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2018-06-05雷蒙蒙李辉朱家华
雷蒙蒙 李辉 朱家华
摘 要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在中学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而广大中学教师在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既是建设者、也是应用者,同时也是评价者。中学教师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双边互动的过程,实质上即是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开发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中学教师丰富课程表达、提升教学水平、顺应数字化学习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3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s widely used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ers are builders, users and evaluator.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an enhan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eveloping and us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adapting to digital teaching.
Keywords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fe-long learning
教學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教学实施的媒介。近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从方方面面变革着传统教学的形态,其中,基于信息技术集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具备开发、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和素质是新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引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方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则立足标准本位,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挑战、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重塑了物理环境和师生情感环境,甚至使学习呈现多模化、数字化的态势,学习具有了显著的非线性特征。[1]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的组织形式愈加灵活,教学更应从强调累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多元化、不以权威的观点和观念控制教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2]
新形势、新技术背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环境的改善,更是对传统教学形态、教师自身能力结构的冲击,其中,作为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数字化资源,则是造成冲击的重要诱因。在信息化教学中,云平台、互联网、课堂互动技术工具、多媒化教学软件等数字化资源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渠道变得复杂化、多边化、去中心化。这往往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组织教学,利用数字化资源环境中高共享、高密度的特点,组建学习共同体,促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优化和变革课堂教学形态,促进教育价值多元。因此,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使用阶段,也必须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技能。教师要立足对课程的深度理解,获取、加工、设计开发课程资源,实现传统教学资源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转型升级,而从教师自身角度而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需要教师能自觉地利用新技术来获取、处理和使用数字化信息,并建设和利用好数字化资源。因此,从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培养数字化资源建设意识,丰富课程表达形式
长期以来,书面教材一直是课程主要教学资源,但是,教学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吴刚平(2001)指出,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因素等。[3]《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师差异,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从两个维度加以分别,即“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二者的差别,在主观上体现在课堂的实施者——教师的个体差异,在客观上则局限于以数字化资源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上,而这类数字化资源在内容上体现为以文本、动画、影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在形式上体现为承载数字化资源并能应用于设计和开发学习活动的软件、平台、工具等。数字化资源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转化,即是数字化课程表达的过程。
教师是实现数字化课程表达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意识,理性认识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不代表资源建设者一定具备精湛而专业的技术水平,但至少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而这种信息技术素养水平体现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即是教师擅长组织、整合、加工数字化资源的水平。处在“互联网+”变革的信息化时代,其一大特征体现在各种技术工具的发展,是以日趋社会化、操作便捷、体验性好、功能强大为前提的,这也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应当擅长挖掘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并寻求与课程的结合点,擅长在广泛的互联网中梳理和整合各类资源,进行再加工,并立足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形成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特色。
其次,教师应当站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设计符合学生信息时代认知规律的课堂形式。近年来,MOOC、翻转课堂等舶来品纷纷在国内登陆,在课堂实践中,可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十九大报告强调,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受限于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并未落到实地,尤其是信息化硬件的不足,遑论如何变革教育教学。然而,“互联网+”使人们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和分析,尤其是一大批免费、开放、体验性良好的大众信息技术工具被相继开发和投放市场,极大地弥补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不均衡和不充分。教师则首要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现状,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工具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其实就是一种“互联网+教育”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借助此类大众信息技术工具,整合教学资源,可有效丰富课程表达形式,进以优化课堂教学。
2 提升教学技能水平,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从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拓宽教师获得知识的途径,减少教师从互联网大量信息中甄别和筛选资源的时间,而且有助于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便于教师从中提取适宜资源进行备课,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生命载体使课程资源具有了实质意义,作为开发主体参与课程资源的构成,作为主干力量参与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以教师作为核心而搭建的学习共同体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赖的共享和使用提供了基础。数字化时代,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愈加突出,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能力。从传统课堂到信息化课堂,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作为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性资源,教师始终承担着甄别、选择、设计、开发、应用和迭代建设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同样的,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教师要强化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提升个人专业化水平。
其次,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保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以信息技术工具为支持的,在保证硬件和软件的充分投入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则成为资源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主要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以及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理解、专业认知水平;二是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操作需求的匹配程度。通过亲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师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并能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3 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早在2006年,就有学者指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积极更新个人观念,破除传统教学形成的思维定势,重组形成个人认知结构,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创造个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的基本理念,要求中学教师应当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促进了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师发展观的转变。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与实践参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观念,就是要确立以追求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教育观,真正确立培养与自我提升并重的教育观;就是要转变那种只重视教师的一次性学习而忽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片面的专业化发展观,真正确立终身发展、终身受教育的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观。
综上,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不能能够触动教师的教学组织发生转变,更能够引导广大教师体验新技术、新环境。新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仅仅关注知识本身,而应更多地关注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数字化教学手段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数字化时代学习的特征:打破任何一个“我”的绝对权威,你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和学生在同一个虚拟环境中,共同学习发展。[5]广大中学教师在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实践过程中,既是建设者,也是应用者,同时也是评价者。中学教师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双边互动的过程,实质上即是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而如何立足多元社会的需求,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中进一步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继新等.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2]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4] 杨辉祥.网络资源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5] 朱家华.互动媒体支持下的PBL課堂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