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2018-06-06王宁华董锐袁静刘钰刘飞
王宁华,董锐,袁静,刘钰,刘飞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医学也进入了精准诊疗时代,膀胱癌作为我国临床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因为这一疾病所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来越高[1]。而对于这一类患者的治疗,虽然相比较于之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然还是没有达到精准的程度,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膀胱癌诊疗的效果,本研究选取91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膀胱癌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91例为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49.15±5.27)岁。观察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0.71±5.0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腹腔镜手术首先对患者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然后取患者健侧卧位,观察孔位于脐左1 cm处并放置30°腹腔镜。主操作孔位于左腋前线和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将分离钳或超声刀等工具插入其中。穿刺成功之后,注入C02,建立气腹,4个穿刺点分别置入10 mm的穿刺套管,用超声刀经胃大弯侧中上部位对脾胃韧带进行分离,将脾门显露出来。在近脾门处将脾动脉分离出来,并使用丝线进行结扎。沿脾结肠韧带近脾侧分离脾下极、后腹膜及脾上极,游离脾脏。用血管自动吻合器将脾蒂的主要血管一次性夹闭切断,然后将左上腹穿刺孔扩张成18~20 cm,由孔内置入塑料回收袋,使用剑突下及腋前线处的钳子抓牢并撑开袋口两侧,用有钩持物钳将脾放入袋内。将袋口拖出腹壁外,使用卵圆钳将脾夹碎后分块取出。最后,排出气体,取出穿刺套管,缝合穿刺孔[2]。
1.2.2 开放手术保持患者30°角仰卧位并保持其头高脚低姿势,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并安置导尿管,运用扇形五孔法建立患者下腹部手术操作通道,切除患者膀胱、阑尾以及上册盆腔淋巴结。距离患者回盲约20 cm处取15 cm会场,将患者直肠以及骶骨进行分离,从而建立手术通道。通过该通道,将患者左侧输尿管引入右侧腹膜后间隙,通过肠襻远端引出输尿管支架管并缝合起近端。切除直径约2~3 cm的右下腹皮肤组织,拉出患者远端回肠并进行固定,随后安装输尿管支架管[3]。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经手术后,①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指标;②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漏尿、肾周脏器损伤、血尿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conditions in the two groups(x±s)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主要就是按照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分成2种方式,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就是经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这一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是白光下进行切除的话,就很容易将一些较为微小的病灶遗漏掉,在这种情况下,荧光膀胱镜和窄谱光成像膀胱镜在其中的应用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微小病灶的精准切除率;而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就是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的方式来进行治疗[4]。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时候也有了机器人的辅助,这也致使手术治疗更加的精细,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能够有效的保留一些功能[5]。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在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之前,如果在患者膀胱壁内注射吲哚氰绿的话,在手术过程中就能有效的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进行定位,这样就能更加精准的对患者盆腔淋巴结进行清扫,这也为膀胱癌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和研究基础。在膀胱癌辅助治疗这一基础上,近年来临床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可以用在预测疗效的指标,其中,对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术后首选治疗措施就是卡介苗灌注治疗,而在这一方式治疗过程中,如何对卡介苗敏感患者进行筛选,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是研究重点[6]。此外,靶向治疗目前在肺癌、乳腺癌等肿瘤治疗当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膀胱癌这一方面上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指南推荐,而目前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其主要提示多个异常的基因改变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①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等表达异常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应用到免疫治疗中;②磷脂酰肌醇3-激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雷帕霉素靶蛋白等表达出现异常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应用到信号转到通路抑制剂;③Aurorakinase A、Polo-likekinaseⅠ等表达出现异常的时候,可以使用细胞周期对性药物进行调控。其中,对于PD-1及PD-1L的靶向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膀胱癌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也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在膀胱癌治疗当中。所以说,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上述基因异常情况进行检测,能够提高靶向治疗方案的精准度。
经研究,运用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膀胱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都要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因此,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白云金,杨玉帛,韩平,等.腹腔镜与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短期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2):87-90.
[2] 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197-4199.
[3] 曾庆松,肖亚军.腹腔镜下与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10):768-773.
[4] 吴岑,苏仲宁,伍伯聪,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5(33):4692-4694.
[5] 张志华,郭柏鸿,王新平,等.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远期预后[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154-157.
[6] 郑斌,吴齐全,王钢,等.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