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2018-06-04李钢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应用型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策略:制定并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模式: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方本科 高校 双师双能型

一、“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的趋势

1.提高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高校应认识到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价值,是艰巨且形势紧迫的任务。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理念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只有应用型高校认识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实用价值,认识到建设一支高层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在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落实这一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形成建设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学校文化环境和内在精神动力。

2.适应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新趋势

创建应用型高校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已成为今后地方本科院校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建设应用型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因此应用型高校在我国的建立、成长和成熟是发展的趋势。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该认清这一趋势且把握趋势,改变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点,遵循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战略,实现转变和发展。

3.“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向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趋势,地方经济的实际发展,应用型高校应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建立一支具有核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多样化、专业化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应用型高校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各学科教师的应用型水平不同,使整个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型技能研发能力普遍提高。

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策略

1.制定并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战略发展规划

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基本原则制定和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专项发展规划。其中在应用型人才引进方面,应改变单纯从高等院校引进高学历研究人才的单一方式,制定中长期引进“双师双能型”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理论,扎实的基础,专业的实用a 程技术人才,并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生产技术经历的应用型人才。从学校各级、各领域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素养的现状出发,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双师双能型”分层次发展的具体规划、应急目标和有效措施。

2.建立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制度

应用型院校要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体系,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应用型院校的实际出發,建立“双师双能型”教育发展中心,加强“双师双能型”培训机制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力度和培训力度,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拓宽“双师双能型”培训渠道,积极鼓励“双师双能型”参与实践培训。依托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计划,选拔“双师双能型”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应用科学大学留学,参与项目合作,提高“双师双能型”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模式

高校要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体系,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模式,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途径有:高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政府等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更加有利于“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的“双师双能型”培训模式:进一步构建“校企互动平台为高效平台”。利用内外部资源和社会环境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高校要建立“互联、共享、建设”的渠道,使高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贴近政府。企业愿意接受高校,整合资源,政府在政策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桥梁之间的桥梁。政府干预无形之手后,形成了人才、技术、信息三大平台协同使用和共享创新模式。

4.,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

“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核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以实践为核心,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创新链、产业链和专业群体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机制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即产业、科研、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这一路径对“双师双能”教师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指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高校在实施人才培养中,促进了专业群体与行业群体的融合,强调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

5.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促使产业的深度融合,教育和校企合作平台,也成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培训基地。同时可以根据地方工业和工业企业的研发要求和学校科技创新力的现状,学校可以与企业积极合作,派遣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实践培训,参与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和实践技能培训。注重调度教师参与管理效率好的高科技工业企业,学习高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应用型教师的发展。

三、结论

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也有利于高校主动融入社会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培育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决定了应用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应用型高校应采取适当的政策,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钢.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山沟镇旅游景观规划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219 -225.

【2】李娟,肖志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5):75 -77.

【3】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