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研究

2018-06-04马燕付志高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心理干预大学生

马燕 付志高

【摘要】雖然当代大学生处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但社会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各种压力,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沙盘游戏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在保护和自由的状态下营造一个环境,通过人的创新思维,借助沙盘、水、沙等物体创造一个具体的形象,实施创造性的干预,这一过程体现了心理干预在沙盘游戏模式中的符号干预运用,起到了创造性的作用。沙盘游戏是通过沙盘游戏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治疗,本文先总结出适用于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沙盘游戏,然后通过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提高。

【关键词】沙盘游戏 大学生 心理干预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贵州省大学生压力后成长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编号:14QN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71-02

沙盘游戏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在保护和自由的状态下营造一个环境,通过人的创新思维,借助沙盘、水、沙等物体创造一个具体的形象,实施创造性的干预,这一过程体现了心理干预在沙盘游戏模式中的符号干预运用,起到了创造性的作用。通过沙盘的相应图像,可以展示参与用户的潜在意识和深刻的灵魂意识。两者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互动在刺激下能起到一定的愈合作用,对性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很好的作用。目前,许多学者对沙盘游戏的心理干预治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一般是对沙盘游戏的主题、原理、理论、操作以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在大学生心理干预领域,沙盘游戏的应用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广,本文综述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原理、主题和沙盘游戏,并对沙盘游戏的大学生心理干预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干预效果,为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我意识和人格逐渐成熟以及情绪和情感波动比较大。大学生渴望认识自我,追求成功,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时迷茫无措,需要教师引导其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对这个阶段也是情绪、情感波动性大较大的阶段。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很容易感情用事,人际关系敏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差距,内心矛盾。有的学生内心孤独感强烈,很难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在同学关系和宿舍关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沟通障碍。

2.沙盘游戏简介

2.1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关于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原则及主题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卡尔夫学者看来,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对威尔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而洛温菲尔德学者对沙盘游戏的心理干预的贡献极大,其研究依托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荣格分析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要想真正的认识和掌握沙盘游戏的干预效果,就必须要透彻性的了解以上两种重要的思想。中国的相关学者研究认为构成沙盘游戏的关键理论为艾里克纽曼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和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沙盘游戏原则体现在发展和创造、治愈和发展、自由和保护。通过不同上述原则的沙盘游戏的测试表明沙盘游戏拥有良好的效果,实践运用价值较。

2.2沙盘游戏的主题及操作分析

根据沙盘理论和原则,通过对多种类型人格的研究,探讨了沙盘游戏的主题分类,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内隐、外显。内隐主体下,沙盘游戏的左、右两大部分分别代表的是以往、现在的象征,对应的依次是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形态;而外显主题则不同,将其细分为治愈、创伤两种类型,前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联结、旅行、神圣、诞生、深入、培育、整合及改变等,后者涵盖威胁、分裂、混乱、护士、受伤、空虚及限制等。由此看出,作为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机整合体,由外访者对内隐、外显两种主题进行构建,进一步加深对外访者心理状况的认识及掌握。

关于沙盘游戏的操作,沙疗师在利用沙盘游戏对外访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详细的掌握其基本心理状态,取得外访者的信任和依赖。沙疗师应让外访者充分的融入到沙盘游戏中,使外访者对沙盘用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充分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伴随外访者完成游戏。沙盘游戏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沙疗师、外访者两者的关系,并需要给予外访者一定的自由空间,由其自主摆放沙盘用具。心理辅导师要积极地融入游戏过程中,同时也要承担观察和分析的角色。沙疗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外访者对沙盘用具的兴趣,要简化引导过程,并做好观察和分析工作,对沙盘用具的具体摆放次序、更换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有时沙疗师还需要在征求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拍照。因此,这就对沙疗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外访者感到亲切,构建良好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还应突出其本身职业素质要求,发挥陪伴和参与的作用,对外访者的情感变化进行亲自体验和感受,让外访者能够真实的抒发内心的想法。

3.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的实例

3.1研究对象的选取和问卷调查设计

本研究选取某大学的不同专业(信息传媒、信息工程、植物保护、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物联网、化学、建筑学和制药工程)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确定实验对象为未参加过类似沙盘游戏或心理训练方法的学生,发放 POMS 心境状态量表进行实验对象选定,每个专业抽取22-80人不等,年龄在 17 岁到 25 岁之间,共计总人数 481 人。通过沙盘游戏和心理咨询,帮助受试者提高心理调控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我们采用的是自填式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当场发放,并对调查对象解释相关的专有名词,然后回避,研究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后投放回回收箱。自填问卷的优点在于能充分真实的表达问卷填写想法,不受调查人员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敏感性或者涉及到隐私方面的问题,自填式问卷一般可以收到真实的资料。自填式问卷中的问题是采用标准的词汇,从而避免了应答者的偏见。我们调查内容包括:我感觉到深入的体验、我感觉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我感觉压抑的情绪情感化解了、我感觉领悟了某种意义、我感觉到不同以往的新体验、很多感觉和画面是不知不觉出现的、我感觉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我感到模糊的内心世界具体清晰了、我感觉到神圣的情感、我感觉到艺术的美感、我感觉到自己的洞察力、我感觉到自己内心的能量、我表达出了语言舀难以表达的感受、我心中浮现出连续不断的画面、我感觉到心灵的沟通、我产生了活跃的想象、我记起遗忘的往事、我对过去事情有了新的认识、象征性地处理我心中的冲突、我发现自己之前不了解的心理内容、我感到身体上感觉的变化、这些感受体验并不需要言语说出来。每个问题分为7个层次:完全不符合、多数不符合、部分不符合、不确定、部分符合、多数符合和完全符合。

3.2沙盤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干预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生涯规划障碍等,将沙盘游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工作效果显著。沙盘游戏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实践中,总结出几条作用:

3.2.1沙盘游戏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

沙盘游戏是表达自己性格的独特方式,使用沙盘游戏疗法帮助来访大学生表达情绪问题,认识自我,发现自身性格的优点和缺点。沙盘游戏进入了大学生的内心,咨询师就可以引导发掘一些有利于其成长的有价值的内容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内容,并将潜意识的东西仪式化,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自我成长。在沙盘游戏后的分享和分析有助于沙盘游戏者的自我探索。

3.2.2沙盘游戏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学生们即将进入复杂的社会。校园生活中经常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果这些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它们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积压,造成各种心理疾病。许多学生不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与学生接触,引导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获得精神成长,帮助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情感的阴霾,重新获得阳光。

3.2.3沙盘游戏能够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

大学生在集体沙盘游戏中可以理解他人,提高交际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利用沙盘游戏作为媒介,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发现不同的想法,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思考,这样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角色,喜欢看到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和自己交流,并与他人建立交流的桥梁。

4.结束语

实验表明,在沙盘游戏的干预下,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和孤独感等心理症状,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可以利用群体沙盘游戏技术消除大学生的考试焦虑,可以缓解和减轻大学生考试前的焦虑状态,将心理辅导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保持轻松的心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前后测试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群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在沙盘上扮演的角色,为其建立沟通意识。

同时,在团体沙盘游戏的干预下,大学生的社会恐惧心理有所改善。结果发现,干预后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得分显著下降,大学生的社会恐惧显著降低,大学生的应对能力也可以通过集体沙盘游戏得到提高,并且大学生孤独感在沙盘游戏干预前后的变化状况,表明团体沙盘游戏可以减轻孤独感,对保持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沙盘游戏是通过沙盘游戏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治疗,本文先利用适用于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沙盘游戏,然后通过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提高,值得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申荷永,陈侃,高岚.沙盘游戏治疗的历史与理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1(2):124-128.

[2]李江雪,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与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5(2):52-55.

[3]王萍,黄钢.沙盘游戏应用于临床心理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9):862-864.

[4]陈侃,高岚.沙盘游戏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8):10-12.

[5]蔡成后,申荷永.沙盘游戏模具收集与主题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2):47-51.

[6]赖小林,巢东蕊,丁成文.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6):754-756.

[7]范红霞.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初步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4):252-253.

[8]康志强.团体沙盘游戏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作者简介:

付志高(1986-),男,侗族,贵州黎平人,理学硕士,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心理干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