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习俗度端午

2018-06-06李翠琼

西江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龙船香囊菖蒲

□ 李翠琼

岑溪的端午节习俗既有和其他地方相似之处,也有“洗龙船水”等独特风情

“杨梅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艾草芳、龙舟忙,戏水归来饮雄黄……”一首民谣道出了端午节的热闹。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天中节、龙日节等。在广西梧州岑溪市的民间,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名称:菜豆节。菜豆节,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在这个节日里,那些白白的、青青的、紫紫的、长长的豆角,就到了丰收的时候。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驱避恶月恶日说等。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一百多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这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早。

岑溪的端午节既有和其他地方相似的做法,也有自己的特色。

悬挂艾叶菖蒲

有句民谚说得好“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来临时,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在岑溪,“插艾”并不是只插一种植物,有的人家以插艾和菖蒲为主,有的人家以插菖蒲、黄茅叶、鸡屎藤、桃叶等为主,其中以插艾和菖蒲最为普遍,但“插艾”的地方大多是一致的——或挂于门楣,或悬于堂中。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又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由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用于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会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佩戴香囊

人们在端午节也习惯佩戴香囊,传说此举有避邪驱瘟之功,也可用于点缀装饰。香囊内装有朱砂、藿香、雄黄、香药等药材。香囊外层用透气的薄丝布做成,或红或黄,颜色鲜艳。将药材装进布囊后,还要用五色丝线将布囊捆扎好,做好的香囊清香四溢、精致美观,人人都喜欢佩戴。

端午节的香囊可以捆扎成各种不同形状,或心形,或圆形,或菱形等,连成一串,十分可爱。有些人家也会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混合,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或制成花环、佩饰,用以驱瘴。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灰粽”,其做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到端午节的早晨,家家都要吃粽子。人们一般是提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在早晨食用。有陈义的《菩萨蛮》为证:“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包粽子的材料主要是山上、河边盛产的芒叶,某些乡镇也会用竹叶,统称粽子叶。粽子的外形有长长弯弯的四角形,也有像金字塔的三角形。这些粽子,一般根据内馅命名,如,放绿豆馅的叫绿豆粽,放红豆馅的叫红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其中,最美味可口的,笔者认为当属花生粽。花生粽里的馅料品种最多,有花生、芝麻、五花肉、茄子等。

在岑溪某些地方,有些家庭也会用苦京木叶、茶子壳等燃烧后剩下的草木灰加水,做成“灰水”浸泡糯米,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不但美味爽口,而且存放时间比较长。

在岑溪,端午节晚上的菜谱很丰盛。有的家庭会制作麦菜生、鱼生、煮菜豆、烧茄子、煎豆腐酿,也有白切鸡鸭。有的家庭还会吩咐小孩去“偷青”:偷葱(寓意聪明)、偷蒜(寓意通晓算数)、偷青菜(寓意“洗肠肚”)等。这个时候去“偷青”,是不会被人责怪的。

龙舟竞渡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

端午节期间,赛龙舟是民间的主要习俗。在赛龙舟前,人们会到庙宇、祠堂做祭祀活动,称为“龙头祭”。人们把即将安装在龙舟上的“龙头”抬进祠堂,由龙舟队员给“龙头”“上红”(披上红绸带),由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画上眼睛)。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向着“龙头”三鞠躬后,将“龙头”抬到义昌江边,为稍后的龙舟赛做好准备。

参赛用的龙舟外形特别美观,它的船身狭长、细窄,船头饰以“龙头”,船尾饰以“龙尾”。“龙头”的颜色分别有红、黑、灰、黄等。“龙头”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成,上刻鳞甲。有的龙舟还有彩绘,龙舟上还配备有锣鼓、旗帜等比赛用具。

在岑溪,端午节赛龙舟是一个很热闹的活动。过去,每个乡镇都会各组一个龙舟队参赛,一般有10多支队伍参赛,多的时候会有20多支队伍参赛。后来,岑溪市还有不少市直单位组队参赛。

端午节当天早上,岑溪市区的义昌江河边、南门桥河边,水汶镇的黄华河边等地方,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比赛还没开始,两岸已是欢声雷动,锣鼓喧天。

比赛时间到了,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河里五颜六色的“猛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纷纷欲争群龙之首。它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河面上鼓声咚咚,锣声当当,号子高亢。放眼河上,只见百桨翻飞,水花四溅。龙舟上的健儿们如同出征的战士,个个神采奕奕,龙精虎猛。他们整齐地用力划桨,奋力冲刺……

更令人兴奋的,是龙舟赛后的颁奖。冠军队会获得烧猪一头、好酒和奖金若干。随后,队员们会敲锣打鼓到镇上的寺庙巡游祭拜,并到祠堂里鸣谢。

洗龙船水

龙舟赛后的一项节目就是洗“龙船水”,这个习惯起源于农家。

据说,岑溪农人在端午节下河,用游过龙船的水洗澡,身上就不会起痱子,不会起“狂鳞”。“狂鳞”是农人的一种幽默说法。在农村,人们在烈日下穿着短衣短裤干活,有的人甚至光着膀子在太阳下挥汗如雨,出汗多了,人身上自然会长痱子,而且晒久了身上还会“脱皮”,这一现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起“狂鳞”。后来,端午节下河洗澡这个做法就演变成了习俗。

当然,孩子或者是体弱、多病的人,一般是不下河去洗“龙船水”的,因此他们去“狂鳞”的办法就是用生草药烧水洗澡。选用的草药有艾叶、畏草、藿香等,这些草药可以去污、化湿、防五毒,令人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龙船香囊菖蒲
趣话香囊的文化意蕴
外治疗法
——香囊佩戴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TREASURE TRAIL
室雅菖蒲清
“水草精英”菖蒲
养菖蒲
仲夏巧手做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