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特征探究

2018-06-06吴永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幼儿教师特征

吴永霞

摘 要 幼儿年纪小,他们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初期阶段,良好的教育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知识获取的主要载体,也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特征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语言艺术 特征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用到的语言,语言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载体。由于幼儿年纪小,幼儿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特征,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具有可理解性特征

所谓的可理解性指的是能够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若使用成人的语言和幼儿交流沟通,幼儿难以听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使用幼儿易理解的语言帮助幼儿获取知识。

第一,幼儿教师的语言要精简。对于只有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弱,能够集中注意的时间往往知识短短的几分钟。因而,教师在讲话的时候,应该尽量将句子缩减,突出讲话的重点内容。如,幼儿教师在向幼儿介绍西红柿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大家知道西红柿是什么吗?其实西红柿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番茄,有两个名字,就像我们班上的同学张玲一样,既可以叫她张玲,又可以叫她玲玲。”这样的一句话,十分简单,能够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弄清西红柿的名字。

第二,幼儿教师语言要有序。所谓的有序就是教师说话要有条理,层次要清楚。教师所说的语言必须要和幼儿的认知情况相符,所以,教师教学的语言需要立足于幼儿已学知识,科学组织自己的语言,层次分明,让幼儿能够在相应的时间内听懂。

第三,幼儿教师语言要具有鲜活性。所谓的鲜活性指的是教师的语言要直观、具体、形象,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这样的一句话“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白云,一条溪水从卵石中间流过,卵石清晰可见……”这一段话描写得十分优美,但是,对于幼儿而言,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而,就需要教师可以将这句话进行简化,“啊!今天的天空好蓝呀,一点云彩都看不到。旁边有一条小河,水好清澈呀!能够清楚的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通过这样的表述,幼儿更能接受和理解。

第四,幼儿教师的语速要适当。教师语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语言的理解程度。由于老师的言语比较复杂而且比较快速,所以有时候幼儿只能够听到并记忆,并不能理老师所讲解的涵义。当幼儿无法解理时,听起来就比较吃力,这样对幼儿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语速,这样才能让幼儿保持活跃的状态,并在其中获得知识。

2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特征

很多幼儿他们怕教师,根本不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师生关系十分紧张。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教师和幼儿之间情感的缺失,教师说话的语气、态度、行为动作等都会给幼儿造成影响,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所以,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语言要具有情感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第一,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所谓教师对幼儿的情感,也就是教师对幼儿的关心、爱护等。幼儿们都非常纯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胆小的幼儿,教师可以这样说:“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都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和同学们也很想知道,你能告诉我们大家吗?”针对那些学习学习能力弱的幼儿,教师需要采用鼓励的语言,给予幼儿自信心,可以这样说,“你真的太棒了,只要继续加油,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大红花……”。对于幼儿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

第二,教师教学语言情境的情感性。这里所说的语言情境情感性指的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并注入情感,构建一个富有情感的心理环境。这样,就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只有当幼儿具备了情感体验,才能去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并积极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当然,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构建具有情感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舞蹈或者是音乐活动中,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来导入,通过相关的道具构建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

3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特征

要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效率,幼儿教师就需要利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教育。因为幼儿年纪小,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非常弱,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教育和引导。

第一,教师要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教學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和揣摩幼儿的内心,而缺乏聆听幼儿真实感受的机会,教师就无法真正的了解幼儿,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在对数字“7”认识的过程教中,师可以先将数字写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师今天专门请了一位数字宝宝到我们班做客”,但是,不能将数字告诉幼儿,而是说,“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呀?”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幼儿们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拐杖”,跟着幼儿们的想法,进行引导“如果小朋友们觉得它长得像镰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它带回家,让妈妈用来割草呢?”或者说,“如果长得像拐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带回家,该爷爷奶奶当拐杖用呢?”。针对幼儿们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跟着幼儿们的理解,引入要学的数字“7”。

第二,帮助幼儿找对思考方向。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弄清自身教学目的,怎样让各种活动完美的契合在一起,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说的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灵活的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幼儿找对思考方向。例如:在主题为“摸一摸”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哪些东西是不能摸的,在活动开始之前,就需要将不能摸的东西大概形状告诉幼儿,当幼儿蒙上眼,摸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4结语

可以说,幼儿教师是否能够合理的运用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明确定位,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运用合适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廖梅先.幼儿教师语言风格六要点[J].早期教育,2015(08):12-23.

[2] 李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02):32-41.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幼儿教师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抓住特征巧观察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