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2018-06-06黄建华向桂华
黄建华,向桂华
临床上一般都是由于腹腔感染、腹膜炎造成的创伤性肠破裂、挫裂伤者、伴发肠系膜破裂等情况,而且会出现各种程度的出血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进行抗休克和急诊的临床治疗方式。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是腹部手术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多发人群在肠破裂患者中。根据相关调查[1],一般在肠破裂手术后4周内,多会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情况,发生率在0.69%~1.4%范围内,进行肠破裂吻合手术之后出现该症状的几率是8.4%~10.7%,比肠梗阻发病情况高[2]。而且由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其他的肠梗阻是不同的,所以治疗方式也是不同,一般使用比较多是保守治疗方法,该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对机体的伤害。本次选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集的80例创伤性肠破裂术后出现早期炎性上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均选择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均符合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诊断标准[3]。其中女24例,男56例;年龄18~72岁,平均(45.7±7.6)岁;炎性肠梗阻手术发生了有4~12 d,平均(6.5±1.4)d。术后多部分患者有恢复肠蠕动现象,比如:排便、排气;但进食之后有出现肠梗阻情况,主要表现为腹痛较轻、腹胀等;本次研究中有18例出现呕吐症状,患者的腹部发生对称性隆起情况,但是并未出现肠型或者肠蠕动波,触碰及患者的腹部出现较为不均匀的柔韧感,主要在患者的腹部切口部位周围相对较为明显。56例有轻度压痛,没有明显的腹切口疼痛症状,并且叩击患者腹部无实音;38例肠鸣音消失或减弱,无出现高调肠鸣音以及气过水声。存在低钾血症的患者有35例,低钠血症的患者有16例,有22例患者出现脱水症状,以及25例患者存在身体持续低热、身体消瘦体质量下降、白细胞计数水平持续增加、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行腹部X线片,患者卧位平片检查可以看到患者的小肠积气和液平面,对患者行腹部CT检查,可发现患者的肠道管壁出现增厚情况,并且肠管出现均匀性扩张、且存在积液、积气以及无显影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具体治疗如下:①进行持续胃肠减压:该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的基础,它能够减少腹胀情况的出现。②给予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插管给予肠外营养输入,总热能是20~30 kcal/(kg·d),其中脂肪乳剂提供30%~50%的热能,然后给予葡萄糖液20%~50%,糖脂的比例是1~2∶1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一定血浆蛋白,帮助低蛋白症状得到改善,从而消除患者肠壁水肿情况。直到患者肠梗症状得到缓解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③保证患者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定期对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血气等检查,掌握患者机体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④药物治疗:服用施他宁6 mg/d,进行静脉推注24 h。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1次/8 h,坚持使用7~10 d。在给予预防腹腔感染的甲硝唑,有腹膜炎严重的,包括体温、细胞计数明显比较高的,需要给予光谱抗生素。⑤对症治疗:如果患者腹部症状恢复的比较快,肠动力功能比较差,需要给予1 mg新斯的明肌注,每天3次;如果腹胀得到缓解,肠鸣音比较活跃就给予温盐水、蓖麻油、蜡油等进行灌肠,排除肠腔内排泄物促进肠道动力恢复,并停止使用肾上腺皮质素和生长抑素。
1.3 手术指证 符合以下指标的属于保守治疗失败的:①经过保守治疗2周以上,没有改善肠梗阻情况,或是症状加重;②腹痛、腹腔情况加重,并表现明显的腹膜炎症状,白细胞和体温技术均出现上升;③在治疗中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情况。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腹痛缓解和胃肠减压时间、腹胀、排便和排气时间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就是在手术后7 d内,腹痛和腹胀情况得到完全治愈,肠鸣音和影像学均完全恢复,排气和排便功能正常,饮食正常;显效:表示在7 d的保守治疗后,腹胀和腹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肠鸣音和影像学检测没有明显异常,排气和排便功能基本正常,饮食逐渐正常;有效:腹胀和腹痛等症得到改善,肠鸣音和影像学检测结果得到改善,饮食没有恢复正常;无效:进行中转手术治疗,在2周治疗后并没有得到改善或是出现死亡。其中总有效=治愈+显效。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有50例,显效的26例,有1例中转手术,没有死亡情况。治愈后的患者没有出现腹痛和腹胀情况,在随访6~18个月期间,没有复发情况,见表1。
表1 8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Table 1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80 patients[n(%)]
2.2 患者治疗整体情况分析 80例患者在手术对患者排便和排气时间、胃肠加压时间、腹胀和腹痛缓解时间进行记录,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整体情况分析(x±s,d)Table 2 Overall analysis of patients'treatment(x±s,d)
3 讨论
3.1 EPISB0发病机制都是在患者经过手术创伤或腹腔炎等症状之后,引起肠壁水肿或发炎等情况,最后形成动力性的肠梗粘连症状[4]。在临床EPISB0病理中,由于很多医师对该疾病缺乏认识,对于短期再次复发的症状,都会进行再次手术,造成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再次进行手术会给本来就脆弱的肠管造成伤害,提高术后肠瘘或是切除肠道等情况的发生。根据很多专家的研究[5-8],对于EPISB0病理进行保守治疗效果会更好,一般在出现持续性的肠梗阻情况采取这种方式治疗,会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次对80例该病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肠外营养支持、胃肠道减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等,经过2周后的治疗,大部分患者情况得到改善,只有1例患者还存在持续性的腹痛症状,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得到缓解。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4.3%,说明对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
3.2 保守治疗效果临床医学共有相关研究对EPISB0病理的认知程度较为不足,在手术治疗后短期由于出现肠梗阻症状,过早的再次进行手术,导致治疗成效并不良好。绝大多数医学者认为,对于EPISB0病症使用保守治疗是首选手段。一旦治疗成效较差时再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预后成效。而对于EPISB0来讲,通常保守治疗的时长要超出其他类型肠梗阻病症。再手术治疗也并不能根源治疗梗阻情况,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患者的肠管,很大可能性导致肠萎情况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80例患者行保守型治疗,在治疗2周之后给予临床治疗评价,发现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持续性的腹痛情况,并且病症加重,伴随出现广泛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后病症有所缓解。本次研究的保守治疗患者,整体有效率是94.3%,均正常出院,有进行6~18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复发情况。
3.3 保守治疗体会:①对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给予药物注入进行胃肠减压,主要注入规格为50 ml的液状石蜡,按照早晚各1次/d的治疗频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蠕动。或者使用规格为200 ml的大承气汤注入患者胃管,同样按照早晚各1次/d的治疗频次。②可以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适当的针对性延长肠外营养支持的持续时长,尽可能的维持患者的承受营养量可以达到半量以上的肠内营养,进行持续肠外营养和肠内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饮食。③使用生长抑素可以减少患者消化液分泌,减少炎性渗出,缓解腹胀。④由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症是临床医学中,腹腔内无菌性炎症,可以通过采用激素的方法有效的减轻患者出现炎症反应,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治疗情况,来持续1周左右的治疗时长来逐渐的减少药量直至停药。⑤当肠梗阻病症发病之后,患者的肠管道蠕动性能较差,会出现滞留消化液的情况,患者的病菌繁殖也出现异常,与此同时患者的肠道管壁水肿也会导致其屏障功能有所下降,很大程度会导致细菌的抑制移位,因此通常在重视具体的用药方法情况下,使用抗厌氧菌药物比如甲硝唑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肠破裂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张绍平.保守治疗创伤性肠破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1):1688-1691.
[2] 张涛.外伤性小肠破裂12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50):45-46.
[3] 王训松.结肠癌并闭袢性肠梗阻坏死破裂的诊治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15(5):654-656.
[4] 尹晖明,邓旭,韩洁,等.外伤性小肠破裂67例误漏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7):19-22.
[5] 李建勋,高志刚,周建平,等.高海拔地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8):874-875.
[6] 段栩飞,叶国刚,孙烜,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04-507.
[7] 叶碎平,陈建新,黄伟铸,等.外伤性小肠破裂65例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6):964-965.
[8] 丁明,王建华.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诊治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