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孩子看得见未来
2018-06-05吴秀娟
吴秀娟
服装设计T台秀、课本剧展演、国学朗诵、拉丁舞演出……2017年12月19日,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农助工程东北师大研修班返岗实践研讨会在新邵县陈家坊镇中心小学拉开帷幕。开幕式上,该校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赢得与会嘉宾频频“点赞”。
一所乡村小学何以吸引这么多教育专家汇聚于此?乡村孩子又是从哪里习得这“十八般武艺”?日前,记者走进偏居于新邵一隅的这所乡村小学,探寻它发展与变迁的奥秘。
寻找乡村教育的根
“乡村教育不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它有着自己的办学根基,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路径。”2015年7月,曾志权接过陈家坊镇中心小学的“帅印”,成为这所学校的“掌舵人”。如何立足于乡村学校这个“基本点”,让教师教有所乐、让学生学有所成?这是他一直以来思考的命题。
谈及对乡村教育的记忆,曾志权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儿时的他,在一所村小念书。入读中学时,因为之前没有上过音乐课,拿到音乐简谱时慌了神,硬是将“i”唱成了“l”;因为没有做过广播体操,课间操时总是比小伙伴们慢半拍,常被老师留下来“补课”……他调侃着说自己是教育的“次品”,现如今执教一方,怎样让学生享受优质的乡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成为教育的“优等品”,便成了他扎根在心底的梦想。
其实,振兴乡村教育,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梦想。新邵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碧泉在得知学校争取到东北师大研修班返岗实践研讨会的机会时,多次下校调研,还特意让全县所有中心学校的校长都参加,抓住这个与教育名家“悟道”教育、为乡村学校“会诊”的机会。“陈家坊镇中心小学是全县乡村教育的一个窗口,而努力让农村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则是所有教育人的梦想。”李碧泉说。
从梦想到实践的过程,是一条孜孜以求的探索之路。身为一校之长,曾志权愈发地感觉到,农村学校的校长常常沉浸在日常教育教学事务的管理之中,只顾埋头做事,却很少抬头看路。要寻找乡村教育的根,就要从校园文化入手,引领学校的长远发展,真正赋之以灵魂。
“在‘正确地做事之前,先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初来学校时,他对学校的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这是一所创办于1908年的百年老校,教学质量出色,多次在全县质量检测中名列第一,在新邵乃至邵阳地区都有一定的名气。但令人忧心的是,学校的教师团队缺乏向心力和执行力,许多教师只顾着按部就班地上课,谈不上主动和创新,少了几分凝心聚力干事业的气魄。
摸清基本情况后,学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在保证教学质量优势的前提下,开启了探寻学校发展之路的思考与行动。面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询问他们眼中和理想中学校的模样;中层行政人员分组与教师谈心,了解他们对学校未来图景的展望与思考;请来县教育局机关工会主席周良才、往届历任老校长、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座谈,共同探寻适合学校发展之路……
几番调查考证之后,“崇善教育”的理念浮出水面。“教育是教人向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与善;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精神变化,使之日益完善,成为诗意的栖居、有尊严地活着的人。”在曾志权的理解中,“崇善”就是尊崇、推崇心灵仁爱、言行美好的品质,鼓励教师善育、善导、善研、善待,学生善听、善思、善学、善为,将一颗良善的種子播撒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
就这样,“崇善教育”日渐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办学理念的提炼与重构,让学校的发展有了“定海神针”,可谓是纲举目张,各项举措有序地铺展开来。有了这盏“指路明灯”,教职员工也有了更多的“精气神”。
按下教师成长“快进键”
“2015年时,全校共有教师82人,其中36岁以下的40人,50岁以上的26人,36~50岁的中坚力量只有16人……”面对教师年龄层次不协调的状况,曾志权掰着指头算了这样一笔账,“两头重,中间轻,很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这为学校的教研教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先锋”作用?先让这些骨干教师“走出去”,去看更大的世界!尽管身处偏远乡村,但乡村教师不能甘做“井底之蛙”,要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保证教学研究的前瞻性。
在课堂教学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之时,学校没有简单地照搬时下流行的教学模式,而是在确立大的方向后,放手让教学骨干自己去摸索和尝试。当遇到瓶颈时,再组织他们外出向课改经验丰富的学校“寻医问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去审视和思考,让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根植于乡村学校的教学实际,学以致用。
“但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校长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励我们‘动起来。”学校办公室主任陈媚说,那些行走与思考沉淀下来,变成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锦囊妙计”,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也变得厚重起来。凭借着农助工程东北师大研修班学员的身份,曾志权还将学校的行政班子成员“拉”了出去,云南、山东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一个人的行走,慢慢地变成了一群人的努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来到这里,成为这个团队里的“新鲜血液”。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从教育教学的常规入手,在夯实基本功上下功夫———年级组集体备课,形成周赛课、月赛课、学期赛课机制,让新进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成为教学常态;鼓励“开门办学”,组织面向全镇的课改开放周……
“课堂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执教《11~20的数数、读数》之前,青年教师吕萍萍在备课本上记下了自己的困惑。在完成个人初次备课后,集体备课接踵而至,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科任教师聚拢来,围绕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吕萍萍坦言,正是在这种集思广益的研讨氛围中,她记录、倾听、反思,真切地参与其中,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积淀为专业成长助力。
在陈家坊镇中心小学,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多年的资深教师也同样有着火一般的工作热情。“自1985年站上三尺讲台,一转眼就是33年的时光。因为把家安置在了县城,大家调侃我是‘城里人下乡,每每这时,我总是会心一笑。因为热爱,我愿意将满腔的热血献给一群又一群的山里娃……”姜彩霞老师在“30年的坚守”座谈会上回忆自己的从教时光,忍不住哽咽起来。在回忆过往的同时,她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治班心得。
“教育无他,爱与榜样。”在学校工会主席廖晓艳看来,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才有了学校的发展。从他们的讲述中,大家感受到默默坚守、甘于奉献的榜样力量;从大家的尊重与认可里,他们也愈加感受到为人师者的幸福与自豪。
给孩子精彩的童年
“一所农村小学的孩子竟能设计出这么洋气的服装!”2017年11月,在第二届校园艺体节上,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办起了一场原生态的“时装秀”,引来驻足者赞叹不已。
特岗教师侯贝阳清楚地记得,刚来校不久时,曾志权就找到她,“听说你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有没有想过把这个专业在学校里开起来?”面对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提议,最初那会,侯贝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曾志权便将他的设想来了个“竹筒倒豆子”。
乡村学校的孩子也可以有丰富多彩的童年,也可以体验生命的精彩绽放。不妨从培养一门兴趣特长开始!
于是,侯贝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老本行”。在服装设计兴趣小组的课堂上,废弃塑料瓶、报纸、桌布、海绵纸等物件悉数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慢慢地,从创意设计到裁剪制作,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作品———西瓜帽、围裙、外套……大家时常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所“惊艳”。
其实,这只是学校创建“一师一课堂,一生一特长”活动的一个缩影。教师把自己的特长上报给学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课外兴趣班,并张榜公布。学生再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班,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目前,学校共有十字绣、五子棋、电子琴、书法、绘画、乒乓球、舞蹈等兴趣小组32个。每周三下午,1800余名学生乐在其中,与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们一道踏上一段奇妙的探索之旅。
都说大自然是最有趣的课堂,学校特意开辟了一块“种植实践基地”,分设育种区、成品区、创意区,颇有专业农场的风范。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一块自己的“责任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以及记录植物的成长轨迹,成了孩子们日常的“功课”。在这里,课堂以另一种方式延伸开来。
在倾心守护乡村孩子多彩童年的同时,曾志权没有忘记,学生培养要从最基本的洒扫应对开始,从习惯养成入手。
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为生计而奔波,孩子则由家里的祖辈代为照料。很多时候,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生活上的照看,少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曾志权将这些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决定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
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是“养成教育周”。这一周,学校不教语文、数学等科目,专讲养成教育。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主题:一年级注重自理自立,二年级宣讲文明礼仪,三年级践行惜时助人……自2015年9月以来,学校不断丰富和完善系列校本教材,“陈小”学生守则、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专本新鲜“出炉”。
每天第五节课前的15分钟是学校的“午间一刻”时间。借助班班通设备,每班播放一个小视频,涵盖德育、卫生、学习习惯等方面,成为触手可及的“活教材”。这些视频资料由全体教师在网络上搜集而来,汇聚成电子素材库;班主任再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各取所需,播放视频。“德育从来不止说教这一种形式,借助形象生动的卡通视频,学生谈感想,教师做总结,孩子们在耳濡目染间习礼仪、懂规范。”班主任陈宇三参与其中,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与改变。
“看得見的成长,看得见的幸福!”陈家坊镇中心小学一以贯之的办学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在乡村学校生源不断流失的大背景下,许多父母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学生不断回流,甚至连周边村镇的学生也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