一活动支架的搭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表达方式的展示,也让学生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3.4.4搭建结构支架

本节写作课的体裁是说明文,只有题目The city I want to visit most, 所以学生需要自己构思结构,其实不难看出文章是总分总结构。为了搭建结构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顺逻辑顺序,笔者呈现出Lisa的最喜欢城市的描述,让学生找出关联词。学生找到了at first, whats more, moreover, such as 等等。接着,笔者让学生一起回忆表述逻辑顺序的关联词。学生的思路再次打开,调动了记忆存储的内容。

结构如同文章的“骨架”,而教师搭建适当的结构骨架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和内化语篇的结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5进入情境,独立探索

经过以上各环节的准备,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本课时让学生写的是: 請你根据下面提示,以The city I would like to visit most为题写一篇8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你最想参观的城市。 你可以根据以下内容构思你的文章。Location(地点),transportation (交通),weather, places of interest, food, history, people, feelings and so on.

经过以上各环节,学生对目标文本胸有成竹,基本上能写出结构和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个别学生的文章还有所创新。

3.6搭建评价支架

评价过程是一节英语写作课成功的关键之一。评价标准可以师生共同讨论和确定, 一起搭建评价支架。

3.6.1学生自评

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自我欣赏,并利用一致同意的自评表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改正。

学生通过自评提高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写作后收获的成功,也能让他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自我修正,并为同伴欣赏和修改做好准备。

3.6.2同伴互评

自我修正后同伴之间相互更换习作,认真品读,找出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并提出需要改正之处,借助互评表进行。

教师提醒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等多角度欣赏和找不足,尽可能使用修改符号。在修正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监督、辅导和鼓励。互评可以使共同体成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作文质量。

3.6.3课堂展示

教師选用1-2份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手机拍摄并投影电脑,先由为其批改的同学讲解他的批改的思路,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给出合理的建议。 教师再进行适当补充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欣赏与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积极尝试创新。

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4结束语

支架式写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写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搭建合适的支架旨在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其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沿着搭建的支架实现自我丰富和自我发展。 然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坚持,最让让支架式写作教学更富有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Collis,B.New didactics for university instruction: Why and how [J].Computers and Education, 1988,31(04): 373-393.

[2] 关世民.中学生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意义、内容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02).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 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M].袁晖,郑卫民译.求实出版社,1988.

[6] 陶春霞.精心搭建支架,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

[7] 郑超.以写促学:英语“写长法”的理念和操作[M].科学出版社,2004.

[8] 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 张朵.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