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2018-06-04尹珍娃
尹珍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社交软件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学生会在网络上,报纸上获取最新的新闻,而这些新闻往往是关于娱乐的,是最新潮的。然而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却很少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学生今天学习和研究的重中之重。而怎样学习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弘扬;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66-01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外国的新思想浪潮纷至沓来,面对国外文化的冲击,学生们要保持自我,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要取其新潮中进步的东西。而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所以使学生们学习,理解,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1.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的发展使学生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文化,学生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并且知道的传统人物和事件少之又少。如果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中国传统的文化将不复存在,所以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时代的召唤。
2.怎样弘扬传统文化
2.1学习课文中的经典文化。现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活跃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这就给小学生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作为经典文化的代表《弟子规》则成为小学生首当其冲学习的内容。《弟子规》是圣人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后人。其宗旨是:尊敬自己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这基础上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尊敬父母,所以学生对于父母的教诲都要虚心接受,改正自我,对于父母的责怪,都要乖乖地接受。父母生病时一定要在父母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父母,做到寸步不离。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弟子规》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但是其中也不乏不符合现今社会的思想,例如,父母的责怪都要接受,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学生的思想难免会和父母有一些冲突,学生一定要耐心的与父母交流,而不是一味的顺从。所以学生们要取其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
2.2古诗文的研读。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文人骚客亲身生活的写照,也是文人的情感的表达,更是文人身处社会的反映。例如《静夜思》,坐在床上看到地上明月的倒影,好像白霜一样。抬头就看到天上的一轮明月,而低头则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作者以自己平实朴素的语言来描写时间,坏境,气氛,从而从侧面表达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而另一种感情在古诗文中也很常见--友情。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本文通过对雨后的坏境的描写,烘托出送别时悲伤的气氛,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但是依旧祝福朋友未来一片光明。古诗文是古代文人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也是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所以古诗文的研读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
2.3与传统节日相联系。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学生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时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远望唯独少了一个兄弟,众人们便纷纷佩戴上茱萸,以表对兄弟的想念。对于自己不能和兄弟们团聚,作者表示很遗憾,表达出自己对兄弟们的想念。而杜牧的《清明》则通过下细雨这一环境描写来衬托诗人清明节独自在异乡奔波的惆怅之情。所以传统节日的推广也是学生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2.4指导学生写作,鼓励为主。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光看着文献,而不亲身经历。所以学生们要将自己了解的通过文章来展示,好的文章不光是对概念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升华。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从而自发的弘扬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适时的鼓励,安慰,以及夸赞。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及周围同学的鼓励。快乐的情绪可以带动大脑细胞的活跃程度,从而使人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并且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
3.总结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要用符合今天潮流的传统文化去灌溉,也要让学生接受同样优秀的新思想,新潮流的雨露的浇灌。其实传统和新潮并不冲突,只是要学会选择,选择对今天发展仍然适用的。而在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典文化来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课文中的古诗文,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的推广来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今天的网络等新潮的工具不应该成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阻碍,而应该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做铺垫。学生们要善用身边的资源来了解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崇.新课改下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中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13-14.
[2]姜兴民.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04(09):11-12.
[3]呂进,赵志刚.写作能力培养与语文阅读的关系[J].理论创新与实际,2015(09):23-24.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