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
2018-06-05王久芹
王久芹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山东日照 276826)
地图即是直观教具,又是知识来源,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知识都要通过地图才能表现出来,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读图、用图、分析图、绘制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地理学科的具体体现。
一、培养读图意识
读图意识是画图、用图的原动力和兴奋剂。只要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学生才会去认真读图、画图、用图,从而重视地理图像。
1.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像图表材料,不让它们成为摆设。其实教材上的图像类型十分丰富,平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上的各类图像图表,让学生形成“左图右书”的地理学习习惯,并且强化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灵魂”意识,使学生看到地理课本或其他书籍,第一眼应该是读图的习惯。
2.选取一些典型地理图像,充分挖掘图中的信息,经常用图像来说明和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图释文、以图释图、以图解题。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哪一幅?
“深山藏古寺”描述的是四周群山环绕的自然地理环境。这题就是需要根据等高线的形态来判断地形状况。D项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符合该意境。
3.注重地理图像语言的储备
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常见的有经纬图、光照图、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区域分布图、统计图(坐标、扇形、饼状……)、示意图、景观图,每一种图像都有相应的图像语言,只有掌握了这些丰富的地理图像语言,并且理解这些地理图像语言的内在关系,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地理图像的读图与析图。其实许多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地理图像来呈现并形象展示出来。
例如黄河“凌汛”知识的落实,从知识本身来说,学生比较难理解,如果辅以图像去落实,给学生以图像语言(如下图),以后学生遇到类似的图像,他们读图析图速度与准确度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画了一幅凌汛示意图讲解了这个难点,我以宁夏河段为例,初春时,河流开始解冻,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跟B河段相比,A河段的冰较早融化成水,而此时B河段还是冰的状态,这样A河段的水挟带冰块流向B时,受B河段冰的阻挡,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地理图像来落实地理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地理图像语言,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读图能力。
二、培养画图意识
1.在课堂中设立画图活动
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画图活动并且在实施这些活动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演示和实验。动脑是让学生回忆和想象,通常采用空间漫游法,让学生回想和再现观察的地理现象,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图象。动手也就是手绘草图,通过绘草图的方式来巩固观察和识记的结果,以达到精确化程度。动口就是评图,学生通过互评和师评来评价自己所画的图。阅读和绘制简易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前提,也是地理学习的学习效果体现。一个学生能够做到随手画出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并能大致勾勒出经纬度和主要的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是学生终身地理素养的体现。
2.设立一本画图专用本
让每个学生设立一本专用画图本,要求学生将课本出现的图形和教师布置的画图收集在这本画图本上,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将画的好的作品利用墙报展示出来。下面是学生画的中国地势图,中国行政图。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和结果,还会自然养成画图的习惯。
3.在课外开展地图制作活动
在课外开设地图制作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情况布置小组成员绘制校园平面图;中国及世界区域地图轮廓的描绘;学校所在乡、镇、市的简易地图绘制:居住小区地图或是家庭物品陈放平面图等,这些地理制作作品具有实用价值,可能是生活用品工具,也可能是教育学习用品。另外,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三、培养用图意识
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地图的重要性,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用图意识。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图意识
教学中要以各种形式大力培养学生的用图意识:利用中学生爱看图的特点,以地图设计教学情景,多以地图展现知识,推护左图右书”,多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图习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地图,如让学生在地图上从家乡出发,设计旅行路线,让学生感到地图“有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进行地图知识竟赛,找地名比赛,如在地图上找出家乡的位置,看谁找得快。画图比赛,如画澳大利亚区域图轮廓、中国轮廓图、世界轮廓简图、黄河,长江干支流图,看谁画得像。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评价方式作改革,平时的填图、画图作业,地图竞赛活动在成绩中要占一定的比例,考试中增加开卷形式,允许学生查阅地图册,重点是考核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学生作品如下:
2.强化版图意识
版图概念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直到秦汉,都有属国必须献版图的制度。献版图就是献江山,“版图”一词以后就延伸为国家的祖域。国家版图体现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也事关国家安全问题。地图测制来之不易,问题地图和盗版地图回避法律、技术质量的监管,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使用问题地图和盗版地图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很大危害性。在地图教学中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地图、版图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国家版图,规范用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读我国的各种地图,一定要对我国主权的班界及有争议的管辖界线特别指出,不能掉以轻心。如钓鱼岛、南海诸岛等要在图中特别标明,并画归我们的疆界,不能不标或标错。对于外国地图,对各国国界的划分表明了我们外交的认识和态度,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分界,克什米尔地区的未定国界,不管是我国还是世界地图,都特别要注意这种有争议的地方的判读,强化学生的版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