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2018-06-05靳宇恬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共情认知情绪

靳宇恬

摘要:共情是分享和理解他人情绪并对他人处境做出反应的能力。其中包含情绪和认知两种加工过程,二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机制。共情的差异可能直接来源于个体的主观信息和情绪加工心理特征的差异,以及共情的差异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包含激素水平和大脑机能在内的生理基础的差异,还有存在于不同情境中的社会化过程。

关键词:共情;认知;情绪;情境

引言

共情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心理现象,不仅是一种状态或能力,它更是一种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此后,科学家们据此提出了关于共情的生物学理论,认为共情起源于动物的亲代养育行为,其神经基础来源于古老的情感评估系统。在心理学看来,共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结构,从单纯的情绪感染到充分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进行自我中心的反应到做出指向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共情具有不同的层次。共情的特征是个体的情感反映了情感共享(与他人同感受),然而怜悯、同情、共情关怀的特征是个体的情感内在地指向他人(同情他人)。共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和行为,共情也可以促进利他与合作行为,因此共情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Singer和Lamm将共情的意义总结为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感受的心理过程,这也是现存的大家比较公认的对共情的解释,在很多文章中也是应用这一理论解释共情。

1共情的分类

1.1情绪共情

情绪共情由生物因素唤起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指向自己也可以指向他人。Field,Strathearn等人对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婴儿进行了研究,表明即使婴儿也会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他们会对其他婴儿的哭声感到不安,并产生更多的哭泣反应,婴儿期的传染性哭泣和自动化模仿被看作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起点。婴儿期的情绪感染具有“共鸣”的性质,婴儿更容易对和自己物理特征相近的刺激做出反应(如对和自己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个体有更多反应性哭泣),而对母亲和陌生人所做出的共情反应却没有显著差异。

1.2认知共情

人类还能依据一套概念系统和规则,以理论的方式自上而下地推理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这就是共情中认知调节的过程,即认知共情。认知共情要求个体保持自我和他人表征的相对分离,并能够灵活整合这些表征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需要共情主体将自我投射入他人所处情境中,想象或评价共情客体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神经基础为心理理论系统(包括内侧前额叶、楔前顶连接处以及颜上沟等脑区),其实质是对他人情绪感受将心比心的加工过程[4]。

2共情的影响因素

2.1主观

2.1.1同情关注

同情关注指个体同情或者关心一个处于痛苦的其他个体,而不只是共享其他个体的情绪。同情关注是在情绪感染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向他人的利他动机。同情关注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就是安慰。例如,旁观的个体走向打架的失败者,并轻轻地拥抱失败者。当你身边的人遇到伤心难过的事,你会不自主的受到感染,产生共情,去帮助询问和关心他。

许多研究发现动物之间也存在同情和关注现象。以黑猩猩为例,de Waal和Aureli较早总结分析了黑猩猩的安慰行为,结果发现,相对于侵略者,旁观者更多地安慰被攻击的受害者;相对于受到轻微攻击的受害者,旁观者更多地安慰受到严重攻击的受害者。后来Kutsukake和Castles的研究也发现,野生和圈养的黑猩猩具有打架后的都具有安慰行为。

2.1.2观点采择

有关人类的研究常把观点采择分为两种:自我观点采择(想象在他人情况下自己的感受)和他人观点采择(想象在他人情况下他人的感受)。最早,Batson,Early和Salvarani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个体被告知另一个人的困境并要求想象那个人的感受时(他人观点采择),个体出现较强的共情关怀;当个体被请求想象在另一个人的处境下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时(自我观点采择),焦虑感和个人痛苦被唤醒,同时也出现部分共情关怀。

2.2生理

2.2.1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Singer等人利用fMRI研究疼痛共情,结果表明,无论是被试自己接受疼痛,还是被暗示自己的爱人接受疼痛,被试的背部前扣带回、前脑岛、脑干和小脑都激活,而且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的激活程度与被试自我报告的共情得分呈正相关。但是只在被试亲身经历疼痛刺激时,次级躯体感觉皮质和后脑岛激活。随后,Morrison,Lloyd,Di Pellegrino和Roberts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这两个研究证明疼痛共情激活疼痛脑区的情感动机部位(背部前扣带回和前脑岛),没有激活疼痛脑区的躯体感觉部位。但随后的研究表明,疼痛共情是否激活躯体感觉皮质,依赖研究范式的不同,采用图片范式激活躯体感觉皮质。同样,Wicker证明了嗅觉的共情,Jabbi,Swart 和 Keysers 证明了味觉的共情,这些都表明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质对共情的影响作用。另外,Carr,Iacoboni,Dubeau,Mazziotta和Lenzi研究发现,前脑岛把边缘系统与镜像神经系统连接起来,在共情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例如,当观察者看到他人愤怒时,镜像神经系统自动激活然后通过前脑岛把神经冲动传递给边缘系统的杏仁核,杏仁核也被激活,从而观察者同样也体验到愤怒情绪。

2.2.2性别差异

共情在学前阶段没有性别差异。进入中小学阶段以后,共情出现了性别差异。一方面,共情的性别差异与个体自身的生理成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两性逐渐趋向生理成熟,荷尔蒙分泌增加并出现差异,其中催产素有助于情绪共情,辛丸酮则与认知共情有负相关,两性的共情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差异。因为女性的情绪共情在从童年向青少年转变的过程中提高了然后趋于平稳,但是,男性的情绪共情水平一直相对较低,而且没有發生明显的改变。这说明女性的情绪共情在进入学龄阶段以后开始显著高于男性,而且比男性的情绪共情有更快的发展速度。类似的结果在加拿大、英国、德国、新加坡、斯洛伐克等也都得到了证实。

参考文献:

[1]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77-279

猜你喜欢

共情认知情绪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