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俗文化的流弊及重建

2018-06-05唐蓉青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莫里米奇教授

唐蓉青

人的一生要怎样度过才有意义?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体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试图回答的,就是这一古老而充满神奇的命题。

1997年,该书出版后,连续44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并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热销一千万册。1999年,同名电影在美上映,2000年一举夺得第52届艾美奖的四大奖项。该书由作者改写成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尽管只有两个演员,但却带给观众无限的感动。

该书主要讲述作为体育专栏作家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毕业十六年后,偶然从电视上看见大学时期对他期望最大的教授莫里·施瓦茨竟罹患无药可医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即俗称“渐冻症”),濒临死亡的边缘,来日无多。米奇去看望莫里教授,师生二人久别重逢。莫里教授在生命最后时刻的14个星期二的时间里与学生米奇展开了既幽默生动又触动灵魂的生死对话。莫里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为活教材,把自己对生命、死亡等最真切的体会告诉这位在自己的人生中迷失了自我、一味追求物质与所谓的成功的学生,希望通过学生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生死领悟传达给更多的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的人。

米奇将他与莫里的讨论录成磁带,记录编辑,整理成书。他俩都把它看作是“他们最后的合作论文”。莫里不断告诉米奇,他想与全世界分享他的故事,而该书正好能满足他的愿望。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讲述,充满浓郁的哲学意蕴。书中有关于生命、死亡、爱情、人生的意义等诸多话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文化的弊病及新型文化的重建。

莫里揭示当今流行文化的面貌,启发米奇建立一种新型的自己的文化,以杜绝流行文化的影响。

所谓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世俗文化。它引导人们关心身边实际琐事,如赚钱、升迁、买房,等等,而对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精神层面的探求,却漠不关心。

这种流行文化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们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进而变成世俗衡量成功的标准。

莫里说,人们的观念是“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

莫里认为,这是美国文化的主要弊病。人们对物质、权位、虚名等的追逐不断上升,变本加厉,甚至变得不择手段。

这种流行文化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并且是大规模、全球性的。因此,他呼吁,要隔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

莫里的反思,是对人类流行文化的一种告别性反思。

流行文化与人的天性是背道而驰的:一个人,明明只要保证营养就行了,但流行的饮食文化却非要把这种简单的需要变异成山珍海味、极端奢华不可;明明只要舒适即可,但流行的装璜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不可……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种流行文化的受害者:一个个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享受”变成了“受罪”,“需要”变成了“劳顿”……

米奇就是在这种流行文化的渗透下,变成了一个“世俗人”,即大多数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在布兰戴斯上学时,莫里教授的社会学课米奇几乎节节必到。1979年春天,他在布兰戴斯大学毕业。一拿到毕业证书,他就去找他最喜欢的教授莫里,送给教授一个印有字母的皮包,并承诺要跟教授保持联系,但是后来他食言了。

从布兰戴斯大学毕业,他在叔父患胰腺癌去世后放弃了做音乐家的梦想,成为底特律一家报社的记者,收入颇丰。

他曾答应妻子珍妮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工作任务繁忙,终日劳顿不已,一直未能如愿。

到第16个年头,米奇终于感觉到很沮丧,觉得自己选择的生活了无生趣,察觉到自己受世俗流行文化的迷惑,失去了独立的判断能力。

当他看到莫里的电视访谈时,有所触动。于是跟自己最崇敬的教授联系上了,专程从底特律来到马萨诸塞州西纽顿市,准备登门拜访,可是在开车去教授家的路上,他接到了制片人的电话,于是又不得不推迟会面。

与莫里教授重逢后,又过了些日子,米奇到倫敦去采访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忙得心力交瘁。成群的记者疯狂追踪着安德烈·阿加西及其女友波姬·小丝。

米奇每天的事情是与通俗小报、名人行踪和小道消息打交道。他越来越看透媒体丑恶的一面,那些版面上充斥的永远是凶杀和仇恨。这些令他获得丰厚报酬的事情,让他厌倦不已。

工作间隙,他认认真真思考了莫里的话,发觉自己的人生是在舍本逐末,找错了方向。于是,他又一次前往波士顿拜访莫里。

莫里鼓励米奇洁身自好,创造自己的“个性文化”。这种“个性文化”是建立在善念之上的“爱”与“容忍”,它是一种包含伦理道德观念的文化,而不是像流行文化那样是贪欲、自私和浅薄的产物。

童年时,莫里家境贫寒,父亲查理冷漠,不近人情,对莫里兄弟毫无抚育之情。8岁时,莫里母亲去世,后来,查理续弦娶了伊娃。是这个善良的女人给莫里和他弟弟带来了渴望已久的爱,培养莫里爱读书的好习惯。

由于幼年极渴望亲情,莫里长大后一直追求着家庭的幸福。因此,在莫里就要告别人世时,他最渴望的,不是别的,而是善与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非物质上的享乐。

米奇在长年的工作、生活中养成了过于看重金钱的陋习,他废寝忘食,忽视了情感,无暇顾及妻子珍妮。在莫里教授的点拨下,米奇终于发觉多年以来自己沉溺于职场,却忽略了生活的真谛。

米奇的弟弟彼得高中毕业后即前往欧洲,并定居在西班牙。他罹患胰腺癌,辗转于欧洲各地求医问诊,但一直极力疏远家人,拒绝接受来自家庭的任何帮助。

在莫里的反复劝说下,米奇给彼得打了无数电话,发了无数信息,只换来他坚持说他很好这样简短的回復,并且提醒米奇不要谈论他的病症。

米奇从莫里那里获得一个认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正如莫里在课上无数次背诵的那句奥登的名言“没有爱,毋宁死”一样。

米奇不断尝试与弟弟联系,最终彼得才明白,米奇联系他,并不是因为他身染绝症而怜悯他,而是想重新找回童年时两人之间的那种手足情谊。因此,尽管彼得最初是抱着强烈的自立之心,拒绝获得外人任何帮助,但是面对绝症,他也确实感到需要亲友的关怀、温暖和爱,才能帮他战胜病魔。

莫里去世后,米奇的变化是巨大的。他将莫里视为自己行动的楷模,立志改变自己的生活:看重情感,漠视钱财,不屑世俗小报,远离无聊传言。他觉得,要能够宽容地对待每个人,于人于己都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他人目标和意义的创造”,这样的人生才充满意义。

小说中,有一位叫爱迪的维修工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检查修复游乐场的设施,认为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但塔拉却告诉他,在游乐场维修,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他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人生价值所在。

人生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宏伟的事业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爱与付出,正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所以,小说主人公莫里说:“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要么爱,要么死亡。”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他人的爱。

参考文献:

1.赵冬梅.《相约星期二》的死亡主题[J].芒种,2013-10-01.

2.张红艳,吴光军.论米奇·阿尔博姆作品中的死亡主题[J].文教资料,2014-02-25.

3.余秋雨.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J].中文自修,1999(01):46-48.

4.李大艳,吴莹,张晓娟.简单·爱———《相约星期二》的生态智慧赏析[J].大众文艺,2015(21): 13-14.

5.李维.与生活讲和──评介《相约星期二》[J].中国图书评论,1999(11):49-50.

6.阎伟静,韩喜华.从《相约星期二》看莫里教授的智慧人生[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4-05.

7.吴阿玲.永远的课堂:读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J].成才之路,2010(05):84-85.

8.敏智.生活的意义———读《相约星期二》有感[J].观察与思考,2000-06-15.

9.余小凤.《相约星期二》的生态主义研究[J].才智,2017(33):208-209.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莫里米奇教授
“铲屎官”和“小祖宗”
谁是纵火犯
《莫里》
奔跑吧,“红米奇”
小兔子开博客
杰克逊家人怒斥“凶手”被轻判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