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 探求青春答案
2018-06-05张竣维宋昌泽
张竣维 宋昌泽
摘要: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掩卷沉思,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生活、工作、战斗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领袖的青年时期原来就是这样度过的,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周总理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出“学习毛泽东”的号召时说的话:“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我们的领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领袖思想;工作
在全党全军看齐追随核心、学习领袖思想的时间节点,这本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是最鲜活的教材,也是最生动的范本,让我更加全面、深入、生动地理解和认识我们的领袖,“不仅看到他们在台上作大报告的样子,也知道一点儿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内心世界”,也让我能够对照着领袖的七年知青岁月,追寻领袖的足迹,探求自己的青春答案。
那么,青春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讲道:“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春的答案很简单——奋斗。
人间万事出艰辛。审视当前与过往,最可贵的是奋斗;勾连理想与现实,最可靠的也是奋斗。
奋斗应怀初心
“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969年到1975年,在梁家河的七个年头,不长不短,却让一个15岁的青年完成了人生伟大的转折,怀揣起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村支书为了“让全村人都吃上肉”而奋斗,总书记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共享发展成果”而奋斗,从村支书一直到全党的核心,一路奋斗,风尘仆仆,几许成就,几许荣耀,正是因为“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从未改变。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讲:“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的知青岁月给了他坚定的人生目标,也给了他始终如一的初心,这是奋斗最佳的指南针。
奋斗要吃大苦
“农村过“四关”,实在不易,先说“跳骚关”,我想每一位在陕北插过队的知青都有切身体会。刚到生产队的那几天,我们几名知青身上都莫名其妙起了又紅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至于“饮食关”,主要是粗粮多,我们不会粗粮细做,加上没有油水。肚子里总觉得空空的。蔬菜很少,基本上是有什么菜下来就吃什么。那时候搞“以粮为纲”,蔬菜种的很少。农民吃的菜主要是酸菜。他们一般在秋后腌上两三缸酸菜,有白菜、胡萝卜等。”
部队里有句话讲“苦地方、远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梁家河的“四关”和北京城相比,有天壤之别,但是青年习近平却把吃苦当成了收获,这种苦难的收获,既是物质上、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心灵上的。不同年代,吃苦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我们不会再有当初大规模上山下乡的那种历练,也很少会有吃不饱肚子的担忧,但是同样会碰到“苦”的环境、尝到“苦”的滋味。作为生活在新时期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怨天尤人,必须像青年习近平那样,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在奋斗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
奋斗须沉基层
“他当了梁家河的村支书,带领大家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我一点都不吃惊。”“近平后来返回北京上学,又有了前途光明的工作,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坦的道路,下沉到基层,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扎实,坚如磐石。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就已经深知并身体力行这一点,从梁家河这个最基层开始,埋头苦干,去了解这偌大中国的运作机理,再到县、市、省,在一步步奋斗的过程中,积累了无数生动直接的经验,才能最终带领我们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我们的奋斗也只有沉到基层,扎根一线,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看齐追随核心,方能有所作为,不负领袖嘱托,忠实履行使命。
奋斗一词,在共产党人的字典中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以“永久奋斗”为题发表讲话,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改革岁月,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用实干托举起了发展这个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