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2018-06-06齐亚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语文

齐亚玉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等表达的能力。《教学大钢》中明确指出:“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要求高年级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能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现在的教育,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多种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打基础的。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存在社会中,每时每刻都要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说话能力等表达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学生怕说、不说、不想说的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是违背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同时也让老师无法及时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重视这种现象,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分析这种现象,找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变这种现状,达到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及教学反思。把存在这种现象的学生加以归结成几种类型:

(1)年龄大、成熟早型。这类学生,他们懂事多,对事物的观察比较深刻,不愿意表现自己;

(2)善于思考型。这类学生勤于动脑,不善于表达,对老师的提问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是不愿意表达出来,或者是认为无须表达;

(3)不会回答型。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和思维等原因,确实对所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

(4)性格孤僻、缺少关爱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课堂上容易走神,且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很少与人交流沟通。通过正确地研究分析,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口语状况,我们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有效地采取合理措施,按照《大钢》和教材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运用以下几点做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有明显成效。

1备课到位

备课要重视“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的问题目的要明确。这不仅指问题的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还应考虑所提的问题准备给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并且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适中性,不同的问题面向不同的学生,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并能从中体验到“摘果子”的乐趣。

2训练到位

到位的备课拿到课堂上实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对于思考型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启发性;(2)对于有当众表达的意愿,但缺乏勇气或还不善于独立地按一定逻辑次序进行连贯讲述的学生,所提的间颖可以简单些或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完整地表达;(3)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抓住要点或久思不解题意,答非所问或回答模棱两可,教师就要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调整提问角度,便学生排除思路障碍,理清思维线索,从而畅通思路、拓宽思路,找到最佳方位。

3注重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促进学生在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中进行交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它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大胆地发言、大胆地说话。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语言,面带笑容的提问,专心致志地听学生的回答,偶尔的课堂幽默以及课后的交谈、活动的参与都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增进师生的了解。课堂中教师的及时表扬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表扬的形式要多样化:赞许、鼓励、期待等等。无论回答的对、错,答的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他们偶尔的举手被老师发现了,偶尔地回答被老师肯定了,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往往这就是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的起点,找回自信的开始,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吝啬 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能及时地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4给学生“想”的机会

老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由于学生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也不相同。针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反应敏捷,能立即回答;有的学生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就要求老师要给他们“想”的时间,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如果没有“想”的因素参与,学生就会迷惑不解,也就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所以,教师应耐心地留些时间让学生想,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包办代替。

5关注学生,给学生自信

对性格孤僻,单亲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老师要更加地关注他们,给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关爱。教师应多给予增强自信的激励,经常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传授给他们与人交往的方法,锻炼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主动与他们接近,欣赏他们的优点,用亲近和自信来彼此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中要照顾他们的思维水平,知识基础,斟酌所提出问题的难易度,恰当地引导点拨。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大交往范围,变得活拨开朗些。有趣的活动,集体的氛围能够促使他们勇敢地战胜胆怯,磨练意志,孤僻性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矫正。

6增强学生的主人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座位形式不同,往往感觉也会大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坐在另一个人的对面,且高居临下,这种座位形式,在谈话聊天的过程中,就会使另一个人感觉很受拘束,很不轻松愉快;如果两个人坐在同一座席上,且肩并肩地进行交谈,那么就都会感觉很自然很愉快。因此,我们在教学或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彻底打破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场景,到学生中间去,同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这样才会使学生增强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主人的感觉。

针对让学生开口说话的方式方法,因生而宜,因环境和外部条件而宜,只要是切合学生实际,适合学生的方法都是可取的。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语文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