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和严肃考评:突破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困境的对策
2018-06-04韦朝忠
韦朝忠
【摘 要】本文分析全体教职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困境的表现和成因,提出要提高高校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科学设计职责体系、培训体系、运行体系和考评体系,并严肃、认真地开展考评工作,把考评结果与教职工个人切身利益挂钩,从而突破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困境。
【关键词】全员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科学设计 严肃考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25-03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推行全体教职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为“全员育心”)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全员育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的全员育心工作实效性明显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全员育心工作实效性困境的表现和成因
(一)表现。许多高校在全员育心方面,只是学校主要领导和负责学生工作的各级领导重视,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单干”,其他领导和教职工对此不重视不行动,部分教职工不知道怎样做育心工作,少数教职工有意无意“制造”学生的心理问题,个别教职工甚至还“制造”学生的心理危机。这些表现说明,高校的全员育心工作实效性出现了困境。
(二)成因。造成全员育心实效性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领导和教职工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在一些高校,对于全员育心工作,上从领导下到普通教职工,看法不统一。有些领导和教职工认为全员育心没有必要性。理由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很强,外行人很难做好;理由之二是每人都有繁重的本职工作任务,顾不上岗位职责之外的育心工作。二是教职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有些高校铺开了全员育心工作,但教职工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为没有下达明确的、具体的工作任务。三是教职工不掌握育心工作知识技术。有些高校明确了教职工的育心任务,但大部分教职工不会做,因为没有培训过。四是育心工作与岗位职责有严重冲突。有些高校领导随意给教职工安排任务,育心工作与本职工作严重冲突,导致工作推不下去。五是没有考核评价。有些高校虽然培训了教职工的育心能力,也下达了明确的育心任务,但全员育心工作却“一阵风”,大家很快松劲、泄气。原因是学校没有总结评价,大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上列种种原因,既有教职工方面的,也有职能部门方面的,还有学校层面的。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化解这些原因,就必须抓住科学设计工作体系和严肃考评这两个根本对策。
二、科学设计全员育心工作体系的主要思路
科学设计全员育心工作体系,有助于全体教职工明确学校全员育心工作目标,明确自己的育心职责及其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明确培训要求,明确工作效果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教职工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育心工作。高校全员育心工作体系的设计,必须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不能由某些职能部门制定了事。这样,才能避免受部门利益影响,避免碎片化。
高校科学设计全员育心工作体系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导向,同时设计全员育心工作的职责体系、培训体系、运行体系和考评体系。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个由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构成的递进的目标体系。近期目标即当前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技术,能自己调适或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向上。中期目标是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质量规格,即学生心理健康,心身素质全面发展,完成学业,心态阳光地迎接职业生涯。远期目标即终身目标,是毕业生学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保持心理健康,不断实现事业美满和生活幸福。高校要围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体系,来科学设计全员育心工作体系,为全体教职工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案。
(一)设计职责体系。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高校要从教学、宣传、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去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职工育心职责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学校的这些工作任务分解成教职工的育心职责。这样,全体教职工育心职责连串起来,就组成一张绵密的育心工作网络,使学生时时处处有教职工教导、帮助。
由于教职工的育心职责是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加以分解,因此,教职工育心职责会有诸多共性的内容。但是,这不意味着全体教职工的育心职责千篇一律。教职工职责体系是既同向同行又差别担责的体系。同向同行是指全体教职工都朝着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去开展工作。差别担责是指教职工因岗位不同,育心职责有所差别。
在设计教职工育心职责的差别部分时,要紧贴每个岗位工作特点,必须与岗位工作有机关联,必须是本职工作的自然延伸,不能强拉硬塞育心任务;同时,育心职责要与每位教职工的文化程度、本职工作便利条件相匹配。这样,设计的育心职责才科学,才有可操作性。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教育方面,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应该有所差别。专任教师应当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实际,挖掘课内课外活动内容、任务、方法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用专业技术工作经验,通俗易懂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则要根据学生心理实际,挖掘班级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班会、个别谈话、课外活动时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水电维修工人则在从事维修工作过程中,用自己的职业语言,通俗地对身边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工勤人员只要能识别它是心理问题,并及时上报有关领导、老师,并且保守有关秘密就行了。专任教师和辅导員(班主任)则要能大致判断是什么心理问题,初步分析问题的成因,如果是熟悉的心理问题,则自己进行疏导;如果是没有把握的心理问题,就及时报告心理咨询师。同时,要遵守保密规定。
(二)设计培训体系。要对教职工进行育心工作知识技能全员培训。但是,由于教职工的工作岗位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和专业背景不同,要推行差异化培训,即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要因人而异。
1.要从具有教育部规定的心理咨询师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当中,选人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考取证书,作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使用。此后,还要参加各种高级心理咨询技术培训。
2.在学校各个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中,凡是不被当作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培养对象的人,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及疏导技能,学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岗位的差别,参加其他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
3.工勤人员则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标准、一般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及对策,了解发现、报告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序和规则,学会开展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等等。
(三)设计运行体系。全员育心工作运行体系的设计,可以依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培养阶段来设计,也可以依学校学期工作进程来设计,还可以依学校一日活动安排来设计。设计思路不一样,运行体系的内容就不一样。在此,则按照问题导向来设计,即以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变化的顺序为依据,来设计全员育心工作运行体系。
也许有人质疑心理问题导向的育心工作运行体系是否具有全员性。诚然,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一般都是单个的。单个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报告、疏导等工作,一般只需要部分教职工参与,不可能“全员育心”。但是,单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保密其有关信息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作为案例,供全体教职工讨论分析,并在日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全员育心”。况且,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参与处置的教职工也就越来越多,累积起来就完全可以达到“全员”的程度。
下面介绍“心理问题导向的全员育心工作运行体系”(具体见图1)。
该体系有横轴和纵轴两个维度。
横轴是人员轴。横轴上的人员由学校领导、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职工等类型的教职工组成。其中,学校领导负责全员育心工作的指挥、检查、协调和监控,心理咨询师负责对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职工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业指导。横轴上的各类教职工,彼此间保持顺畅的工作沟通,同向同行,合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横轴上还有学生,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纵轴是工作流程轴。按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变化的阶段顺序,工作流程先后分为“心理问题形成前”“心理问题发生中”“心理问题化解后”等三个阶段。
在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前”阶段,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组织指挥下,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主要是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学工作,同时,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苗头,及时开展优化环境和对症教导(疏导)工作。
在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中”阶段,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组织领导下,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主要是协同开展处置心理问题的工作。
在学生“心理问题化解后”阶段,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组织领导下,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在遵守保密规范的前提下,对前一阶段处置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共同探讨今后预防、化解此类问题的办法。
以上三阶段工作周而复始,不断向前推进。
(四)设计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考评方式方法和考评结果运用等方面。
1.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评价等级及其观测点。下面是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职工的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分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优秀四个等次。各个等次的观测点如下:
“不合格”等次的观测点是:本学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评为不合格等次。第一,在接触学生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无法识别,或虽能识别但却不上报;第二,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失误,导致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恶化;第三,整个学期没有开展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基本合格”等次的观测点是: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没有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恶化。
“合格等次”的观测点是: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功帮助一人次以上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者被所有接受教育的学生认为积极促进了自己的心理成长。
“优秀”等次的观测点是: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功干预一人次以上的心理危机,且没有出现过导致学生心理恶化的情形。
2.考评方式方法。采取学生评价、教职工同行评价、部门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只要学生、同行、领导三方的任何人认为应评为“不合格”等次,且提供了充分证据,即可定为“不合格”。
3.考评结果运用。凡是被评为“不合格”者,当年或次年被取消参加各种“优秀”或晋升职务(职称)的资格。只有被评为合格或优秀等次者,当年或次年才能评为各种“优秀”。
上述职责体系、培训体系、运行体系、考评体系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为着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共同发力”。运行体系给教职工指明实现全员育心目标的行动步骤和协同方案,确保全员同向同行。职责体系是确保全员育心过程中,教职工们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培训体系是确保教职工有能力去履行自己的育心职责。考评体系是确保教职工动力十足地开展育心工作。
三、严肃考评的主要思路
考评是指挥棒。任何科学的设计方案,如果没有人去高效执行,则无异于束之高阁。因此,严肃开展考评,才能促使各位教职工高效执行科学设计的全员育心体系。
严肃考评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严肃地组织开展考评工作。二是严肃地把考评结果与教职工个人利益挂钩。二者有机统一。考评结果不与个人利益挂钩,考评就不被教职工和考评部门重视。缺少了严肃认真的考評,考评结果不客观公正,就没有权威性,失去权威的考评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将会激起“公愤”,反过来将推翻整个考评工作。因此,要实现考评的有效性,就必须严肃考评。
要确保严肃考评,就必须做到:第一,民主参与。考评方案的制订要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考评组成员人选由全体教职工遴选。第二,公开透明。考评方案公开,考评过程公开,考评结果公开,考评运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结语
推行全员育心,是高校贯彻落“全员育人”要求的必然举措。面对目前的高校全员育心工作实效性困境,只有把科学设计作为基本对策,把严肃考评作为关键对策,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加以突破。
全员育心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系统工程,没有科学的设计,要取得良好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科学设计是突破全员育心工作实效性困境的基本对策。但是,科学设计只是基础。科学的设计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必须激发教职工积极、主动且富有创造性地去执行设计。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出“严肃考评”这一触及教职工个人切身利益的措施。因此,严肃考评是关键策略。高校把科学设计和严肃考评这一“组合拳”打好,必能破解全员育心工作的实效性困境。
【参考文献】
[1]聂津君.基于全员育人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09(10)
[2]邓曦东,毛丹,颜俊学.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观——基于武汉地区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比较当代经济,2010(4)
[3]桑志芹.高校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6)
[4]赖日生.论专业化视角下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级化路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1)