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

2018-06-05钟淑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钟淑萍

(广东省兴宁市龙田中心小学 5145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尤其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与实际的数学知识教学既存在较大的差别,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属于小学阶段同步的教学内容。现阶段,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的基本教育任务。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地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让学生全方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1]。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其主动性

受小学生自身的年龄与心智影响,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导致其思维状态处于被动状态,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促使其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组织,保证教学语言诙谐幽默,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趣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探索,遇到复杂难懂的知识时会积极进行探讨与解决,而不是回避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素养,全方面发展。例如,在某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氛围不佳,部分学生目光并未注意在黑板上,此时,教师说:“有些同学是长时间看我看厌烦了吗?怎么都不看我了呢?”通过该句幽默诙谐的语言,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又将不专心听课的同学注意力进行了集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思维的启发,灵活应用问题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是教师,但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将学生的一部分注意力进行分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应用问题进行教学引导,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以校园内的一棵大树为例,在不将树截断的情况下,问学生怎样才能求出这棵树横截面的半径,并要求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探讨与交流,进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2.进行多角度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受小学生自身的年龄影响,其自身的心智与思考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并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变通能力。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进行合理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灵活进行学习,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中,部分数学题存在多种解题方式,多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深和了解。如:某例题:一辆汽车从地点A走向B,当走了全程的时,汽车距离B还有10千米的路程,问地点A与地点B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求出答案。部分学生选择利用线段图进行分析解题;部分学生利用方程进行解题,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促使其灵活应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转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将由传统的教学主体转变为引导者,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减轻学习压力,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全方面发展,以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2]。

3.积极进行实践练习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独创性。

单一的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不能促使小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敏捷性,对于学生的以后学习与发展,效果不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进行实践练习,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该部分学生处于升入初中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思维敏捷性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可以选择合理的习题进行练习。

(1)进行一题多说,说中促思,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多创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思维的过程和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之,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精确。所以,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这句话,你还可以怎么说?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以下多种不同形式表示男、女人数的关系:

①把女生人数看作4份,男生人数3份,,全班人数7份,女生比男生多一份。

③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④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⑥女生比男生多

⑦男、女生人数比是3:4……。这样,学生在解答时,就能迅速地从不同角度分析,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在拓宽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探寻出创新解法,强化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2)进行一题多解,解中寻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2:3,已修了30千米,求这条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学生的解题方法有: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灵活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进而促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积极对数学进行探索,提升教学效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以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1]王泽勇.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4):10.

[2]张永.让数学精彩思维在等待中绽放——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6,(11):16.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