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6-04虞蓉鲁皓琳张宁
虞蓉 鲁皓琳 张宁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两组,100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100例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护理,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让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2-03-0-01
隨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学护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和认可人性化的、整体的护理模式[1]。儿科护理服务的对象主要为0-14岁的儿童,因为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还未完全发育,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所以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儿科医护人员再讲,在为患儿提供精心和全面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还应为其提供心理健康以及治疗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服务,满足患儿的各个方面,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和疾病痊愈[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58例、42例;患儿年龄为2-14岁,平均年龄为(6.3±2.4)岁;住院时间为6-1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6)天。实验组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56例、44例;患儿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6.7±2.1)岁;住院时间为5-19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8±1.2)天。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干预,严格遵医嘱执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主要为:
①对病房环境进行改善:为患儿构建游戏室,放置患儿喜欢的玩具,墙壁的色彩应明艳,并张贴患儿喜欢的卡通图画;病房内应安装电视,为患儿播放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床单和被褥应选择彩色系列,病房走廊的墙壁应采用温馨和舒适的暖色调,在墙壁上悬挂健康宣教的小册子,小册子应保证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并在病房内放置相关的友情提示卡。病房内应放置微波炉,对奶瓶和奶嘴等用物进行消毒,病房应有厕所,并保证热水供应。
②住院期间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接待患儿时应保证热情和亲切,在和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时,应采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医院的环境、住院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进行自我介绍,让其他患儿介绍新入院的患儿,让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能及时消除,让患儿及其家长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小儿的情绪容易传染,因此每一病房内应安排一个比较配合的患儿,通过鼓励和表扬,让整个病房的气氛得以调动,让其他患儿能主动配合。如果患儿年龄较小,则应合理选择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例如轻抚患儿额头,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并获得患儿家长的肯定,让其护理满意度提高。对于患儿及其家长的意见,应认真倾听,进而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时,应为患儿家长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
③出院后的人文关怀:出院后应定期对患儿进行回访,对家长进行询问,了解其住院期间的感受,对于患儿家长所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应认真改进,并送一些小礼品,表示对患儿家长的感谢。及时了解和掌握慢性病患儿的需求和病情,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询问,叮嘱患儿家长应准时复查;并加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④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患儿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时,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其树立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理念,让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对头皮针穿刺技术进行不断提升,尽可能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穿刺操作,尽量选择静脉留置针,让穿刺痛苦能有效减少,让患儿及其家长的担忧能有效减轻,进而来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⑤沟通中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操作前,应和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其情绪保持平稳,结合患儿的病情和性格,为其提供玩具、糖果或者应用鼓励性语言等,详细告知患儿家长穿刺的作用,让患儿家长能更好配合,让其不良情绪有效缓解,让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应表扬患儿,通过简单的交流沟通为下一次操作创造便利条件。
⑥考核:成立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安排护士长定期考核护理人员,考核内容包括沟通技巧、行为规范、理论知识、服务态度以及技能操作。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比较优秀,则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加强相互间的学习和合作,让护理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我院自制调查表来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如果患儿家长的评分小于60分则表示不满意,如果患儿家长的评分为60-80分则表示一般满意,如果患儿家长的评分为81-100分则表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和非常满意例数之和则为总满意度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软件来统计和分析相关实验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选择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变传统的被动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能积极、主动地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让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让护理人员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3];除此之外通过对服务方式进行规范,为患儿创造温馨和舒适的服务环境,能让护理纠纷事件显著减少,让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4]。
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让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情感、生活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关心,对患儿及其家长的需求进行主动询问,进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5]。患儿及其家长在出院后,成为无形的广告宣传者,进而让医院门诊量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总之,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不但能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同时还能对护患纠纷事件进行防范,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王蕴.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5):137-137.
李光秀.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24-625.
薛晶,贾爱芳.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78.
李红,刘琼帆,赵曙光等.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37-239.
熊梦姝.刍议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