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深化改革时期如何做好驻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018-06-06李会梅
摘 要: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针对驻外职工较多的企业,如何做好驻外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从企业驻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化改革实践工作中的创新探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企业改革 驻外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的传家宝,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则在于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状态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当前国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可靠的思想政治保证。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正确引导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企业同心同德共度难关,成为当前企业决策者及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驻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分布特点及存在问题:目前,由于企业工作地点多分散在乡村,尤其是在子分公司、驻外项目部,职工异地(驻外、野外)工作现象比较普遍。老人子女照顾问题、夫妻分居带来的情感问题、两地奔波带来精神上的疲惫和经济开销较大的问题,还有驻外工作和生活导致的婚恋难等,都成为驻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难的根源。
职工特点及存在问题: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企业青年人多、女工多、复转军人多的三多特点使驻外职工思想中的不稳定因素多,这些都成为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再加上部分职工无所谓心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的事,与职工与关系;以及应付心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不完成不行,在主观上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的不积极,极有可能导致自己的行为偏离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轨道。
环境特点及存在问题:由于体制的局限、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企业在驻外职工待遇、福利等方面虽有倾斜,但力度不大,导致驻外职工对企业发展不甚关心,充当旁观者角色,加之驻外职工长期游离于企业边缘,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自身发展前途无信心,经常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深化改革实践工作中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的快速更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的主轨道,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在借鉴传统经验基础上,去粗取精,主动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一)完善人文关怀,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情、理”的双重特性。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帮助驻外职工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心理。企业应以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为宣传主阵地,辅之以标语、牌版、黑板报等各种手段,帮助驻外职工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心理,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做好驻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当前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相结合,开通“流动课堂”,组织宣讲团到各子分公司、驻外项目部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企业新一轮发展贡献力量。
以人为本,關注驻外职工的需求,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为解决驻外职工上班问题,除租赁大巴外,对一些较远的驻外项目部,根据线路票价为驻外单位职工实行车票报销,切实保证了员工切身利益;为野外作业单位购置移动营房,在边远区队开通数字电视、电话等。受地域条件和外部环境影响,驻外员工长期坚守奋战在生产一线,远离城市,生活单调,企业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人文环境。
3、关注驻外职工的安全,构筑思想政治工作安全格局。由于驻外职工离乡背井、思乡情浓、职工思想负担重,使得安全生产工作也受到挑战。情真实意抓“人文”。关注员工的生活,解决好员工食宿问题,维护基本医疗,使员工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实行“反探亲”和“探亲”结合的制度,灵活解决好思乡思亲问题;通过结对帮扶、“送温暖”等形式,帮助困难职工家庭摆脱困境,使驻外职工轻装上阵。营造氛围抓安全。驻外公司通过开展安全摄影展、黑板报、安全生产主题挂图和宣传标语等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教育;通过安全文化周宣传,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和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促进驻外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1、建立职工轮岗管理机制。针对驻外青年职工所面临的问题,企业创新机制,实行职工全员轮岗制度。具体是企业总部以岗位(专业)为基础与各驻外单位对口轮岗。特点有一是相对稳定。轮岗要把握好“流量”和“流向”,力争做到以交流增活力,以适度保稳定。在交流时机上,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各安排轮岗一次,在驻外单位工作时间为1年左右,结合年度考核,力争做到“小幅度、低频率”。二是提升技能。根据职工的能力素质、工作经历及其特长,在交叉交流中,使员工都能到不同区块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合理使用。在轮岗中尽量尊重轮岗职工意愿,按照人岗相适、部门相近、专业接近的要求,科学调配,合理安排。四是统筹兼顾。各驻外单位参与轮岗的工区、部门每次轮岗人数不超过本工区或部门人数的50%,原则上轮岗后各工区、部门的人员结构(主管技术员、主管科员、班组长)及男女比例保持不变。
2、完善月报思想动态监测机制。企业在驻外单位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和问题排查活动时,坚持动态信息逐级上报制度,由支部每月汇总填写“员工思想动态”月报表,由驻外公司支部书记审核后,每月通过网站邮箱上传或直接报送至党工部。对于重大信息、动态实行一事一报,急事早报,使员工的思想动向和职工提出的问题能超前反映上来,使公司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稳定因素和隐患。对职工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按照“反映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反馈意见——落实跟踪”的流程进行闭环管理。一般问题限时驻外单位解决,对于重大问题适时延长处理时间,如果驻外单位确实解决不了,由支部书记上报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对于短期内难以调处的职工思想问题,及时做好解惑释疑,落实长期安抚措施,分阶段处理,逐步解决矛盾确保思想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三)引深文化建设,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和载体
1、强化母子文化融合。企业在驻外公司正确悬挂企业旗帜,使用企业标识,人人会唱企业之歌,以先进的文化影响、引导职工,缩小思想文化上的差距,增强职工企业归属感。
2、注重典型示范。坚持典型引路,放大示范效应,通过开展“典型人物”活动,选树在市场开拓、深化管理、技术革新、项目推进、节资降耗、提质增收等方面的事迹,激励广大驻外职工施展才能、奉献力量,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3、搭建成长平台。企业积极组织驻外员工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购买各种专业书籍,鼓励员工进一步深造,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工作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对于表现突出、能力优秀的驻外员工,要大胆使用,敢于提拔,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
4、增进交流平台。企业为与驻外子分公司增进交流,通过视频例会、QQ连线、办公自动化等网络技术,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传达企业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并对驻外公司的安全生产、支部建设、宣传教育、民主管理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作者简介
李会梅(1986-)女,汉,山西省长治市人,硕士研究生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