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手指操创编路径研究

2018-06-04杨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神经系统

杨丽君

【摘要】文章从手部的运动规律、音乐材料选择的视角进行幼儿手指操创编的探究,通过对上肢运动规律的深度剖析,为选择适合幼儿手指操的基本动作提供依据,同时丰富教师的手指操创编思路,提高专业能力。

【关键词】幼儿手指操 手指操创编 运动规律 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手指操,即手部的韵律操,是一种将活泼有趣的儿歌或童谣与形象的手部动作相结合的活动类型,具体是指通过前臂、腕关节、指关节等部位的运动所形成的有韵律的组合活动。结合手指操的基本含义,在探究手指操创编途径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方面需要结合幼儿上肢手部动作的发展规律,找出手指动作的种类与运动方式,另一方面应与音乐节奏训练的方式相联系,探索动作和音乐相结合的有效训练方式。

一、根据上肢运动规律进行手指操创编

1.前臂遵循由近及远的发展规律,即由肘关节发展到腕关节

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规律之一,由近及远,由躯干向四肢发展,手指操的创编同样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手指操的概念以及活動的部位,早期幼儿手指操创编应以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活动为主。

根据肘关节部位的骨骼构成以及前臂和肌肉附着的特点,肘关节运动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屈肘与伸肘;前臂的关节构造中,桡骨与尺骨的位置关系允许前臂旋转活动,即旋后(掌心朝上)、旋前(掌心朝下),例如日常生活中刮胡子、抓物品等都需要旋后、旋前动作的参与;腕关节包括八块腕骨,腕骨与腕骨之间也有诸多小关节,在各关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下,腕关节能够完成的动作较多,包括屈曲、背伸、桡偏、尺偏以及以上动作的组合环转运动,手腕前后摆动即为腕关节的屈曲和背伸,手腕左右摆动即为尺偏与桡偏,由于前臂骨结构中桡骨远端的关节面向尺骨方向倾斜大约25度、向掌侧倾斜大约10度,因此腕关节的尺偏活动(向小拇指方向摆动)明显大于桡偏(向大拇指方向摆动)、屈曲运动显著大于背伸。

手指操创之初,应以肘关节、前臂、腕关节的活动入手,遵循由近及远的动作发展规律,逐步开展从肘关节到腕关节的手指操活动。首先应选择肘关节运动,手指操创编以屈肘、伸肘动作为主,可双肘同时屈或伸,也可交替进行,除此之外,增加肩部大臂动作丰富手指操活动;其次过渡到前臂运动,创编以旋前、旋后动作为主,掌心朝上即为旋后,掌心向下即为旋前,可双臂同时、可交替进行,也可结合肘关节的动作开展屈、伸、旋前、旋后的组合运动,同时包括肩部大臂动作;最后过渡到腕关节运动,创编以屈曲、背伸、尺偏、桡偏、环转动作为主,也包括双腕同时或交替运动。腕关节动作也可以再次分解,只有在屈曲与背伸、尺偏与桡偏动作基础上才能进行环转动作,在动作幅度选择上注意结合生理特点,不能过渡进行背伸、桡偏动作,同时结合之前的前臂、肘关节、肩部、大臂动作进行手指操创编,动作依次累加。

2.手部遵循由尺侧向桡侧发展的规律

从骨骼构成来看,前臂主要由尺骨和桡骨构成,位于前臂外侧, 大拇指一侧的称为桡骨,位于前臂内侧,小手指一侧的称为尺骨,也是前臂两根长骨中较长的一骨,手部动作遵循由尺侧向桡侧发展的规律,即从小拇指侧向大拇指侧发展的规律。

从婴幼儿抓握动作发展来看,3个月大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钩子式”抓握,即腕关节和小拇指测用力,整个手部像钩子一样,五指不能分开;5个月大的婴儿尝试“全手掌式”抓握,即五指同时用力,一把抓;6~8个月的婴儿“饶侧”抓握,即以大拇指侧为主要发力点,带动前臂旋转抓握或抓捏;9~10个月发展为“手指抓握”,即大拇指与食指対指捏物。这样的抓握动作表现顺序也正是由尺侧向桡侧的发展规律。除此之外,婴幼儿手骨的发育年龄表现也印证了手部由尺侧向桡侧这样的发展规律。从手部X光透视图来看,2岁幼儿的腕关节主要包含头状骨和钩骨,主要起到支撑手部结构的作用;4岁时,腕关节手骨发育长出三角骨,位于尺侧;5岁手骨长出月骨,也位于尺侧;7岁手骨长出手舟骨,位于大拇指桡侧。由钩骨向手周骨的手骨发育顺序也遵循了由尺侧向桡侧的发展规律。

由于婴幼儿早期以抓握反射为主要的手部动作,而有意识的放开物体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控制完成的,因此换句话说,手指屈曲的动作将先于伸展动作而发展。结合以上的规律,进行手指操创编时,手指部位动作选择应从尺侧开始:先由尺侧手指屈曲依次到桡侧手指屈曲,再由尺侧手指伸展依次到桡侧手指伸展,例如:“手枪”的造型幼儿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小拇指、环指、中指的同时屈曲来模仿“手枪”的“扳机”。从尺侧向桡侧的依次屈、伸并不意味着每根手指的单独运动,由于受神经的支配,手指之间的配合也变得各不相同,例如:同时屈曲小拇指、环指就易于单独屈曲小拇指。

3.手指之间的配合受神经控制,同一神经下的动作易于不同神经控制下的动作

人体各个部位所能做出的动作是受相应的肌肉群所控制,而肌肉又是受对应的神经所支配,因此,手部神经的种类与分布将直接影响手指与手指之间的动作关系、难易程度和灵活性。

上肢臂丛臂丛神经有很多,而从肘关节到指关节,主要包含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三个神经分支: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到肘部和前臂处发出许多分支,主要支配部分前屈肌、旋前肌以及附近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桡侧屈腕等动作。在手掌拇指根处,正中神经发出一返支,进入鱼际,完成拇指屈曲、拇指内收、外展、对掌运动(即対指动作),正中神经还发出一皮支,支配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及这3个半指背面末两节皮肤。手部肌肉分为内在肌和外在肌,外在肌又分为外在屈肌和外在伸肌,主要支配手指的屈、伸动作,内在肌支配手指的精细动作,例如対指、捏物,由于正中神经主要支配除桡侧手的外在屈肌和部分内在肌,因此该神经下的主要动作包括肘部前臂旋前、桡侧手指屈,大拇指内收、外展,对掌运动;桡神经,分为深、浅两支,深支支配伸肘、伸腕等动作,浅支支配手背桡侧2个半手指近节皮肤及关节,由于桡神经支配手指外在伸肌,因此该神经下的主要动作包括桡侧手指伸展、伸肘、伸腕等;尺神经支配手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皮肤,也分为深、浅两支。深支支配对掌等精细动作,浅支支配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由于尺神经主要支配掌心尺侧手指好玩手背尺侧手指,因此,该神经下的主要动作包括等尺侧手指屈、伸等。

选择手指操手指关节动作时,需根据手部神经分布特点进行,同一神经下的动作将易于不同神经控制下的动作,先发展成熟起来的神经,其支配的动作灵活于后发展起来神经所支配的动作。例如小拇指和环指同时屈、伸动作相比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屈伸更容易,而且小拇指与环指的动作更灵活,原因在于小拇指与环指屈伸动作都受同一神经尺神经的支配,而拇指与食指屈曲时受正中神经支配,伸展时受桡神经支配,一条神经控制的动作灵活于两条神经控制的动作,再加上手部抓握是从尺侧向桡侧发展的,先是抓握反射,后发展为有意识放开,因此三条神经的成熟和敏感性应该是先尺神经,其次正中神经,最后桡神经;再比如対指动作,大拇指与食指対指较灵活,大拇指与其余三指対指次之也是這样的道理。中指在五手指中的动作最为笨拙,它不仅受尺侧尺神经控制,也受桡侧绕神经控制,同时在屈曲时还受到正中神经的控制,因此综上所述,在进行手指操创编时,应按照先同一神经手指同时做,后同一神经手指分开做,最后不同神经首手指配合做这样的规律安排手指动作,最终起到帮助幼儿灵活手指、促进大脑发育,提高神经敏感性的作用。

二、根据幼儿对音乐的接受能力水平进行手指操创编

1.节奏感知由易变难

手指操不同于手指活动,它更强调的是韵律节奏感,因此在进行手指操创编时除了遵循手部动作发展规律以外,还需要对节奏感训练方面有所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区别手指操与其他类手指活动。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根据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知能力的发展规律选择对应的手指操音乐类型。

常见的音符包括四分、八分、二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其中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相当于我们的平常的走路速度,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相当于我们的小跑步速度,因此四分、八分音符对于初步感知音乐的幼儿来说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他们可以通过基本的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以一个适合幼儿掌握的节奏速度入手,同时向两端选择,时值较长的二分音符和时值较短的十六分音符,以及时值变化的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都可以作为节奏的选择依据,有了节奏选择规律,就有了手指操背景素材的来源,对于有旋律的音乐来说是这样,无旋律的童谣也是这样。

2.音乐结构由简入繁

曲式结构作为音乐的另一大元素,对手指操创编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结构简单短小的,对应的动作选择、动作创编就变的容易,结构繁复多变的,对应的动作选择、动作创编就变的复杂。例如《两只老虎》儿歌,它是一段体儿歌,结构简单,歌词重复,乐句数量少,并且每个乐句的长度短小,对应的手指操创编时只需要少量的动作,按照乐句变化动作即可,这样的创编显然易于两段体式、歌词复杂、乐句数量多的《蓝精灵》儿歌下手指操的创编。因此在音乐结构选择上,按照由简入繁的规律,先选择短小工整、乐句数量少、乐句长度较短的儿歌,后选择繁复变化多、乐句数量多、乐句长短较长的儿歌。

在有动作类型、音乐选材基础上进行手指操创编时还应考虑动作的变化方式和组织形式,同一动作的不同姿态、幅度、力度和方向,按照一定顺序规律组合动作,例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回旋式等,都可以成为手指操的创编思路。无论是哪种创意,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在手指动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了这个核心,一切创编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白丽敏,姜国华.神经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

[2]丁自海,王增涛.手外科解剖学图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

[3]封飞虎,凌波.运动生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学大学出版社,2016.7.

[4]刘树伟,李瑞锡.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

猜你喜欢

神经系统
环境空气中CO对健康的影响
基于“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
浅析神经系统对小学低高年级教学的影响
壮药积雪草主要化学成分及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浅议感觉器、神经系统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
“神经系统”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的教学体会
打造全人类的“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