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研究
2018-06-06张健
张 健
(山西医科大学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 言
英语因果复句是英语主从复合分句中最常见的一种。 因果复句涉及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原因和结果, 因而因果复句的表达任务是根据不同语境将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合理排列。 本文所讲的英语因果复句是指由because, since, as, for等连词连接的主果从因的复合句。
运用传统语法对因果复句的研究代表是Randolph Quirk, 他按照主句与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将从句中表达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1103-1107如例1为直接关系分句, 例2为间接关系分句:
例 1 He’s thin because he doesn’t eat enough.
例 2 Vanessa is your favorite aunt, because your parents told me so.
廖巧云通过逻辑分析, 根据原因分句的“真实”和“非真实”性, 将因果句分为逻辑原因句和实据原因句, 实据原因句的表达机理是溯因推理。[2]如例3为逻辑原因句, 例4为实据原因句。
例 3 Since the weather has improved, the game will be held as planned.
例 4 Percy is in Washington, for he phoned me from there.
Sweetser从说话者的认知识解维度, 将英语因果复句分为内容域、 认识域和言语行为域三类。[3]例句5-7分别为内容域、 认识域与言语行为域因果分句。
例 5 John came back because he loved Mary.
例 6 John loved Mary, because he came back.
例 7 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 because there’s a good movie on.
牛保义从认知语法出发, 根据说话者的认知识解维度, 将英语因果复句分为客观因果复句和主观因果复句, 认为从客观因果复句到主观因果复句的语义变化是一个主观化和概念化的过程。[4]
廖巧云、 王鲁南、 孟利君、 姜孟采用句子加工反应时范式, 考察汉语逻辑因果句、 有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和无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所表达的因果关系通达的反应时的差异, 结果表明, 这三种句式的通达反应时依次为: 逻辑因果句<有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无标识语的实据因果句, 实据标识语的加入有助于因果关系的建立, 缩短了实据因果句的识解进程。[5]如例8句中的“我猜测”这一实据标识语缩短了该句的通达反应时。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形式灵活,情景生动。但学生的程度不同,学习效果也存在差异,微课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可以随时学习,反复观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例 8 因为地湿了, 所以我猜测下雨了。
邓云华、 郭春芳将因果复句分为说明性因果复句、 断定性果因复句、 补充性果因复句和推断性因果复句四类, 运用语言类型学的方法, 探索了英汉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 并用象似性和原型理论阐释了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共性和差异。[6]
以上研究分别从传统语义分类、 逻辑语义分类、 认知语用学、 认知语法、 认知心理学及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英语因果复句的语义多样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 对于本文提出英语因果复句语义分类标准具有借鉴意义, 但大多停留于语言表层的描写, 对阐释人类对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的体验、 认知及将其语码化的过程尚未作出统一解释。 认知语言学旨在描写的基础上, 努力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作出统一解释。 鉴于牛保义对英语因果复句的分类[4], 本文将英语因果复句的语义关系归结为两类: 显性因果关系(主句与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一般逻辑的)和隐性因果关系(主句与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表面上不明确, 不符合客观规律和一般逻辑, 而以说话者将其本身加入到认知客体中为前提成立)。 上例中1, 3, 5称为显性因果分句, 例2, 4, 6, 7句称为隐性因果分句。 文章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 以“图形-背景”理论为认知策略, 探究英语因果复句中相似的句法结构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因果语义关系的深层机制, 并提出英语因果复句中的因果关系表达遵循了顺序象似性和标记相似性原则。
1 英语因果复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1.1 英语因果复句的句法结构
英语因果复句的语法结构是较为单一和固定的, 一般由四部分构成: “主句+(逗号)+连接词+从句”或“连接词+从句+(逗号)+主句”。
这里的连词最常见的包括because, since, as和for这四个简单从属连词。 Quirk对这四种主要连接词进行了语料收集和数据分析, 发现because更多地出现在句尾, since和as既可出现在句首, 也可出现在句尾, 而for只出现于句尾。[1]同时, Quirk还提到了其他连接因果分句的复杂从属连词, 如in case, seeing (that), as long as, as much as, in that等。[1]
1.2 英语因果复句的语义关系
与其结构形式相反, 英语因果复句表达的语义关系表现出复杂多样性。 因果复句是基于“先有原因, 后有结果”的自然规律而语码化为语言表达的, 但人类对于这一自然顺序的认识不一定与其自身相符。 Quirk将直接原因因果关系分为四种: cause and effect, reason and consequence, motivation and result, circumstances and consequence。 他认为, 直接原因分句与主句之间有着直接关系, 间接原因分句与主句表示的情境无关, 而只是作为有关话语的言语行为的含蓄动机。[1]1103-1107笔者认为, 这一“言语行为的含蓄动机”与Sweetser从认知语用角度提出的“言语行为概念域”异曲同工, 对于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语义上, 显性因果复句的表达语境是自然客观的, 符合一般逻辑的, 读者在认知识解时, 只需要根据常识或逻辑识解其表面的因果关系。 另外, 显性因果复句要突显的内容既可能是主句表达的内容, 也可能是从句表达的内容。 廖巧云提出, 逻辑原因句在表述过程中, 因和果孰为要传递的焦点信息并无先设的限定, 可以由因(已知)导果(焦点), 也可以由果(已知)找因(焦点), 两分句的安排通常遵循语句信息顺序的“末尾焦点”原则。[2]以例1和3为例, 例1中从句“because he doesn’t eat enough”在末尾, 说话者要强调的是导致“他太瘦”的原因是“他吃得不够多”, 其中可能暗含想要让“他”多吃一点的意思; 例3中主句“the game will be held as planned”在末尾, 说话者着重表达的是“比赛还会按照计划举行”这一决定, 可能是一种信息宣告。 隐性因果复句不以客观世界为表达语境, 而是以说话者的推测或意图为背景, 即说话者将其主观意识与主句和从句表达的内容融合认知。 Langacker认为, 人们在识解或感知表达客体时, 既可能是识解者或感知者, 也可能是被识解者或被感知者。[7]129廖巧云、 王鲁南、 孟利君、 姜孟认为, 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 认知主体(如说话者) 的态度、 信仰、 情感等都将不可避免地渗入其中, 影响其对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过程和结果。[5]隐性因果复句突显的内容是句法结构层面的“结果”, 它通过说话者对句法结构层面的“原因”进行推理而得。 从根源上讲, 一些隐性因果复句的“结果”其实是客观规律中真正的原因, 这里的“原因”则是客观规律中真正的结果。 如例6中, 因为“(我知道)约翰回来了”, 所以“(我推断)约翰是爱玛丽的”。 事实上, 真正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果关系被隐藏其中: 约翰爱玛丽在先, 约翰回来在后。 说话者是通过他看到的“原因”(真正的结果)推断出了“结果”(真正的原因)。 当然, 不是所有的隐性因果复句句法结构层面上的“原因”和“结果”都与真正意义上的原因和结果相反, 当说话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就非如此, 如例7。 笔者认为, 无论是显性因果分句突显的末尾信息, 还是隐性因果分句突显的句法结构层面的“结果”, 都是因说话者在认知识解过程中将一定的事体作为背景, 才得以强调和引起关注。
2 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机制
2.1 “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 并以此解释其设计的著名的“人面-花瓶图”。 这一理论后来被完型心理学家运用到知觉组织研究中, 认为主体的知觉认识往往包括图形和背景两部分信息, 主体倾向于在背景中感知图形。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认为, 语言是人类以身体经验为出发点, 通过各种认知策略将客观事物概念化而形成。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重要认知策略。 Talmy于1978年首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 Ungerer&Schmid提到, 图形有形状和轮廓线, 结构紧凑, 而背景没有形状, 结构松散不均匀, 图形总是出现在背景之前, 而背景在图形之后形成一个延展的连续统。 在认知中, 图形较于背景显得更为突出, 更容易被辨认和记忆, 更易与意义、 情感和美学价值相关联。[8]162-202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这种认知上的图形与背景反映在句子表达中为主语和非主语的区别, 人们总是将认知范围中占优势的、 突出的事体作为句子的语法主体。 例如:
例 9 笑声充满晚会。
例 10 晚会充满笑声。
例句9, 10中描写的是同一个客观事实, 但两者识解角度是不同的。 在例句9中笑声是图形, 晚会是背景, 笑声以晚会为参照点被突显出来, 在例句10中, 晚会是图形, 笑声是背景, 晚会以笑声为参照点被突显出来。 Langacker由“图形-背景”延伸提出了“射体-界标”, 并据此对句子结构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他将分句的语法主语定义为“分句射体”, 将补语(包括宾语)定义为“分句界标”[9]。 王寅提出, 对分句射体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取决于人们的认知方式、 完型感知、 注意焦点、 移动方向、 观察方位、 个人爱好等因素。[10]92-102Ungerer & Schmid在分析句法时还提到了“句法图形”和“句法背景”这对术语, 与Langacker的“分句射体”和“分句界标”大致相同。 认知语言学家还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某些介词的中心图式的细化和扩展、 隐喻研究及词类选择等方面。[8]163-202
笔者认为, 这一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复句语义认知识解中。
2.2 英语因果复句认知机制
“图形-背景”理论这一认知策略告诉我们, 结构相似的语言表达可以因说话者的参照点和关注焦点不同而突显出不同的语义。 英语显性因果复句和隐性因果复句在语义构建过程中, 前者只关乎主句与从句两者所表达的事体, 后者不仅关乎主句与从句各自表达的事体, 还关乎说话者的意识。 基于此, 笔者对英语因果复句做出如下的认知假设:
显性因果复句在语义构建时, 说话者识解自然形成因果关系的两个客观事体本身。 其中, 被突显的部分作为关注焦点, 即图形, 未被突显的部分被作为参照点, 即背景。 被突显的部分既可能是原因, 也可能是结果, 这取决于它们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一般遵循的是“末尾焦点”原则(如图 1 所示)。
图 1 表示了两种可能性: 原因为图形, 结果为背景; 结果为图形, 原因为背景。 如例1中, 说话者将“他很瘦”作为已知的背景信息, 突出强调导致这一结果的最重要原因是“他吃得不够多”, 关注焦点在“吃”上。 又如例3中, 说话者将“天气转好”作为已知的背景信息, 突出强调由这一事实原因导致“比赛将会按计划进行”, 关注焦点在“比赛”上。
注: C表示原因, E表示结果; F表示图形, G表示背景图 1 显性因果复习的语义认知机制
隐性因果复句在语义构建时, 说话者将自我的意识、 观点或推断加入到原本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客观事体中来进行识解。 首先将自我的意识作为参照点, 即背景, 将两个客观事体作为关注焦点, 即图形, 而在大背景的作用下, 两者形成因果关系, 句法层面的“原因”作为小背景, 句法层面的“结果”作为小图形被突显出来(如图 2 所示)。
图 2 表示出隐性因果复句突显的部分只能是句法结构层面的“结果”。 如例7中, 完整的句子应该是“(I ask)what you are doing tonight, because (I know) there’s a good movie on.”该句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我知道今晚有好看的电影, 所以我邀请你今晚去看电影。 ”其中“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委婉地表达了邀请对方的意愿, “我”的愿望作为大背景, “今晚有好看的电影”作为小背景, “邀请你今晚去看电影”是小图形, 也是该句真正要突显的内容。
注: C表示原因, E表示结果; F表示小图形, G表示小背景; The Speaker表示说话者的意识; F’表示大图形; G’表示大背景; 虚线表示隐性图 2 隐性因果复句的语义认知机制
3 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理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符号是有理可据的, 有动因可循的, 而不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在语音、 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这种现象即为象似性(iconicity)。 在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过程中, 认知主体的认知角度有所不同, 但认知理据是基本相同的。 笔者认为, 英语因果复句具有较高的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Jacobson指明, 复句中两个分句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表达的两个事件实际发生的先后顺序, 即语句中的事件或动作的排列顺序都象似于时间的先后顺序。[11]从客观上来讲, 因果复句中的原因、 前提发生在前, 结果、 行动发生在后; 从句子结构来讲, 当从属连词引导的原因从句在句首时, 该因果复句象似于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 具有顺序象似性。 如例3的句子结构“既然天气好转, 比赛就可以按计划进行”就与事件发生的客观顺序是一致的。
王寅在论述象似性时提出了标记象似性。 他认为, 如果语言表达形式与人们的认知模型或常规关系不同构, 两种编码就产生分歧, 也就是说, 语句形式具有了标记性; 有标记象似于额外意义, 处理话语所需的时间和努力较大, 无标记象似于可预测的意义、 常规意义, 只需最小推理。[12]505-567笔者认为, 当真正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原因被置于句尾时, 无论是显性因果复句要达到强调突显的目的, 还是隐性因果复句要达到实施言语行为的目的, 都遵循了标记象似性。 如例句5和7两句的句法结构都与客观事实的先后顺序相反, 但都达到了表达效果, 前者强调的是“约翰爱玛丽”这一核心原因, 后者强调的是“我想邀请你去看电影”这一言语行为, 两句均遵循了标记象似性原则。
4 结 语
人类语言表达形成的认知过程不仅涉及到其认知的角度、 维度, 还涉及到其认知的理据。 本文所讨论的英语的显性因果复句和隐性因果复句是根据其语义表达中因果关系的显隐性而划分的。 笔者以此多义性为焦点展开对其语义的认知机制和认知理据的研究。 首先, 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图形-背景”理论阐释了两种因果复句不同的认知机制: 显性因果复句的语义以不被突显的部分(既可为原因, 也可为结果)为背景, 被突显的部分(既可为结果, 也可为原因)为图形而得以表达; 隐性因果复句的语义以说话者的意识为大背景, 句法层面的原因为小背景, 最终要突显的句法层面的结果为图形而得以表达。 本文对英语因果复句进行实例及图示研究, 挖掘其中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认知策略, 希望对于英语因果复句的教与学能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Quirk R.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Essex: Longman, 1985.
[2] 廖巧云. 英语实据原因句探微[J]. 外国语, 2004(4): 46-52.
[3] Sweetser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4] 牛保义. 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语法研究[J]. 现代外语, 2006(4): 338-345+436.
[5] 廖巧云, 王鲁男, 孟利君, 等. 不同类汉语因果复句通达的反应时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38(6): 1-9+157.
[6] 邓云华, 郭春芳. 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J]. 外语教学, 2016, 37(6): 37-41.
[7]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Ⅰ)[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8] Ungerer F,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9]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10] 王寅.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11] Jacobson R. Quest for the essence of language[J]. Diogenes, 1965, 13(51): 21-37.
[12] 王寅. 认知语法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