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
2018-06-04曹兵
曹兵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国的高中教学活动在开展时加强了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关注,并寄望以此为基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目前,各高中在开展体育教学作业时加强了对于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实现学生体能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中 体育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04-02
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在开展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的状况,故而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降低,不利于学生体能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层教学,确保其能够更好的接受体育教学内容,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1.高中生的体能素质不一
目前,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分配不平均以及教学理念的不同,导致高中生在初中阶段未能够接受良好的体育教学,最终导致高中生的体能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师依据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终会导致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降低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人才培養的需要
事实上,我国的高中生面临高考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体育生的道路。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体育生高考的目的,培养综合性强的人才,而分层次教学方法则能够进一步迎合这一趋势。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学习体育目的的不一样,故而导致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定位,并借助分层教学法,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实现学生体育素能的提升,并让一心想走体育道路的学生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措施
1.教学对象的分层
高中教师利用教学方法借助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随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次的学生具有体能素质强,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强的特点。中层学生为体能素质一般,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下层的学生为体能素质差,不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进行动态的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往往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总而言之,这种教学目标的分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由此带动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过程分层
在进行教学内容分层作业时,体育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并就学生的问题进行备课。这一措施的采取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一般情况下,高中的体育教师需要立足于中层学生的教学状况对高层的高中生进行拔高的体育教学,并加强要求,确保其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在对低层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进行鼓励、指导,并优化调整授课速度,从而由此提高各层次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接受能力。
此外,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作业时,教师仍旧需要注重分层次教学,并布置难度较大、技巧性更强的体育训练项目给高层次学生,从而引导其对于相关操作的掌握。而在对中层学生操作的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其对体育项目进行一般性训练,从而由此实现对于自身体育素能的巩固。而对于低层学生的教学,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增加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
事实上,教师在利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通过互相鼓励、指导以及合作的方式加强其之间的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 总的来说,上述方式的具体落实能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还实现了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并由此实现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各项教学效益以及质量的提升,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的高中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高中生的体能素质不一、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就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措施(教学对象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增加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笔者认为,随着相关观念的转变以及措施的落实,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更高的教学效益的取得,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梅.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173.
[2]谢开华.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52+54.
[3]马成林.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5(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