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6-06朱俊红
朱俊红
摘 要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使社会思潮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虽然崇善尚德等观念仍是社会主流思想,但利益的多元化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起到很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榜样教育运作中面临诸多问题,榜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亟需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 榜样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分析
1.1教育主体:教育工作者角色缺位
在高校学生榜样教育主体方面,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榜样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应该扮演的角色定位不准确、理解不足,存在角色缺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榜样教育的成效。教育工作者经常出现将自己置于旁观者、实施者的角度,即处于榜样教育之外的环境来进行高校榜样教育,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并不是宣传榜样教育的中介。更有甚者出现光说不做的情况,对高校学生榜样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2教育客体:大学生价值认可偏差
在高校学生榜样教育客体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以及价值认可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得榜样教育实施困难加大。此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弱化了榜样教育的效果。中外文化频繁碰撞、网络信息急剧爆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两级分化的现实社会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更加导致大学生群体存在功利化、物质化等特质。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薄弱化,道德缺失,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这些都导致高校学生对榜样的认可出现偏差,高校树立的先进典型得不到认可。
1.3教育内容:榜样缺乏针对性亲近感
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榜样教育推举出的榜样有着较强的疏离感,认为榜样人物不太符合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导致榜样缺乏亲近感和科学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难以走进学生内心,直接降低榜样教育的时效性。榜样教育因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现在很多高校推选单一类型榜样,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苦于寻不到符合自身期许的榜样人物,这恰恰是如今高校榜样教育现状的窘境。
1.4教育方法:选树宣传机制存问题
榜样推选是高校榜样教育的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是极易出现的情况,推选的随意主观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榜样的信度和效度。高校榜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化问题严重,宣传缺乏常态化的机制。虚假形式化的榜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一多,就会使得学生认为榜样学习都是“走过场”的坏印象,从而对往后的榜样教育心生抵触,丧失兴趣。
1.5教育环境:社会网络环境产生冲击
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风气。很多高校把焦点聚集在提名气、扩校园上,忽视最基础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分,榜样教育在某些时候往往是走过场、浮于表面。浮躁、急功近利风气蔓延校园,使得高校榜样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社会转型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轻视甚至是忽视集体主义精神。如此种种对高校榜样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2高校学生榜样教育的对策建议
2.1榜样教育主体层面建议
首先,榜样教育主体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认真提高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教育者应主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明确责任,不能只把自己当成榜样教育的组织者和旁观者,还要把自己当成参与者、学习者。教育主体远不仅是榜样的传送带和中介,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用个人魅力去引导和感染大学生,确保榜样教育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其次,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从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过程和原理的角度,大学生是榜样教育的接收终端,是教育效果的最终评价者。因此,在开展榜样教育的时候,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榜样教育的主体作用,同时尊重大学生在榜样学习的主体性。当大学生的主体性被调动起来,更多地参与到榜样教育中时,大学生榜样教育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榜样教育客体层面建议
2.2.1注重通过实践感受榜样魅力
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多元化及主体意识增强的客观实际,在大学生榜样教育幵展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减少理论说教,而应重视实践这一形式幵展榜样教育。此外,还应该把大学生榜样教育和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对当下媒体及社会关注的榜样人物进行评述或者写小论文,选取的榜样人物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也可以选择有不同质疑声音的榜样,让学生在思考、评判和鉴别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和引导,使大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而教师也可以把课堂上获得的大学生对于榜样教育的反馈作为可贵的第一手材料和经验,用到日后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最终取得良性循环以及双赢的结果。
2.2.2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着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显性教育的主要手段,我们应通过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讲授和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相关理论在大学生中间的接受度,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使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和意义。而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趋势来看,隐性教育方式更应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高校管理者则应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学风、师风和校风建设当中,塑造一个和谐的高尚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价值判断标准,从而为大学生榜样教育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
2.3榜样教育内容层面建议
2.3.1增强榜样的亲近感和可学性
可以说,榜样发展的趋势是平民化、草根化,大学生榜样教育也如此。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与大学生时间和空间距离都更为接近,相似的生活和成长背景,使大学生群体更易于接受和认可自己身边的榜样。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曾指出,如若榜样示范人物的特征和背景灯与学习者更接近,两者相似度越大,則学习者更倾向于去关注和模仿榜样人物,因为其学习的动机得到了强化;相反如果二者差距很大,则比较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和学习兴趣。因此,大学生榜样教育要增强榜样的亲近感和可学性,应该从大学生身边的榜样着手。
2.3.2着重提高榜样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面对当前个性多样的大学生群体,以及不同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大学生榜样教育必须立足实际,着重提高榜样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应以自身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学校定位为基础,来思考适合的榜样教育的层次性目标,然后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科学选树针对性强的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还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获取大学生对于榜样的需求,从而使选出的榜样更有针对性。而榜样的来源应该涵盖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榜样,这些榜样不仅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选树后可以发挥较好的辐射带头作用。由于这些榜样与大学生所处环境和年龄背景相似,他们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比性、可学性也更强,因此榜样教育效果也较好。
2.4榜样教育方法层面建议
大学生榜样教育虽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但由于榜样人物对大学生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政府对于榜样人物的选树也应纳入法律法规的管理范围以进行规范。对榜样选取和树立的各个流程和阶段进行制度性的说明和规范,使得大学生榜样教育有法可依。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思想政治教育者使用何种宣传方法,都应坚持宣传常态化,落实榜样宣传的长效机制。要使大学生榜样教育的选树、宣传、实践等步骤和环节都在常态机制下顺畅连接,实现分工与协作的密切配合,确保一次榜样教育活动的结束,成为下一次榜样教育活动的起点,让大学生榜样教育成为高校里持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工作。
2.5榜样教育环境层面建议
网络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部分,对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既对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了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新平台。扬长避短,掌握主动,为大学生榜样教育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