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速发展长沙实体经济问题的思考

2018-06-04谈玉坤

商情 2018年15期
关键词:长沙实体经济

谈玉坤

【摘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大国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的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制定并实施“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工业30条”、“长沙人才新政22条”等相关政策,以强力举措打好振兴实体经济这场硬仗。

【关键词】发展 长沙 实体 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卜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长沙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的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制定并实施“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工业30条”、“长沙人才新政22条”等相关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克服一切困难,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振兴长沙实体经济指日可待。

一、长沙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优势

1、拥有先进的制造业。近年来,长沙工业加速发展,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产业优势。①总量变大。“十二五”期间,长沙工业经济总量每年跨上一个千亿台阶,2015年跨上“万亿”台阶,2016年达到1.2万亿元:2017年长沙工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36.7%,规模工业企业达2872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533.3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②结构变优。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烟草、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六大行业构成工业的多点支撑格局,其中:2016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三大优势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 3.7%、18.7%和20.0%,有效弥补了主导产业下滑的影响。③园区变强。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载体,长沙的“五区九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6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1%,比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

2、其他产业稳步向前。近年来,长沙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除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外,其他各产业呈现出稳步向前的局面。①农业生产稳中求变。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8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新产业、新业态、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全市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0余家,农村电商企业超过900家。②现代服务业稳中有进。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7.4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实现服务外包总量584.7亿元,同比增长l4.2%;实现物流业增加值66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社会物流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10.4%。③旅游业异军突起。201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34.8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同比增长13.6%,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3、实体经济触底回升。实体经济最困难时期基本过去,生产经营逐步向好,长沙实体经济迈向平稳向上的空间与通道。①政策有利好。中央“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很明确,长沙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近年来引进、建设的多数是实体经济项目,适时提出了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的战略,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②发展有契机。长沙陆续拥有了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形成了聚合优势,综合实力、发展潜力正在成几何级、跨越式的提升。尤其是长沙仍处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呈更高层次扩大,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断迸发。③企业有应对。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沙的实体经济龙头企业已经在主动调整求变。例如:三一重工从单一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为新能源、建筑工业化等5大主业,并进入军工和金融领域;中联重科从环保装备制造延伸至环境治理;广汽菲亚克、蓝思科技、比亚迪等不少企业也增加投资、扩大生产。

二、制约长沙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长沙发展始终坚持“稳住、进好、调优”总要求,着力突出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经济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良好局面。但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实体经济自身仍然存在着短板,我市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1、受产业链影响,新增动能乏力。在“十二五”转型发展中,虽然长沙规模工业中烟草制品和工程机械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但仍占比三分之一强,依然对长沙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纵观近年来长沙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速变化,长沙实体经济呈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青黄不接”,传统动力失速过快、新增动力发力缓慢的局面。两大主导产业增速逐年走低,虽然在新产品推出、产品结构、甚至跨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转型突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总量规模较大,“船大掉头难”。例如:中烟、三一和中联三大龙头企业,2013年至2016年三家企业合计产值增速分别为-2.76%、一3.85%和-7.94%,合计产值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7.96%、20.83%和18.05%。汽车及零部件产值2016年强势回升,但随着新产能逐步达产及市场趋于饱和,后期上升的空间不大。其他如北斗导航、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来势迅猛,但体量尚小,短期内还不足以对冲传统行业下行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受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长沙实体经济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承受主导产业下行的拖累。

2、受成本链影响,利润空间削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规模大小,实体经济企业都集中反映运营成本高,导致利润空间被削减的问题。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93.48亿元,比上年下降4.7%,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利润总额增长8.5%,显示我市实体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压力。①社会保险费用高。据调查的情况来看,五成以上企业反映,目前长沙工业企业的社保已达到工资的30%,所有员工购买“五险一金”的费用占公司人力成本的五分之一,这种用工成本高的问题在蓝思科技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相当突出。②生产要素成本高。湖南尽管在2016年降低了大工业电价,但与中部六省比较,电价仍然较高,造成企业用电成本高,比如蓝思科技每年在用电费用上要开销200亿左右:工业基准地价普遍高于武汉、南昌等周边地区同类型地价标准。此外,三成企业反映每月平均要支付4%的各类补助,如水利建设基金、农网还贷、扶持资金、可再生资源:银行存在“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现象和利用续贷要求企业“过桥”,收取高额费用的情况。③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有四成的企业反映,防洪基金企业负担比例过重、产品出口CE等认证费用、白蚁防治费、防雷装置设计技术审查费、城市内建筑施工类生活垃圾處理费、渣土处理费、房屋装修卫生处理等制度性交易成本高居不下。

3、受资金链影响,运转压力加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企业急需资金维持生存运营或进行技术改造,但“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仍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难题。①融资难度大。相对于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弱、监管成本高等劣势,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接待门槛,银行为了维持利润水平,更倾向于对房地产、金融领域发放资金,对实体经济兴趣减弱,不少中小微企业感叹,银行借贷“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②融资成本高。一些能贷到款的中小企业,也必须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为8-10%左右,同时银行为了减低自身风险,倾向于通过中介担保,担保贷款利率是银行贷款利率的1.5倍,且需收取10%的保证金,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达到lO%-20%。③货款回收难。部分企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资金回笼慢,欠款加多,资金周转压力很大。比如三一重工就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致使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负担较重,而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而言,资金问题直接制约其生存与发展,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面臨着停产或者倒闭的危险。

4、受创新链影响,发展后劲不足。当前我市实体经济整体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大部分制造企业仍遵循“薄利多销”的生产销售模式.产品附加值不高。①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7.8%,比“十二五”平均增幅低13.7个百分点。全市60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中有286家企业全年没有专利申请受理情况,占比为47.1%;104家企业当年专利申请受理数不足10件,占比为17.1%; 338家企业全年没有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情况,占比为55.7%:276家企业至今没有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为45.5%。②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随着上海大众、蓝思科技等项目建设进入尾声,支撑力度逐渐减弱,工业投资下行压力加大。2016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呈逐步下滑的趋势,低于全市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4%,比上年下降9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2017年铺排的145个投资过20亿元的项目中,纯工业项目35个,仅占1/4。工业投资的持续减少将对今后实体经济的增长后劲产生较大影响。③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外商投资将迎来新一轮利好,招商引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近年来我市实际利用外资主要是依靠已落地项目的再投资,比重超过80%,新增直接投资已不到20%,随着项目潜能的逐渐释放,在没有外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持续保持较强发展后劲较为困难。

三、加速发展长沙实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实体经济涉及到方方面面,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从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形势看,必须抢抓十九大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着力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政策洼地,通过抓实体、兴实体、强实体,推动长沙实体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1、抓园区提升,巩固实体经济发展载体。“园区兴,则实体兴”。作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长沙要对“五区九园”进行整合,真正发挥产业园区对项目的引领作用和对实体经济的承载作用。①支持园区拓展空间。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长沙经开区目前可用于产业项目建设的土地不到6100亩,按照近五年每年约4000亩的土地供地量来看,两年后园区将面临无地可征、无地可供的局面。要在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支持长沙经开区空间拓展。对隆平高科技园、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等园区,应加以整合、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②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大对各园区的空间、产业和项目统筹力度,积极引导园区错位布局、优势发展。其中移动互联网、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向长沙高新区聚集,集成电路向长沙经开区集聚,智能家电向宁乡经开区聚集,移动智能终端向浏阳经开区集聚,光电产业向望城经开区集聚,工业机器人向雨花经开区集聚,电池新材料向宁乡高新区集聚,并适时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园中园。③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进一步深化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园区真正以服务而非单纯管理的面貌出现。积极回应广汽菲克、蓝思科技等企业的诉求,加快推进园区周边学校、医院、停车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主城区和各园区公共区域无线WiFi全覆盖,促进产业和园区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前进,以优质的服务配套形成成本洼地。

2、抓项目建设,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壮大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无论长沙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都要坚定不移地扭住项目建设抓实体经济。①扩大有效投资抓项目。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在60%以上,这种“稳定器”作用要始终强化。针对2017年全市932个重点项目,要加大对相关部门的考核问责力度,确保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认真落实楼市新政,稳定长沙房地产市场投资,继续发挥房地产对长沙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②实施精准招商引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长沙转型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继续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组建全市招商信息平台,统筹全市招商活动、招商项目。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的专业特色楼宇,推进楼宇二次招商。园区不仅要引进投资过30亿元、50亿元的项目,国家级园区要下大力气引进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各特色园区要着力开展主导产业链招商,在龙头企业引进和产业集聚上实现突破。③提升服务效能帮项目。借鉴白贸区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速行政审批时效。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点帮扶项目制度,保障铁建重工、比亚迪在长沙市场的占有份额,通过积极引导,避免同质恶性竞争。出台相关政策在网约车、出租车市场上对购买上汽大众等本地汽车进行优惠。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露头就打,营造良好环境。

3、抓企业转型,打造实体经济发展引擎。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长沙要采取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无缝对接。①坚持创新立企。以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发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依托市属国有金融机构参股,并吸收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设立20亿元规模的企业创新基金。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创新能力“倍增计划”、创新企业“育苗计划”,每年推进100项以上重大技术创新前瞻性研究,转化10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培育1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争取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法院、检察院,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长沙发展的“金字招牌”。②坚持质量强企。要以长沙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三一、中联等骨干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支持其拓展金融、环保、军工等领域市场,实现“专精特新”的创新升级。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强力支持华曙高科、远大住工等企业在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催生新产业的重大产品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培育3D打印、智能住宅等增长点和新业态。推进长沙食品加工、烟草等优势传统产业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先进产能比重。③坚持人才兴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借鉴深圳和成都的做法,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大学毕业生设立安家费,使之留在长沙。同时,发挥长沙房价较低优势,建设若干个高端人才国际社区、公寓小区。面向全国举办技能大赛,鼓励支持我市优秀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国际性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我市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等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资助。每两年发布一次长沙企业100强,加大企业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影响力。

4、抓成本降低,减轻实体经济发展负担。要抢抓国家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行动。①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开展银企融资对接服务,通过政府引导鼓励金融企业更多地向实体经济投入,遏制“避实就虚”、“脱实向虚”的苗头。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完善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融通机制,降低贷款中间环节费用,严厉查处“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行为。选择市场潜力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建立拟上市企业库,争取三年内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新三板达到1000家:盘活上市企业存量,鼓励已上市企业增发,把市值做大。②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继续降低企业用工“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对从省定贫困地区招用的劳动力,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对蓝思、三一等骨干企业进行适当的电价补贴;探索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体实施直接交易,进一步降低平均购电价格。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支持部分工业用地通过合法程序转换为商业用地:加强对土地开发使用的监控,出台鼓励盘活闲置地优化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严格落实国家、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清理规范工作,清理规范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向企业伸手的赞助、摊派、捐赠等行为,切实杜绝加重企业负担的“千手观音”现象出现。严格落实国家、省对政府性基金的清理规范工作,加大政府性基金清理力度,暂停对企业征收防洪安保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5、抓营商环境,浓厚实体经济发展氛围。营商环境是实体经济的软实力。要着力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配套完备的设施、共享便捷的资源。①出台政策支持。各地对实体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如深圳2016年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提升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等三大重磅政策。南京针对实体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用工成本、税费负担等问题提出“7个降低”、制定了“双20条”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为南京实体经济减负100亿元以上。长沙要密切结合实际,从企业减负、财税配套等方面果断出台一攬子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赋予园区相应的经济建设管理权限,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结合“中国制造2025”,出台支持智能制造和传统产能转变的政策,对H动化的研发生产进行政策补贴。针对调研中龙骧集团反映的车站周边非法营运车辆的问题,建议由市政府牵头,交通、公安、街道等各级部门联合打击。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继续引领汽车产业发展。②落实产品支持。降低公共采购准入门槛,在政府采购中确保实体企业占有一定份额,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实体企业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实体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推广纯电动公交车市场上,可以向比亚迪电动大巴倾斜:支持采购铁建重工生产的盾构机;支持采购三一集团生产的新型消防车、新型渣土车产品等。③兑现承诺支持。坚持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对于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做出的承诺,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比如承诺过的蓝思科技用工补贴、广汽菲克享受新项目补贴、支持铁建重工的市场采购、保障比亚迪每年4000万元的研发资金等,应想方设法兑现,维护政府形象。

总之,国家的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长沙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在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全面振兴长沙实体经济。

猜你喜欢

长沙实体经济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实体钱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经济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