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传染科肝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6-04穆春雯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科中西药

穆春雯

【摘 要】目的:为了验证传染科肝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我院的治疗水平,开展肝炎的治疗的实验研究。方法:选取肝炎病例166例患者作为实验的材料,将其分为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其中治疗组乙型性肝炎43例、甲型肝炎20例、丙肝16例、其他肝炎4例;对比組乙肝45例、甲肝18例、丙肝15例、其他肝炎5例。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极低,可作为实验样本。在治疗组的质量中采用中西结合的药品进行治疗;对比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经过一个疗程后验证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中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患者62例、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对比组同样经过一个疗程过后痊愈患者41例、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20例,无效患者8例。结论:在传染科肝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要更好的优于只采用西药的成果。

【关键词】传染科;病毒性肝炎;中西药

【中图分类号】R51.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传染科肝炎主要就是具有传染性的肝炎疾病,其中主要包括的就是病毒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甲肝的比例最高,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较高能够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和病毒携带者公用一个水杯、或者餐具消毒不合格都有可能传染上肝病。肝病的治疗方面,一般的医院才用西医的治疗方式,通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对肝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病毒性肝炎的质量中,中药的药物效果较差起效较慢,治疗效果较差。但是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效果如何,很多医院都没有尝试过,因此我院探究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并与常规的治疗方式作为对比。

1 设备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全年传染科肝炎病例166例患者作为实验的材料,将其分为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其中治疗组乙型性肝炎43例、甲型肝炎20例、丙肝16例、其他肝炎4例;对比组乙肝45例、甲肝18例、丙肝15例、其他肝炎5例。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极低,可作为实验样本。

1.2 方法

在治疗组的质量中采用中西结合的药品进行治疗;对比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经过一个疗程后验证治疗效果。我院采取的中药为健脾疏肝汤其配方为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西药两组实验组的相同都是采用常见的肝炎治疗药物拉米夫定(贺普丁)。该药品问世时间很长,疗效较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是被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药物。

2 结果

在治疗组中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患者62例、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对比组同样经过一个疗程过后痊愈患者41例、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20例,无效患者8例。

3 讨论

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比只采用西药治疗肝病的效果要好很多,仅在一个疗程过程中治疗组痊愈患者以及到达62例,而一般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治疗仅为41人。由此可见中西结合的方式能够增加疗效。

对于为什么中西结合的方式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更好的效果我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科肝炎的致病机理,传染科肝炎一般都是由病毒性肝炎引发的,病毒性基本的治疗使用西药的效果更好,因为西药是阻碍病毒的防治能力,利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妨碍病毒的合成,然后通过人类的自身免疫细胞浆病毒进行清除。是从病原入手的治疗方式,所以疗效快。治疗效果较好。而采用中医的方式质量则是另一条质量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肝胆的活性,促进自身的免疫能力以及肝细胞活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中药不会对病毒的繁殖产生较大影响,而是增加了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疗效较慢。

急性肝炎的治疗前期休息和减少运动是主要方面,在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锻炼。在肝功检查恢复正常水平的时候就可以恢复正常运动,同时最好在出院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在进行工作。防止过度劳累让病情复发。在肝病患者的饮食方面,应该避免油炸和高热量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不宜暴饮暴食。同时饮食中应该符合维生素,维生素能促进人体的免疫细胞生成,有利于疾病的质量。摄取必要的脂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过多防止肝功能受损。抗病毒治疗是针对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疗法,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该严格控制食品的安全,同时对于患者使用的水杯和餐具,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的传播。中药治疗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蓝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营养应高蛋白饮食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对于疾病的预防应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1.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分钟;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参考文献

蔺咏梅1,杨雪亮2,叶峰2,张曦2,孔颖2,唐甜甜2,张健2,蔺淑梅2.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彭斯霞.解毒利湿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09)

张千娥.山楂大枣黄芪方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药材.2014(10)

田发勋.丙型肝炎46例采用普通干扰书治疗效价比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03)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炎传染科中西药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传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探讨
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
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