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 影

2018-06-05

作文新天地 2018年14期
关键词:西东诗社学子

片名:《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导演:彼得·威尔制片国家/地区:美国上映时间:1989年

乔布斯说:“要有勇气追随你的心灵和直觉。它们会知道你真正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死亡诗社》正选了这样的主题——“听从内心的声音”和“追求真爱”,而在电影史上经久不衰。故事中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基汀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学校的禁令,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基汀老师、基汀船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留在每个人心里。

当那个气度非凡的老师基汀第一次走入我们视线的时候,一种独特的睿智、风趣、深刻和诗意的气质透过屏幕,让我们如沐春风。在他的第一节课上,他让同学们记住了一句话:Seize the Day,同时他还诗意地嘱咐同学们,要用惠特曼的诗句来称呼他:“噢,船长,我的船长。”那种恬淡的风度让我们也看到了他的过去,他曾经激情荡漾的青春,他用这种曾经审视着周围的孩子们,看着他们懵懂的追求,他所做的,是在引导、帮助他们及时找到青春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迷惘中突围,帮助他们抓住人生最精华时刻的每一天。我甚至开始羡慕孩子们置身其中去享受那种春风化雨的感觉了。

片名:《无问西东》导演:李芳芳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上映时间:2018年

早有耳闻它是一部向清华大学百年纪念献礼的电影,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和物都与清华大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试问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能够考上清华,答案基本肯定,没几个。可是“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样真实的青春,这样肆意的信仰,相信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

第一个故事,国文、英语满分,物理不及格的民国时期清华学子,因为学霸都选了理科,所以也选了理科,最后听从内心的真实,改选文科。第二个故事,国难当头清华经历着西南联大时期,作为富家独生子的清华学子,在遵从孝道与报国从军之间反复徘徊,最终当他看到遭遇轰炸流离失所的妇孺,听从内心的真实,毅然从军,当他最后开着飞机撞向敌军军舰时只留下一句“妈妈,对不起!”第三个故事中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清华学子,他从来都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当他有所爱的人时,他毫不犹豫拒绝了去导弹研究所工作;当他所爱的人遭遇困难时,他不怕牵连一路用爱托住她;当他因为导弹研究核辐射掉发时,依然能够微笑面对。第四个故事中改革开放时期的清华学子,服务于外企的高管,想要帮助困难的四胞胎家庭又怕被长期拖累,想要报复拿自己当垫背的前上司又有所犹豫,他在世俗得失之间计较着,最后听从了内心的真实,得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

那一幕最动人,西南联合大学时,简易房外,春城的春雨倾盆,屋内漏雨,老师讲题,学生们因为雨声太大听不清,老师不断耐心重复,学生无比专心听与问也是徒劳,于是老师扭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列字,屋顶渗漏的雨水落在他肩上湿了一片,他写完字后就端坐在椅子上,黑板上写着:静听雨声。教室突然安静,打开临近的窗户,外头春水旁渔翁悠闲地垂钓,那个来自于外国的体育老师马约翰带领一大帮清华学生在春雨中跑操。就是这一群老师和学生在警报响起时拎着恐龙化石一起逃,在荒郊野岭教授泰戈尔和元素表,优雅无畏,立德立言,那是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是春风十里,无问西东。

猜你喜欢

西东诗社学子
玉泉学子收获音乐梦
诗社撷英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诗社撷英
漫话西东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家传豆腐脑助留美学子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