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

2018-06-04李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引导互联网小学生

【摘要】中小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同时,也会受到很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沉迷游戏、没有节制的聊天等。文章探究了互联网对于中小学生正面、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互联网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當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快的普及和发展。而近年来,互联网的使用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很多的中小学生对于电脑操作早已是得心应手,对各种方面的电脑知识也是耳熟能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接触互联网,互联网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互联网,如何让学生合理地利用计算机,已经成为摆在很多老师和家长面钱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在从业几年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互联网与计算机对于中小学生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感受到其负面影响给学生们带来的危害,在此我想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各位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一、互联网对于中小学生的正面影响

1.可以开阔视野。学生通过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2.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3.可以促进中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出现为中小学生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为学生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为拓宽中小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参与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互联网对于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有潜在威胁。如虚拟的网恋,让不喑世事的学生上当受骗;“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网络技术副产品使一些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误乃至生理失调,造成身心危害;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极大地弱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民族文化素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 网络电子游戏的危害:据媒体报道,至少2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专家指出,中小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网络电子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沉迷于玩网络电子游戏有很多危害:对视力、神经等造成损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诱发寻衅滋事、勒索财物、打架斗殴、参与赌博等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3. 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危害。当前,网络对学生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二是黄色垃圾对中小学生的毒害。据有关专家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学生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由于自制力较弱,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而深陷其中。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而网络的危害最终体现为“网络依赖”,也是所谓的“网瘾”,一些中小学生沉溺网络,彻夜不归甚至离家出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用的信息上,避免沉溺于网络呢?我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措施:

1.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互联网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德高才能为师。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应该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当我有一次批评一个同学“上网只会玩游戏一件事?”时,学生问我:“老师,你平时上网做什么?”这是我并未将其作为学生的顶撞,而是态度平和地正面回答了他的提问:“每天必做的工作是收发邮件、查看校园网信息平台上有无新消息发布和了解天气情况,另外常做的是到感兴趣的站点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网络,它是我最好的信息库。”既让学生对自己单一的使用方式感到惭愧,又真切体会到网络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回答显然比粗暴地批评效果好得多。

还有一次,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指导她在Internet上搜索答案,结果她发现相关的解答很多,内容详尽而且清楚。她高兴地说:“这样的办法太好了!”

2.作为教师,应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方面花大力气,创设出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多设置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工具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例如,笔者在网页制作课程中就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站点。选好主题后,素材怎么搜集?教会学生使用GOOGLE这一当前最好用的搜索工具。搜集到的相关素材很多,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则要由学生判断素材与自己主题的相关程度,然后进行选择。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讲授最为基本的知识点,然后推荐一些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到相应网站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并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当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能够通过Internet浏览到自己的页面,都有一种成就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与学生一起上网。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学生们终归是离不开互联网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不妨放下对互联网的成见,权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工具来看待,和学生一起来上网。毕竟成人的社会经验和辨识抵制能力比学生丰富,如果师长们对学生上网持的是支持但不失适当引导的态度,相信会比盲目的抵制更对学生有利。同时,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家长们来说,信息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孩子一起上网的过程中,既能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适当加以引导,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4.教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更高的信息素养,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例如,网络游戏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可是由于它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加之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成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可是,一昧地反对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是没有用的,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为教育带来更大困难。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事物是真正一无是处的。游戏也是依据现实构造的虚拟世界,游戏世界是虚拟的,但正义战胜邪恶这个道理是同现实社会一样的。在战争游戏中,参战各方的损失都惨重,我们可以以此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许多新的内容,而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时所必需的。

我相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当然,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还要求教师迅速提高自身信息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芳.要正确引导小学生有效使用网络[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107.

[2]燕道成.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与教育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4(02):99-102.

[3]吴瑛.中小学生网络接触与使用:上海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2(08):51-57.

作者简介:李涛(1986.12-),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学历:学士,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引导互联网小学生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