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课程教育应遵循的教育教学思想
2018-06-06刘玉君
刘玉君
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思想一直指导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数,也不是单纯知识的堆砌,而是重在做人,重在好习惯的养成。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以振兴祖国作为宗旨,部署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培养出全面发展、具备良好习惯的新时代中国少年,实现我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教”的目的。幼儿教育阶段是实现人才培养长远规划的最早最初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时期,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和理念将影响着一个孩子从他入园的第一天起直至他今后是否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的人生之路。籍以此我们将对幼儿园课程教育应遵循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教育 遵循 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73-02
1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及要遵循的教育思想
1.1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它关系到幼儿的教育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关注幼儿让幼儿全面提升自我,并彰显自我,是当今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研究的共同课题。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统一性标志着我国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高度关注,幼儿时期的良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全面提升我国今后人口素质的重要节点,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是重中之重。
1.2 幼儿园课程设置要遵循的教育思想
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教育思想,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其次,要用长远和发展的目光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独立能力、创造性、合作竞争、不断进取等品质。奠定幼儿学习活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念。
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要走出课本约束,把日常生活、游戏、社会活动都纳入到学习范围之中。
2 幼儿园课程设置所遵循的教育思想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2.1 幼儿园课程设置要遵循儿童观的教育思想,让课程设置走向生活化
所谓儿童观的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儿童的智力特点、个性特征、认知规律、心理发展等来制定符合儿童学习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略,以此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所以首先儿童观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生活化。在幼儿入园前他们的生活都以家庭为主,一切的认知也都是来自于家庭生活,因此生活是他们的核心家庭是他们成长的世界,在他们入园后不可能马上脱离家庭生活对于他们的影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仍然渴望着那种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安全、自由自在、美好的东西和事物,所以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习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在学习环节设计上让幼儿以生活化的状态自然地去接受知识和认识事物,从玩中学,学与玩很好的加以结合。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的学习观念,这样的教学既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和乐趣,又可以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把孩子们带入到一个乐于探索知识的新世界。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到园中大树下观察蚂蚁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让他们通过观察来培养细心和认真,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老师在孩子们观察的同时可以启发同学们用语言来表达对小蚂蚁生活状态的认识,最后老师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把人生教育与之结合起来,告诉孩子们要懂得勤劳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便是教师很好的利用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既让孩子们从看似在玩的一个教学环节中学到了了解小动物习性的赏识,又从中初步让他们奠定了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2.2 以长远化的教育思想来设置课程,使儿童具备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所谓长远化的教育思想是指不从儿童当下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断定和评价幼儿将来会否成才的长远发展目光思想,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关注儿童所要具备的独立人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独立进取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把课程设置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用多元化的形式来评价一个儿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和激励教育的教学策略去鼓励一个孩子从胆小内向走向勇敢乐观,从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变为一个细心认真的孩子,虽然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老师都要耐心对待他们,诚恳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做他们生活中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还要成为他们学习中有力的辅助者和引导者,让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认真做起,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孩子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3 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使幼儿课程的设置具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儿童的探索欲
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是最适合也最符合幼儿时期心理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知道幼儿的天性是好玩且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入园前凡是接触到的事物都爱问个为什么,而且不问出个所以然不肯罢休,那么这种好奇心理在入园后仍然存在,只是在陌生环境中再加上对于老师的恐惧心理使得他们暂时把这一天性和好奇心理隐藏在了心底深处不敢表现出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也是不敢说不敢问也不敢表达,因此儿童的好奇心理就需要幼儿教师去重新把它们挖掘出来,并要利用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并不断激发儿童的这一好奇心理,让他们的求知欲在学习知识中很好的被利用起来,培养他们喜欢认识、探索和了解新生事物,有不明白的就养成爱问问题的好习惯,在老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养成独立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例如,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把教学内容以讲故事作为开头,中间的学习环节则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最后再以小朋友熟悉的儿歌歌曲来结束这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小朋友们彼此都在这全程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放飞了自我,找到了家庭生活的感觉,感受到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和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愉悦和美好,老师也在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学习过程中轻松地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得到了大大提高。所以儿童的学习要符合他们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教师不可以强硬的手段去压制孩子们的情感、情绪,也不可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知識,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相反而应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和学习热情并适时的加以引导来激发儿童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为今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严浩.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6(31):31.
[2] 张燕.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