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2018-06-04蒋小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点

蒋小玲

【摘 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调查分析三起聚集性疫情46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针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扩散。结果:本调查研究46例,传染源4例,占比8.69%,有明显传染源接触史的28例,占比60.86%,经随访研究的感染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疾病;特点;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R183.3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2-0-01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或者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分泌物直接或者间接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以造成传播,而人群普遍易感,因此控制难度十分大。本研究通过分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分析从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调查核实临桂辖区内发生的三起呼吸道传染病,其中临桂区某中学的一起流行性感冒34例,临桂区某幼儿园一起流行性水痘11例,及散在发生的一起甲型H7N9禽流感1例。经调查核实这46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4~15岁,平均年龄为(6.5±2.3)岁;病程1~12d,平均病程(3.0±0.8)d;

1.2 方法 通过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制定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如下:(1)加强身体锻炼:对于易感人群应鼓励其进行积极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机体免疫机能,做好自身防护,积极预防疾病发生。(2)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由于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易感人群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前进行疫苗接种,积极控制疾病发生。(3)加强环境卫生:呼吸道系统疾病可通过密切接触、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应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合理的空气流通性,定期进行室内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消毒,地面、桌椅用含氯的消毒剂进行擦拭,预防细菌滋生和传播。(4)隔离传染病源:一旦局部区域爆发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减少周围人群与患者的接触。(5)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旦患者发现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应立即接受检查,积极对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强化感染者的疾病知识,提高感染者的自我管理能力。(6)强化三级预防措施:①一级预防: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加大对疾病的宣传力度,做好相关健康宣教工作,做好室内消毒和通风。②二级预防:在相关医院内设立疾病预检分诊台和发烧门诊,对于疑似病例进行积极诊断,划分相关的污染区域、清洁区域及缓冲区域,对相应区域进行积极监控,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③三级预防: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预防疾病蔓延扩散。

2 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46例调研对象中,成为传染源4例,占比8.69%,有明显传染源接触史的28例,占比60.86%,经随访纳入研究对象的感染者均经治疗后全部治愈。

3 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发病率极高,因此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疾病特点可明确疾病的传播特征,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阻断疾病传播和蔓延。通过分析46例研究对象的疾病特征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病原体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可能诱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传染源: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动物与人等方式传播,隐性感染者及病原携带者传染的传播危害更加隐蔽,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广泛,因此在疾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1]。(3)传播途径:①微生物传播: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虽然多数微生物不具有致病能力,但当患者免疫力低弱时,少数的致病微生物可趁虚侵入人体而诱发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在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由于空气流通不畅,病原微生物数量会急剧增加,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给其他人,最易引起暴发的呼吸道传染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猩红热、水痘等。②直接接触传播: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主要途径之一,一旦某个家庭成员患病,与之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增加患病概率。③间接传播:间接传播以分泌物传播和排泄物传播最为广泛,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由于包含大量的病原菌,若病原菌附着于公共用品或弥散于空气中则会增加易感人群的感染率。前几年盛行的埃博拉病毒就是通过接触患者体液或直接接触感染者发病,因此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需做好自身卫生管理,同时易感人群需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2]。(4)易感因素: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其中主要包括老年群体、婴幼儿群体、其他患病群体等。(5)流行特征: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好发于春、冬两季以及交替时节,春、冬时节和季节交替时人体对气候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更加敏感,当呼吸道感染疾病处于蔓延和扩散时会大大增加易感人群的感染几率[3]。另外,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受环境及地理区域等因素的影响,潮湿、温暖区域更适于细菌等微生物增殖,而寒冷干燥区域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降低,但寒冷天气人体的机体免疫力又会降低,因此寒冷的气候变化同样会增加呼吸道传染疾病感染的概率。总之,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流行特征相对复杂,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结果,因此在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时应因时、因地制宜[4]。

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咳嗽、发热、流涕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做好疾病防控。本研究通过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次调查研究的46例调研对象中,成为传染源4例,占比8.69%,有明显传染源接触史的28例,占比60.86%,经随访纳入研究对象的感染者均经治疗后全部治愈,上述结果提示在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时需根据疾病的特点,明确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流行特征、传播途径等指标,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染人群做好充分保护,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可诱发流涕、咳嗽、发热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5]。由于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此在季节交替时节和呼吸道高发季节应注意预防疾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针对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做好隔离,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次数和时间,彻底切断传播途径。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必要时可给予疫苗接种。另外,老年人和儿童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在疾病高发时节应做好该类人群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梁初林,蒋春燕.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6):2927-2928.

郭爱民,张莉.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A2):39-40.

謝宇飞,顾华.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71-173.

徐振生.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124-125.

吴琦芳.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049-5050.

猜你喜欢

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