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难招难留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018-06-04董春晓管颖骆希亚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农村教育

董春晓 管颖 骆希亚

【摘要】2017年3月2日至I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们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同时教育部长陈宝生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念,在会议上主谈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根据蕲春县乡村教师难招难留的问题对农村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乡村教师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地位低,待遇差,结构性短缺,素质有待提升,后续性学习困难,教学环境简陋等等。本文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留住乡村教师的五点解决措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干劲足”,“稳思想”。

【关键词】农村教育 乡村教师 难招难留 教师待遇

一、引言

201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会议期间提出了许多有关民生的话题,其中乡村教师就是一个重点研讨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的二元分割导致乡村教师的队伍难招难留。我国目前有300万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2015年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我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文献综述

(一)我国乡村教师招留问题的现状

费孝通(2013)认为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农民缺少科学知识,没有能力致富。刘尧(2016)认为,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我国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革故鼎新教师教育,解决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培养卓越教师。乡村教师的培养和扩大还需从基础的招留问题出发,“下不去”和“留不住”是乡村教师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二)我国乡村教师难招难留的主要问题

亓昕,姚晓迅(2015)认为农村小微学校虽大量存在,但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困境中。这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不足、师资短缺且结构不合理、教师负担过重等三个方面。王路芳,张旭(2015)认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虽然在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工作量大、专业发展堪忧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长足发展。因此,通过提高政策执行力、增加教师投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等具体举措,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大有裨益。李森,崔友兴( 2014)认为鄉村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乡村教师的人际关系较好,教学科研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专业幸福感体验较弱,专业知识亟待加强。同时,由于受性别、教龄、学历、职称与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为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物质生活水平;推进制度建设,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加强机制创新,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实施文化引领,增进乡村教师的学校归属感和专业幸福感。李瑾瑜(2015)认为,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低,不同程度存在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的缴纳等问题,职称评定的种种限制也让大批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失去晋升资格。而且,今日乡村教师还经受着时代变迁的更大冲击、诱惑和挑战,”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已不足以支撑他们留在乡村安心从教。流失现象日趋严重。

三、蕲春县乡村教师难招难留问题的调研分析

(一)蕲春县各中小学调查问卷过程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的形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研讨对象编制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及专业发展调查问卷》(见附件一)。该问卷对蕲春县乡镇47所中小学,随机选取的十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调查采取了无记名方式。其中,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根据问卷填写情况实际统计填写97份。详见表1.1

此外,我们还随机走访了二十户有孩子在乡镇上学的人家,询问一些关于他们对当地教学质量以及老师数量的意见和看法和他们孩子在学校读书学习的一些表现。

(二)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结果整理,目前蕲春县农村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女性占79%,男性占21%,年龄在:20-30占11%,30-40占37%,40-50占46%,50-60占6%。总体而言,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性别差异明显,女性教师偏多,男女比例失调。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性别比例的平衡,如表1.2所示。

同时,蕲春县的乡村教师婚娴状况不理想,如图1.3所示:未结婚的占49%,已结婚占43%,离异占8%。乡村教师大都面临一个难题——成家难。

通过调查数据如图1.4所示,黄冈市蕲春县的乡村教师中,本科占20%,大专占37%。中专占19%,高中毕业占24%。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师资力量不够厚重,所导致乡村教育质量有所欠缺。学历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乡村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弥补因自身能力等因素欠缺的影响,对乡村地区十分关键。

同时,国家应该加强财政拨款,促进乡村地区的教育资金合理流动,使乡村地区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调查问卷中,乡村教师普遍工作压力大,所教班级多且年级分散,甚至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如图1.5所示:4个班级占60%,3个班级占30%.5个班级占6%,1个班级占4%。

收入一直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由图1.6可知,农村教师工资在1万元以下的占47%,这部分教职工对自己的工资满意度较低,占15%;收入在1.1-2万元的占22%,其中,这部分教职工对他们的工资满意度较高,占30%:收入在2.1-3万元的教职工占19%.对工资的满意度为25%;收入在3.1-4万元的占12%,这部分教职工对他们的工资满意度为20%。这些数据表明乡村教师的基本工资较低,外部补贴资金匮乏,并且对工资的满意度普遍偏低。

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背景下,农村教师面临诸多问题,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自己生活的占21%,学校教研氛围不浓,进修机会少占20%,办学条件差,经费不足占51%,农村学生基础差,没干劲占8%。乡村教育短板还是在于学校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工作上升机会少,并且教师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发展,导致来支教的老师待不满几年就离开。详见图1.7。

四、蕲春县乡村教师难招难留问题的现状

(一)乡村教师男女比例失调,年龄偏大,不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黄冈市蕲春县的乡村教师近年来,缺失严重,主要表现为招不到合适应届毕业生,一个教师负责教授多个年级,多门课程。其次,乡村教师的年龄偏大,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差。在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少,男女比例不协调,工作忙。同时,乡村地区的男教师较少,在乡村地区结婚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数量,未婚教师占了大多数,尤其是女教师,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教师是否会继续留在农村支教。

(二)乡村教师目前的综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不高

以蕲春县刘河镇乡村教师为例,刘河镇教师人数总体较多,但是学历以大专为主,学历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其教学也难以引领学生走人其中,学生难以配合,导致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不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变化的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后续教育跟不上,外出参加培训机会少,对于教学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存在许多问题。

(三)乡村教师压力大,工作负担重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过去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教师工资统一由县里发放后,县里为了减少财政负担,严格限制教师编制数量,与此同时,在岗教师由于退休、流失、提拔等原因,一线教师减员又十分严重,使得农村中学教师缺额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校不得不加重教师工作负担。乡村教师除了工作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农村教师的地位在群众的眼里比不上城镇教师,并且经常饱受社会各阶层的诟病。家庭上,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仅靠自己一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支出,对于乡下学校男女教师比例的失调,难以成家也是教师的一大心病。

(四)乡村教师教学资金匮乏

}一八大召开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方针,很多困难户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但这却忽视了教育问题。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没有资金渠道,教师工资拖欠现象时有发生。从总量上看,农村教育经费与城镇学校相对比远远不足,各种福利政策跟不上日益发展的经济生活,难以满足乡村教師日后长足发展的需要。

五、乡村教师难招难留的解决途径

(一)下的去:引领教师下乡支教新风尚

乡村教师短缺突出表现是“下不去”。蕲春县农村学校杂多,而老师数量稀缺,城镇上的老师大多不愿意下乡支教,所以,应当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为乡村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为蕲春县农村教育输入补充乡村教师,适时提高特岗教师T资性补助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

(二)留得住: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工作待遇

下去了留不住,干一段时间就走了,“特岗计划”也有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第一招是中央财政投入了52.53亿元资金,有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乡村教师受益。主要是提高补助,让他们在乡村从事教育劳动得到相应的补偿,大体上人均是300元左右。

第二招是在全国建了40万套周转房,为这些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建的周转房,让他们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能够安心在那里工作。蕲春县农村学校如今许多老师还是和学牛一样,住的是学牛宿舍楼,几人挤在一间房,生活工作上也带来极大不便。若有了教师宿舍楼,解决了老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下得去之后肯定也能留得住。

第三招提高他们的荣誉。我们向106万30年以上在乡村从教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么火规模地颁发荣誉证,就是想通过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在乡村从教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有职业荣誉感。

(三)教得好: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这是解决“教不好”的问题,也主要是质量问题。老师的目的和重用就是为祖国培育人才和希望,蕲春县以教授县闻名,出的不少英才,农村教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最大突破点,而老师F1身的素质和实力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出路。

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人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3-24.

【2】郭于华.清华社会学评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徐莹晖.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ZOIO.

【4】安富海.地方性知识的教育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14,(02):210-214.

【5】李瑾瑜.支持乡村教师需要树立新立场【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

【6】李森,崔友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对川、滇、黔、渝四省市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5,(07):98 -107.

【7】刘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教师教育革故鼎新——从我国高校培养小学“全科教师”谈起【J】.高校教育管理,2016,(01):20-24.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农村教育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