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
2018-06-06孙大莉
孙大莉
摘 要:城市个性包括形象硬件和形象软件两大方面。形象硬件是城市整体建筑群、建筑广场、雕塑、街道、自然生态环境等设施组成,它主要是通过视觉传达给人们的直接认知,使人产生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印象;而形象软件是由市民素质、服务态度等要素构成。城市形象是城市个性外在体现的重要载体,人们对于不同城市的个性印象往往都是通过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留下的。
关键词:城市形象 城市个性化 城市概念 未来城市形象设计趋势
一、 关于城市
城,源于防御。市,始于交易。故,城市,乃人口聚集的繁茂生机之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中海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与法国等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里。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
二、 城市象形个性化趋势
城市形象个性化,就是城市区别于其他的标志。城市只有将自身的特色显现出来,才会有发展前景。城市个性包括形象硬件和形象软件两大方面。形象硬件是城市整体建筑群、建筑广场、雕塑、街道、自然生态环境等设施组成,它主要是通过视觉传达给人们的直接认
知,使人产生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印象;而形象软件是由市民素质、服务态度等要素构成。城市形象是城市个性外在体现的重要载体,人们对于不同城市的个性印象往往都是通过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留下的。譬如,标志性建筑可以说是城市的重要名片,国内外著名城市的城市形象往往都有相应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或者纪念物来体现,巴黎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美国有纽约自由女神,悉尼有歌剧院,北京有天安门,上海有东方明珠等等。因此, 塑造城市形象特征,是抓住城市个性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不管是形象硬件还是形象软件,它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最为直接的,而人们对城市个性的感知往往又是在对该城市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视觉形象的塑造和宣傳,是城市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香港是东南亚最大的金融中心,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海滨城市,花园城市;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西安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诚然,城市个性形象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积淀,但更离不开后天的塑造和前卫的理念支持。因此,这些城市做得固然很好,但是于世界大环境中,还是落后。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城市的超前理念设计。
三、 未来之城——城市形象设计探索
如果之前是城市发展带动城市形象, 未来之城的理念则是——城市形象带动城市发展。
建造一座城,需要怎样的理念,这点大概我们没有想过,因为我们之前所在的城市,或者我们之前赖以生存的区域,很多都是被经济发展的迅猛而形成的环境被动的在接受。当我们在思考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城的时候,也许我们才有了主控意识,才有了超前的能动性,或者我们会幡然醒悟,我们的城市,终究是要以人为本的,对于城,人才是主人。
生态经济市的理念:城市是在一定的自然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从根本上讲,城市就是一个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城市的一切活动,首先要同物质资料和自然时空打交道;其次,是同人与经济社会系统发生密切联系。人类的家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城市的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经济活动、价值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精神活动以及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范围极其广阔。因此,城市的发展目标,不仅是自然形态,而且要包括经济社会的理想。因此生态经济市这样一种发展理念在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而引发的城市生态革命中呼之欲出。它是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科学理念,是把人放在首位,把为人类创造良好、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环境放在主要地位的一种理念,强调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的协调,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是城市主体的精神,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
休闲城市的理念:休闲,过去常常被认为是贬义和消极的词汇。其实,休闲,是自然界和人类共同的普遍规律,现代意义上的休闲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积极的“闲”,是所谓“食饱终日,亦可有所用心,亦可陶冶性情,认识自然的“闲”;不是少数人的休闲,而是大众化的休闲。
休闲的城市实现的是真善美的生命境界,追求的是人的价值与心灵永恒的终极目标,建造的是社会系统所必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空间。休闲城市的理念实质上就是人性的理念,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发展的理念,是文化休闲与生态休闲的融合,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城市休闲将不断演变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人类对“精神发展”的追求必将全面展开。
文化城市的理念:结合城市的本质,我们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一定要上升到广义文化层面,才能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才能体现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本质,也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文化城市这一理念便应运而生。
城市文化是指特定城市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发展特点、创造活力和历史底蕴。它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城市文化建设领域既要有市民的,也要有地方的,甚至要有民族和国家的。要注重城市的多元化建设,保存城市所固有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地与自身文化相结合,才能让城市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此外,建设文化城市不仅要有物质文化,还应该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且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是城市的灵魂。发展文化型城市,融美景这个实体和文化这个虚物于一体,才能让城市既留在人们眼中,也留在人们心中,也才能让城市更好地满足人发展需要的诉求。
未来城市的和谐性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要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也是重要体现。人文环境也是决定一个城市整体环境优劣的关键之一。城市建设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它呼唤着理性的复归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文化城市这一理念渐显重要,它强调城市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强调城市在发展时既要注重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将物质文化上升到更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从而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要。
城市是人的城市,和谐城市首先是城市的人性化。和谐城市在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变为主体,人沦为客体与手段这种城市异化的归位,把颠倒了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对城市发展中各种不科学的作为和不和谐的现象进行超越,使城市的发展向人性化回归,让城市这一人工环境能够尽可能好地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群体的公正、平等和平衡发展提供条件和保证。与此同时,人又是城市的人,和谐城市也必然要求人性的城市化。城市作为人造的物质环境,是人性的物质化,是主体的对象化,是对人性的回归,是符合人类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符合城市本质的要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