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2018-06-06权元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类风湿西药关节炎

权元鼎

【摘 要】目的:分析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和西药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進行对比实验。予以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另41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比二者用药后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总有效率(87.8%)明显优于对照组(69.0%)(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和西药用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药后不良反应。

【关键词】类风湿;寒湿痹阻;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西药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具有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等特点。临床中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尚未有统一确切结论,然此病所造成危害则不容忽视,因此,提高此病临床总体疗效尤为关键[1-2]。以往西药用药中多采取羟氯喹、甲氨蝶呤等药物给予治疗,然基于其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高,故而降低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此,本文将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桂枝芍药知母汤和西药联合治疗在其中的临床价值展开简要实验对比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3例进行对比实验。本次参与实验者均于临床中被确诊为患有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且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批准。实验组41例,12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3.27±5.39)岁。对照组42例,11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5.20±5.67)岁。二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

病例纳入标准:西医标准:入选患者均切合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定规范);中医标准:主要证候表象:患者其肢体屈伸不利且伴关节冷痛、沉痛或肿胀现象;局部畏寒且临床体查发现其皮色不红,经触后不热。次要证候表象:临床查体发现其舌白腻或白滑且其脉象呈濡缓或弦紧之势;临床主诉其关节肿胀、疼痛程度与温度降低呈显著正相关性。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可致使关节障碍疾病患者;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临床治疗方案

予以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囊括羟氯喹和甲氨蝶呤。其中羟氯喹每日2次,每次200mg,甲氨蝶呤每星期1次,每次7.5mg。

予以41例实验组患者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其中,西药药用剂量与对照组一致。桂枝芍药知母汤整方如下:4片生姜,3g全蝎,6g炙甘草,12g白芍,15g透骨草,后加白术、附子(先煎)各9g,防风、麻黄、知母各10g,鸡血藤、薏苡仁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400ml,分早晚2次服用。

以上患者用药时长均为60天。

1.3 指标观察及疗效判定

指标观察:疗效判定标准参照7个指标,主要包括(1)患者舌象、脉象;(2)关节恶寒和冷痛程度;(4)肢体关节肿胀计数;(3)肢体关节压痛计数;(5)患者双手握力和晨僵时长;(6)C反应蛋白含量和机体红细胞沉降率;(7)DAS28评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

疗效判定:西医判定标准:参考DAS28评分(欧洲风湿病协会),囊括机体关节肿胀计数和压痛计数、C反应蛋白含量和机体红细胞沉降率、患者自我评估三方面。中医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郑筱萸)。显效:患者证候积分改善率超过70%,且其DAS28评分≤2.6分;有效:患者证候积分改善率超过30%,且其DAS28评分区于2.6~3.2分范围内;无效:患者证候积分改善率低于30%,且其DAS28评分>3.2分。

1.4 统计途径

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用例数(n),百分比(%)表示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计数资料并用进行相关组间数据比较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统计价值。

2 实验结果

2.1 二者用药后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则为69.0%,详情见表1。

2.2 二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

经用药后,实验组总计有2例患者并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占比4.9%,经联用牛奶或食物同服后,症状有效缓解;对照组计有3例并发恶心、呕吐、腹泻,2例出现头痛、耳鸣等症状,3例出现皮疹、皮肤瘙痒,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占比19.0%(=3.93,P=0.0474)

3 实验小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慢性滑膜炎,基于患者长时间处于患病状态,由此造成其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水平增高,继而引发关节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病程长,且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差异较大,因而提高了临床治疗难度。而作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要途径之一,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证实,经调查发现,经使用甲氨蝶呤后,约半数左右患者其病情可得到一定控制,然临床主诉治疗效果颇微甚至无效患者仍有一定比例,且基于其药后副作用较大,故而部分患者可因其药后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2]。

经学者研究发现,针对以上现象,可采取联合给药模式将其整体疗效提高并降低药后不良反应,由此,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联合给药模式随之应用于临床中,尽管较单一用药模式而言,联合用药途径取得较大成效,然其起效时间过长,且疗效覆盖面仍有一定局限,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传统中医中,类风湿性关节炎隶属于“痹症”范围,其发病机制主要基于机体自身肺腑过于虚弱而致使患者体内阴阳失衡,加上寒湿邪气外入,由此影响其气血运行,造成筋络堵塞,表现为其关节肿胀、疼痛[3]。

因此,临床治疗中应从宣痹通络、祛邪扶正为主要途径。而针对寒湿痹阻型類风湿关节炎,基于风寒湿邪为其致病主要因素,因此,临床中则应从除湿止痛、祛风散寒入手,从而达到疏经通络的治疗目的[4]。本次实验中所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其囊括防风、生姜、白芍、桂枝、附子、白术、知母、炙甘草等多味中药。其中,防风则可胜湿止痛、散寒祛湿;炮附子以辛温大热的特性可有效散寒止痛,且其不用守用走,可于十二经中通行,药效更佳;生姜则能起到回阳通脉、温中散寒的疗效;白芍则可缓急止痛、敛阴柔筋、和营理血、温经通痹,其中,大鼠试验发现,白芍提取为可有效治疗机体炎性水肿,其所含芍药苷具有显著镇痛疗效,可有效治疗经由醋酸致使的扭体反应;而桂枝则能振奋气血、散寒通络、辛散温通,其所含桂皮醛可有效镇静、镇痛,经药理实验发现,桂枝煎剂有助于解热、降温[5]。整方共奏止痹痛、祛风湿之功,可有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所致关节肿胀、疼痛症状。

与此同时,基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缠绵不愈,由此加重血瘀凝滞症状,而本方所用附子可有效减少外周阻力、增加机体血流循环量,加以白术可进一步优化祛除寒湿效果;联合甘草、知母诸药则可避免药性过烈,不仅有助于散风湿、止痹痛,还有利于清虚热、生阴血、温经活络。本次实验中,经由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87.8%,对照组则为69.0%(P<0.05);与此同时,前者药后不良反应(19.0%)略低于后者(4.9%)(P<0.05),表明此次用药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合以上可得,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总疗效,降低药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张玲.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0):2584-2589.

沈贤发,李荣良,薛鸾.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不同证型疗效分析[J].河南中医,2017,37(11):1975-1977.

任晨晖,王志文,袁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1):130-132.

吕新亮,张海霞.中医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8-19.

许源,王团结,王振中.桂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04):674-678.

猜你喜欢

类风湿西药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类风湿因子需要转阴吗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