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8-06-05熊芸芸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导图教师应生物

熊芸芸

思维导图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典型、最受认可的一种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贯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合理的色彩元素、不同的图形为基础,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知识探索的有效性,从而为保障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专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加大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创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运用意义

思维导图是当前被广泛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备高效性、逻辑性与系统性等多种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接受,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由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Tony Buzan(东尼·巴赞)创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记忆、发散思维、学习的一种具体化放射性思考方式。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为基础,将不同级别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关层级或者相互隶属的图展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用颜色、图像等建立起良好的记忆链接,充分调动学生左右脑机能,合理运用记忆、思维以及阅读规律,激发学生大脑无限的潜能。具体而言,思维导图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图形,可完整展现出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中心点;二是主体主干图,呈现出放射状,由中心扩散至四周;三是思维导图的枝干部分的关键信息,能够联想到线上其他图形或者中心词;四是不同分支在汇集起来之后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结构图,多为树冠这一表现形式。

2.思维导图的运用意义

首先,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大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而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知识学习的主体,能够自主探索生物知识,可有效转变教师课堂角色,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思维导图中的教学元素,有利于丰富教学活动,如在开展实验课时,教师可利用洋葱等学生熟悉的实验材料,分析其不同位置的特征,帮助学生构建起实用的思维导图,并带领学生动手实验,科学整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提取叶绿体色素”等实验,从而提升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其次,思维导图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思维導图新型教学模式以生理学、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记忆知识点,可有效探索生物知识领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从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利用思维导图,如常见的S型曲线数量关系图等,开发学生生物学习方面的潜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将思维导图创新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协调好生物理论与实践学习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将思维导图贯彻在课堂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课堂中来,为提升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创造更好条件。

1.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环节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合理的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环节。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根据生物学习的特征,对其教学内容与课堂进行预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生物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游戏法等,将思维导图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如在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教学情境:首先,为学生播放“夜空中萤火虫漫天飞舞”的短片,视频长约3分钟,在视频的最后,提出以下三个问题:①萤火虫体内发光的生物学意义在哪?②萤火虫体内存在特殊的发光物质吗?③萤火虫发光过程中会有能量转换的现象吗?要求学生按照分层级的方式将答案写出来,最后用树状图的方式连接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思维导图的构建难度等因素,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消除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恐惧,使其体会到使用思维导图的乐趣,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特别注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思维导图图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ATP,明确ATP等基础概念,避免学生出现概念掌握方面的问题。

2.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活动环节

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活动中,主要是指应用在课堂小结中,仍然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为例,学生在学习完该堂课时,其知识结构是较为破碎、分散的,缺乏系统性,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未明确,如果不加以整理,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而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结,根据层次、级别的分类方式,从ATP的概念入手,推到ATP的用途,包括ATP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机械能等,形成基础的知识结构树状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在课堂小结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复习知识,传统的生物课堂总结方式较为枯燥,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较差,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思维整合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细胞的基本机构”的知识后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知识划分为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壁、细胞骨架、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等模块,构建合理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掌握不同结构的成分、作用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思维导图本身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概念,教师不可用单一的思维导图方式禁锢学生思想,而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参与到思维导图学习过程中,从而提升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其次,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思维导图思路时,教师不可一味否定,而须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学生提出的思维导图观点在知识正确的前提下,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探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生物领域,在思维导图的支持下,创新生物学习模式,提高生物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最后,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魅力,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生物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使其在思维导图中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运用生物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思维导图作为新型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认可,高中学校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思维导图软件,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导图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努力拓宽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思维导图式生物教学情境,将其应用在备课、教学以及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理顺生物知识网络,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与答题模式,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猜你喜欢

导图教师应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12话 完美生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